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评析
2016-11-16刘日清
刘日清
【摘要】目的 研究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41例和b组42例。a组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b组常规治疗+胺碘酮+比索洛尔治疗。比较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室早频率、短阵性室速频率、ST段压低距离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b组对比a组室早频率、短阵性室速频率、ST段压低距离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症状,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比索洛尔;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6.0.02
室性心律失常为常见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可出现心绞痛、晕厥、低血压、气促等症状,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也较多,若未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本研究对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41例和b组42例。其中b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0.34±8.29)岁;频发室早25例,短阵性室速12例,心房纤颤合并室早5例。a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02±8.13)岁;频发室早24例,短阵性室速11例,心房纤颤合并室早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室性心律失常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1片/次,3次/d);b组常规治疗+胺碘酮(1片/次,3次/d)+比索洛尔(1片/次,1次/d)治疗[2]。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研究评估:(1)室性心律失常疗效;(2)副作用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室早频率、短阵性室速频率、ST段压低距离的差异。
显效: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有效: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少大于7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临床症状、心电图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b组对比a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室早频率、短阵性室速频率、ST段压低距离相比较
2.3 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出现角膜微沉淀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2例。b组出现角膜微沉淀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1例。
3 讨 论
室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疾病,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常规多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常规治疗疗效有限[4]。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良好,尤其是对儿茶酚胺过多或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心动过速疗效确切。
本研究中,a组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b组常规治疗+胺碘酮+比索洛尔治疗。结果显示,b组对比a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更高,干预后b组对比a组室早频率、短阵性室速频率、ST段压低距离改善更显著,b组、a组副作用发生率接近,说明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症状,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秀环.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3(11):78-79.
[2] 周 亮,梅 青.两种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8):927-930.
[3] 石云章.用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183-184.
[4] 王兆亿,王国文,李 薇,等.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5,15(6):50-51.
本文编辑:孙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