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跨界: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16-11-15罗冲
罗冲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目前面临着理念、定位、管理、模式、方法和评价等诸多普遍性发展困境;而通过实践和运用“多元”与“跨界”理论,高职院校就可以摆脱困境,走出一条富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打造出发展理念特色、体制机制特色、培养模式特色、方式方法特色和质量评价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C-0003-06
一、问题:高职院校面临的发展困境
众所周知,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规模、水平都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高职院校正面临着带有普遍意义的发展困境。
(一)理念上难以突破
理念,顾名思义即理想和信念,是概念、观点、观念、思想及其价值追求的综合。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办学者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怎么样办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理性思考和认识。包括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办学特色、治校理念、校园文化等要素。[1]根据调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办学目标不明、工作思路不清,特别是办学特色不突出、校园文化匮乏等。一些院校追求层次的“高等”,宣传中多用“国有”“公办”等等字样,羞于属性的“职业”,偏好于宣传自身的专科层次,学生可以“升本”“转本”“接本”等等。这其中当然有为了招徕生源的不得已,更重要的是自身理念的偏差,不够自信。
(二)定位上没有特色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实质就是要回答“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2],而这种定位是能体现学校是否有特色。现实中,一些院校缺乏对自身办学目的的研究,即为什么办学校、主要面向谁,对学校是为了满足地方人才需要还是为了满足行业人才需要不了解;缺乏院校自身文化积淀,缺乏与其他院校的比较研究,不了解自己所长、别人所短,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管理上缺乏活力
活力与体制、机制相关。所谓体制,即组织与其外部的关系;所谓机制,即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截止2014年,我国高职院校已达到1427所,其中,国有公办“一股”独大,其管理体制基本等同于普通本科院校,行政化现象普遍,存在咨询决策机制不健全,职能部门职责不清,权责不明,二级院系权利不到位等等。究其原因:一是投入主体单一。公办高职院校均属于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办学自主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办学效率相对不高。二是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通机制。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一些示范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与经济社会交融中,体会到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融通的重要性,开始强化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但从面上来看,一些院校与行企的合作仍然处于较浅层次。三是缺乏办学章程。依法办学只停留在纸面和计划中。
(四)培养模式上与需求脱节
培养模式,简言之,即培养人才的方法与途径。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么沿用普教模式,要么复制他人,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渊源。我国高职院校产生和发展于普通高校和中专学校这两块“土壤”,自然而然地受到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二是高速发展。偏重规模与速度而忽略研究契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居于教育系统而与产业系统脱节,人才培养并未考虑行业企业这些“用户”的感受与需求。
(五)培养方法上没有针对性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存在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用人单位技术革新和管理变革、落后于现代技术革命和多元化生源改革等现象,教材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严重脱离;教学方法传统,缺乏新意;课堂讲授仍然是老师们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师资素质偏“理”轻“实”,有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经历的教师少之又少。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缺乏针对性,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岗位要求距离较大。
(六)考核方式上单一化
考核方式是指学校用来鉴定师生教与学效果是否达到培养标准的形式与方法,通俗理解就是考试。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了传统的考试方式——书面闭卷考试,当然有些专业技能课有实践考核部分,但主体仍然是“一张试卷定天下”。人才培养方案简单化,没有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鉴定标准;不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技术技能、综合能力的需求情况,无法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吻合;考核过程简便化。一张试卷,考前教师划范围,学生突击死背,考后老师阅卷评分,简单快速。至于真正的教学效果,根本无从考量。
二、途径:“多元”与“跨界”理念是特色发展的可能选项
国家要实现“四个全面”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离不开高职院校的人力支撑。高职院校要走出面临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在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思考,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那么,如何打造特色呢?笔者认为,“多元”和“跨界”应该是实在而有效的路径。
(一)“多元”与“跨界”的概念
“多元”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即“在社会科学中,指不同种族、民族、宗教或社会群体在一个共同文明体或共同社会的框架下,持续并自主地参与及发展自有传统文化或利益。”与“多元”密切相关的多元系统理论,则诞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始人为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他认为系统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3]多元理念的核心就是要打破原有组织(文化)系统的单一化,引进其他组织(文化)共同组建新的系统,从而让新系统的各种思维、文化、理念相互冲撞、激荡,产生原有系统难以想象的新思维、新方法、新结构,提升系统的效率。endprint
跨界:字面理解,即为跨越界限。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姜大源教授认为,在职业教育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这表明,具有两个学习地点的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4]他指出,职业教育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已经跨越了以往的传统意义的教育范畴,即: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综观世界范围内成功的职业教育,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BTEC,还是美国、加拿大的CBE,都是属于一种跨界教育。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权威描述,“多元”与“跨界”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
(二)“多元”“跨界”与特色形成的关系
如上所言,“多元”“跨界”都是一种组织结构方式或思维模式,那么,它们与高职院校特色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换言之,采用“多元”“跨界”思维模式办学,高职院校就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多元”“跨界”将推动院校体制产生重大变革,为特色形成创造了载体。按照“多元”“跨界”的思路,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决策机制等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所有制的多元化,必然带动决策民主化。因为多元投入主体改变了“国有”“公办”的“教育”(政府主办、院校实施)的单一体制,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理念混合杂糅,并从自身利益出发,对院校办学的各个方面提出最优的决策参考,从而促进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在投入主体“多元”“跨界”进程中,必然会打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主体的烙印,从而为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多元”“跨界”将突出显示人才培养在标准、模式、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的特色。多元主体并不是不同投入者随心所欲的组合,而是某一类有着相关利益方组成的共同体。一般包括地方政府、院校、行业、科研院所及企业:地方政府的利益点在于希望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教育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行业则希望院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带动行业产业水平与质量的提升;科研院所希望与院校在项目研究方面开展合作,促进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企业的利益点在于职业院校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这样的利益攸关方看似跨越了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但实质上,他们一定是同属于某一地方、某一行业、某一专业领域,在多元融合、跨界渗透过程中必然形成或地方、或行业、或专业的鲜明特色。
用“多元”与“跨界”的理念,反观高职院校现有的发展定位、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过程等诸环节,就可以找到破解高职院校面临的发展困境。
三、实践:需要重点打造的特色
(一)打造理念特色
理念特色关键在于一个“特”字,在于从普遍现象中寻找符合院校发展、多元主体利益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独特思维路径。为此,一要按照发展目标提出简明、精炼而又内涵丰富的理念。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德业并进,自强不息”,其首任院长俞仲文先生在解释校训时说,德者,品德,做人的根本;业者,事业,做事的技能。该学院从建院之初就明晰地向社会表明这里培养的是德技双修的人,而“自强不息”旨在鼓舞老师和学生不能自暴自弃,要树立信心,发掘自身另类人才的特长。该校二十余年发展的光辉成就证明,高职院校可以做成很光辉的教育!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立德尚能”:成才先成人,成人德为先,所以先要立德。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所以要尚能。可谓言简意丰,好懂易记。二要特色化表述核心理念。也就是要能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防止千校一面。针对食品、药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安全问题,该校凝练出体现“良心”和“诚信”为主要内涵的校园文化精神。他们是围绕“食”和“品”两个汉字展开诠释的:“食”为人的良心良知,培养的人才首先要有良心良知,有操守和底线,就不会去生产销售不安全的食品;“品”为众口,众口烁金,要得众人赞誉,就要有诚信,就要有品德,有品德就会受到社会的欢迎。三要具有文化品位和融入现代教育思想。职业院校既担负育人的重任,同时也应站在科技与思想的前沿。因此,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核心理念应具有浓郁的文化品味,耐人寻味,并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发展趋势,成为师生员工积极奋进的精神导向。天津职业大学的校训“育德育能,力实力新”就十分具有品位,具有现代性,又有别于其他院校。
(二)打造体制机制特色
体制是指一个组织与其外部相关方的关系,机制则是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元”和“跨界”打造各自的体制机制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明确:“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在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尚不完善的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发挥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建立由行业企业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5]早在2010年,商丘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联合举办股份制永城职业学院,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实现“国有性质+民营机制”的优化组合。[6]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由4个大中型企业买断控股,完全按股份制运作,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和过去相比成倍增长。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由于政府投入的财力不足,将其实验实训设备全部采用引进企业投资建设,按照股份制管理的方式,实现了既为教学服务又为企业生产服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过程中,采取股份运作创办了4个专业产业公司,初步形成了学院另一经济支柱,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endprint
高职院校可从专业试点入手,跨界组建“多主一体”的运行机制,这与国家教育部力推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可谓不谋而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资源培养人、怎么培养人三个主题组建校企共同体。该校与杭州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共建了友嘉机电学院、达利女装学院、青年汽车学院、金都管理学院、临江学院、新通国际学院、普达海动漫艺术学院等“校企共同体”[7],涵盖了学校的大部分重点专业,构建了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多元”“跨界”管理体制机制。
(三)打造培养模式特色
有了理念与体制的特色两个前提保障,接下来就是通过什么路径进行人才培养,就是培养模式。《决定》对高职院校提出了“五对接”的要求,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些要求与“多元”“跨界”理念不谋而合。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融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多元”“跨界”的利益共同体——江苏食品职业教育集团,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改革,培养方案共商、课程体系共构、师资队伍共组、教学过程共管、评价标准共订、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形成了具有鲜明的行业和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根据食品产业规模企业产品结构,设置焙烤、肉品等四大专业教学模块,各模块以典型食品生产为载体,学生在校内和企业进行两轮交替学习与顶岗,形成“全程融合、模块分向、项目载体、双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根据地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特点,专业培养目标紧贴酒类酿造、食用菌栽培、药物制剂等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校企联动实行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校内教学与企业顶岗交互进行,形成“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以培养淮扬菜新传承人为目标,依托校企共建的“校中店”和“店中校”,学生前三个学期在“校中店”边学边练,后三个学期到“店中校”半天上课、半天到厨房学艺,形成“课堂厨房一体,知识技艺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以“新亚订单班”为切入口,将企业经营理念、文化内核、营销策略、现代营销技术及典型营销案例等转化为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营销活动和代理销售企业产品,形成“工学五融入”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符合行业、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带动了本地区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链与食品药品产业链“双链”融合发展。
(四)打造方式方法特色
职业教育因培养目标、生源等方面的多元性,理应采取与普通教育殊异的教育教学方式;职业教育不仅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而且它还是一种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8]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推动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从观念上、心理上、思维方式上、素质和能力上都要先行完成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9]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以“生产(经营)任务”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因而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既生动活泼,又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训练。该校根据“泛在”“移动”“个性化”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新特征,着力创新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方法,主持建设了国家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彰显了“多元”“跨界”特性。该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信息库、课程资源库、技能训练库、素材资源库、培训认证库、行企信息库、特色专题库及健康生活馆八大子库,是集高职食品加工类专业教学、食品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就业创业者培训和食品消费者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数字化专业服务平台。用户只要有学习的意愿、有网络终端,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交流、测试。平台开放后,在中国食品药品职教联盟内广泛采用,深受各方好评。
(五)打造质量评价特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目前主要来自政府主导、定期进行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年度培养质量报告。对照《决定》精神和国家战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既有的评价显然缺乏客观性、针对性、公正性。因此,高职院校可建立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标准、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中心的质量评价与管理体系。[10]形成主体多元、时间多元、内容多元、方法多元的特色。
一是多元跨界的评价主体。根据《决定》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蓝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主体应包括“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关注并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六位一体的质量保障框架”。二是多元的评价时间。事前评价:在专业设置前就要深入用人单位、协同育人单位(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并由政行企校多元主体进行专业设置可行性论证,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事中评价:指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对多元办学主体的条件、教学组织情况、教学标准落实情况、教学效果(学生能力提升)等进行评价,体现评价时段的多元性,即:课堂(车间)教学评价、课堂师生(师徒)互动、学生互评、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工作任务完成评价等。事后评价:主要指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团队精神等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仍然是多主体评价,其中学校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第三方(行业、专业评价机构等)为重要评价单元。三是多元的评价内容。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参数很多,但主要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两方面。大体包括专业历史、师资水平、教学条件、人才标准、合作企业数、就业专业匹配度、毕业生薪资水平等等。四是多元的评价方式。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设置课堂(车间)评价、项目评价、任务评价、综合评价、毕业设计、就业后评价等环节,形成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评价链。endprint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修订了《动物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度和修订管理办法》《兽药生产技术岗位考核标准》《兽药检测技术岗位考核标准》《动物疾病防治岗位考核标准》《兽药营销与技术服务考核标准》等40多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文件。他们把教学过程分为“五阶段五环节”,建立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中兽药粉散剂生产项目,以倍康药业实践生产任务为载体。通过典型的生产任务案例,让学生查阅资料或到课程网站自主学习,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和每个岗位任务的基本要求,及时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及时组织轮岗,对达不到工人生产效率80%的同学,则必须继续在岗实习,直至达到要求为止。在考核评价中,要求学生按小组,将工学结合过程、最新技术和学习心得以课件(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汇报,然后由教师和企业师傅点评,并根据其平时工作表现评价学习效果与质量,给出考核成绩。从而保证了该校“校企合一,工学结合、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11]
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随州汽车职教联盟平台,做出了“多元”“跨界”人才培养又一成功范例。校企共同组建教学工作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学生素质拓展委员会等5个专门委员会,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关口前移,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打破学校学生培养质量以教师为主的质量评价机制。多元主体的评价涉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过程、教材及教学资源设备、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学生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同时,在政府部门的指引监管下,做到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工作常态化,建立企业评价反馈整改制度和三方评价运行管理机制。[12]
参考文献
[1]宋国秀,朱玉芹.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定位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2]周志刚.高职院校办学定位问题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2010(8).
[3]埃文·佐哈乐.多元系统理论[J].中国翻译,2002(4).
[4]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应然之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7).
[5]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6]赵小东.政企共建“股份制”高职院校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5).
[7]贾文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同体办学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4(36).
[8]姜大源.职业教育教育思想的功能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
[9]李小林.对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0).
[10]鲁叶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4).
[11]张小华,杨海峰.“校企合一、工学结合、科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
[12]汪勇.区域性产业特色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探析[J].考试周刊,2015(65).
Pluralism and Cross-border: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Chong
(Jiangsu Food & 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llege, Huai'an 223003,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ing the universal development dilemma in the concept, positioning, management, mode, method and evalu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be able to get rid of the trouble and take the path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n ideas, systems and mechanisms, cultivation modes, method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pluralism" and "cross-border" theor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