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索洛尔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5-03-31陈奏良孙婧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疗效对比比索洛尔

陈奏良 孙婧

摘要:目的 研究和观察比索洛尔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与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Bisoprolol)治疗,研究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疗效可见,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4%,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为19.9%,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病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势。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比索洛尔;心律失常;疗效对比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以其产生原理可划分为冲动传导异常和冲动形成异常。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为比索洛尔治疗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两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比索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总结了治疗本病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在31~68岁,平均(47.3±3.6)岁;心肌病13例、非器质性心脏病28例、冠心病61例、风心病11例、心肌炎7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4例、室性早搏45例、混合性心律失常15例以及房性早搏36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Bisoprolol)治疗,口服比索洛尔1次/d,剂量为5mg,持续服用3个月;研究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口服参松养心胶囊3次/d,3粒/次,持续服用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3诊断标准 本文参照《临床内科学》有关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支持诊断。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调等原因致使的心律失常,排除妊娠妇女、哺乳妇女以及肝功能损伤等。

1.4观察指标 心电图检查:进行1次/w心电图检查,进行1次/月动态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在用药前均采用肝、肾功能检查,用药后每月进行肝、肾功能复查。血压监测:用药后进行1次/w血压测量,1次/月24h动态血压测量。

1.5疗效标准 显效: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早搏次数基本消失,减少幅度在85%以上,身体功能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有效:心律失常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已明显改善,早搏次数减少幅度在50%以上,身体功能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无效:早搏次数减少幅度在50%以下或无变化,心律失常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患者无法正常生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概率取P值表示,当P值<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可见,研究组显效27例(45.0%),有效30例(50.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22例(36.7%),有效28例(46.7%),总有效率为83.4%,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为19.9%,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新时代中人们的常见病症。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两种,西医采用以β受体阻滞剂中比索洛尔为代表,治疗心血管疾病,避免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促进心脏血液流通,提升心脏功能、加速心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血压、最大化的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氧化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的聚集等作用。因此,比索洛尔在治疗、控制心律失常病症上具有显著效果,但缺陷是采用该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过高,具体表现为:低血压、咳嗽、失眠、心动缓慢、肝酶值升高等等[1-3]。

中医治疗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以中医辨证中的络病理论指导来调和多离子通道与非离子通道中的阻滞。该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赤芍、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南五味子、山茱萸、酸枣核、龙骨、丹参、甘松、土鳖虫、人参等等。甘松在控制心律失常方面有显著效果,酸枣核具有镇定、安神之效,土鳖虫、丹参等具有通络、活血之效。由此可见,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活血、镇定、通络、益气、养阴等效果,在治疗由于气阴两虚导致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时,本研究也证明了参松养心胶囊较比索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病症的治疗效果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为19.9%,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病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势。

参考文献:

[1]胡昊,唐海沁,李洁华,等.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2):168-173.

[2]杨波.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8).

[3]汶医宁,刘建荣.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48例[J].河南中医,2011,31(9):1038-1039.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参松养心胶囊疗效对比比索洛尔
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评价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轻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