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部分地区山羊寄生蠕虫粪检调查报告

2016-11-15吴胜会张世忠林甦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种羊吸虫绦虫

江 斌,吴胜会,林 琳,张世忠,林甦,蔡 羲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福建省部分地区山羊寄生蠕虫粪检调查报告

江斌,吴胜会,林琳,张世忠,林甦,蔡羲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福建省养羊业方兴未艾,涌现出许多不同饲养模式的养羊场。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底,福建省共有各类规模化山羊场2万多个,存栏各类山羊150万只。寄生虫疾病是这些养羊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掠夺了山羊的营养、影响山羊的生长和生产,严重的可导致发病死亡,对本省山羊养殖影响很大。山羊寄生虫,特别是山羊蠕虫的种类有很多,在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模式以及不同日龄山羊,其感染谱和感染率有所不同,相应的驱虫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福建省内只有个别学者对个别地区进行过山羊寄生蠕虫的调查研究[1-3]。为了较全面掌握福建省内不同饲养模式、不同日龄山羊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于2015年1-6月间随机抽取省内5个地区25个不同饲养模式山羊场的750份粪样进行寄生蠕虫的虫卵检查,以期为福建省山羊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采集福建省内20个放牧山羊场和5个舍内饲养场共计750份粪样,其中放牧山羊场粪样600份,包括6月龄内羔羊粪样200份、7~18月龄中大羊粪样200份、种羊粪样200份;舍内饲养场粪样150份,包括6月龄内羔羊粪样50份、7~18月龄中大羊粪样50份、种羊粪样50份。要求每份粪便15 g左右、新鲜,置于干净的塑料袋中,编号并记录山羊的饲养模式和日龄。对于半成形、软湿形、粥状或水样粪样,其结果要相应的乘以1.5、2、3、4等粪便性状系数[4]。没有及时检查的粪样,要保存在4℃冰箱中待检。

1.2虫卵计数采用麦克马斯特氏计数法进行集卵和计数[5]。对于采用上述方法未检出吸虫虫卵的粪样,再采用片形吸虫虫卵计数法进行吸虫虫卵的检查和计数[6]。

1.3虫卵种类鉴定对所检出的虫卵按照大小、形态、颜色、内外结构等特点,参考有关文献进行虫卵种类鉴定[5,7-8],并把检出虫卵归类为线虫、绦虫和吸虫3大类。对有检出线虫卵、绦虫卵、吸虫卵的粪样分别判定该粪样为线虫、绦虫、吸虫虫卵阳性粪样。

1.4数据处理试验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NOVA程序进行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放牧条件下不同日龄粪样线虫虫卵检出情况

在放牧饲养条件下,6月龄内组、7~18月龄组、种羊组3组线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57.5%、89.0%和76.0%,以7~18月龄组的检出率最高,种羊组其次,6月龄内组较低,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从检出线虫种类来看,6月龄内组检出以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为主(约占90%),少数为食道口线虫和毛圆线虫虫卵;7~18月龄组检出以捻转血矛线虫虫卵(约占70%)、食道口线虫虫卵(约占20%)为主,此外还有少量毛圆线虫、羊鞭虫、仰口线虫等虫卵;种羊组检出以食道口线虫虫卵(约占70%)、捻转血矛线虫虫卵(约占20%)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羊鞭虫、仰口线虫、奥斯特线虫等虫卵。从感染强度来看,6月龄内组、7~18月龄组和种羊组的EPG平均值分别为4 417枚、6 624枚、3 216枚,其中以7~18月龄组最高,其次为6月龄和种羊组。结果见表1。

表1 放牧条件下不同日龄粪样线虫虫卵检出率和感染强度

2.2放牧条件下不同日龄粪样绦虫虫卵检出情况在放牧饲养条件下,6月龄内组、7~18月龄组、种羊组3组绦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10.5%、12.5%和8.0%,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检出的绦虫虫卵均为莫尼茨绦虫虫卵。从检出的粪样EPG值范围来看,有些粪样为每克粪样400~600枚,有些粪样每克高达48 000枚,出现两个极端。从EPG平均值来看,6月龄内组的最高,7~18月龄其次,种羊组最低,分别为6 890枚、4 941枚和1 672枚。结果见表2。

表2 放牧条件下不同日龄绦虫虫卵检出率和感染强度

2.3放牧条件下不同日龄粪样吸虫虫卵检出情况在放牧饲养条件下,6月龄内组粪样未检出吸虫虫卵,7~18月龄组和种羊组粪样吸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7.0%和15.5%,呈现日龄越大,吸虫虫卵检出率越高。检出的吸虫虫卵有肝片吸虫虫卵20份(约占阳性粪样的44.5%)、同盘吸虫虫卵16份(约占阳性粪样的35.5%)、阔盘吸虫虫卵9份(约占阳性粪样的20%),有些粪样还检出2~3种吸虫卵。从感染强度来看,种羊组高于7~18月龄组,EPG平均值分别为2 218枚和841枚。结果见表3。

表3 放牧条件下不同日龄吸虫虫卵检出率和感染强度

2.4舍饲条件下不同日龄粪样线虫虫卵检出情况在舍饲条件下,6月龄内组、7~18月龄组、种羊组3组线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42.0%、52.0%和48.00%,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感染强度来看,3组的感染强度均较轻,EPG平均值分别为743枚、1 178枚和889枚。结果见表4。

表4 舍饲条件下不同日龄粪样线虫虫卵检出率和感染强度

2.5舍饲条件下不同日龄粪样绦虫和吸虫虫卵检出情况舍饲条件下6月龄内组、7~18月龄组和种羊组3组粪样均未检出绦虫和吸虫虫卵。

3 讨论与结论

通过对福建省内600份放牧羊群粪样调查表明,线虫、绦虫、吸虫的虫卵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4.2%、11.2%和6.0%。其中线虫虫卵检出率比较高,主要的线虫卵以捻转血矛线虫和食道口线虫虫卵为主,还有少量羊鞭虫、羊仰口线虫、毛圆线虫、奥斯特线虫等虫卵;检出的绦虫卵都是莫尼茨绦虫虫卵;检出的吸虫卵以肝片吸虫、同盘吸虫、阔盘吸虫等虫卵为主,这些寄生虫种类应该是福建省放牧山羊的主要寄生蠕虫。此外,据观察在荒田或河边放牧的山羊,其肝片吸虫的感染率要明显高于在山上放牧的羊群;在山上放牧的羊群,其绦虫、阔盘吸虫的感染率要明显高于在荒田或河边放牧的羊群,具体的比例有待进一步统计。在舍内饲养的山羊,其线虫检出率为47.3%,检出率明显低于放牧山羊的线虫检出率,感染强度也明显低得多,未检出绦虫和吸虫,说明舍内饲养山羊的蠕虫感染率要比放牧羊群低得多,寄生蠕虫种类也少,可见舍内圈养对防控山羊寄生蠕虫有重要意义。从检出线虫卵来看,放牧羊群中6月龄内、7~18月龄、种羊3组线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57.0%、89.0%和76.0%,其中以7~18月龄组检出率最高;从感染强度来看,6月龄内组、7~18月龄、种羊组的线虫卵平均EPG值分别为4 417枚、6 624枚、3 216枚,感染强度都比较大,其中7~18月龄感染强度最高,其次为6月龄内组和种羊组;从所感染线虫种类来看,6月龄内组检出以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为主,7~18月龄组检出以捻转血矛线虫和食道口线虫虫卵为主,种羊组则以食道口线虫虫卵为主。放牧羊群3个不同日龄段绦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0.5%、12.5%和8.3%,差异不显著(P>0.05),单从检出的EPG值来看,6月龄内组、7~18月龄、种羊组绦虫卵EPG平均值分别为6 890枚、4 941枚、1 672枚,呈现日龄增大,感染强度逐渐下降趋势,但由于莫尼茨绦虫(属于圆叶目绦虫)的子宫为盲囊,虫体正常不排虫卵,只有当孕节片脱落或孕节片在肠道内破碎后才能释放出虫卵,所以单看粪便中检出的绦虫EPG值,还不能作为判定感染强度的标准,只能说明羊群有感染绦虫。在本次检查中,粪样中绦虫虫卵呈现极少和极多两个极端,这可能与粪样中可能存在孕节片或受破碎孕节片污染有关。放牧羊群中3组吸虫卵检出率分别为0%、7.0%、15.5%,呈现日龄越大、吸虫卵检出率越高的趋势;从所检出的吸虫虫卵的种类来看,以肝片吸虫和同盘吸虫的虫卵为主,还有一些阔盘吸虫虫卵;从感染强度来看,6月龄内组、7~18月龄组和种羊组的平均EPG分别为0枚、841枚和2 218枚,说明日龄越大,感染强度也越大。总的来说,不同饲养模式、不同地区放牧以及不同日龄段山羊,其寄生蠕虫的感染率和感染谱差异较大。

鉴于不同地区、不同日龄山羊寄生蠕虫的感染谱和感染率有所不同,在安排山羊蠕虫驱虫时也要因地制宜。在福建省山上放牧饲养的羊群,主要的寄生蠕虫有线虫(如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等)、绦虫(如莫尼茨绦虫)、吸虫(如同盘吸虫、阔盘吸虫),那么要定期采用驱线虫、绦虫、吸虫药物交替使用。在河边或荒田放牧的羊群以线虫和肝片吸虫为主,要定期交替使用驱线虫和驱肝片吸虫药物。舍内饲养的羊群以线虫感染为主,则每2~3个月采用驱线虫药物驱虫1次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在驱虫之前若能先安排抽样粪检,明确羊群的主要寄生蠕虫种类和感染强度,再确定驱虫方案,这样的驱虫效果会更好。

[1]林永和.三明市山羊寄生蠕虫调查[J].畜牧兽医杂志,1995(3):21-22.

[2]王寿昆,郭果为,李长青.若干相同生态位的畜禽寄生蠕虫群落关系分析[J].福建畜牧兽医,1998(5):1-3.

[3]王寿昆,郭果为,林永和.福建省大田县山羊的寄生蠕虫种群和群落生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1998,9(3):281-285.

[4]吴观陵.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5-1080.

[5]秦建华,李国清.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2-4.

[6]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T/T1950-2010片形吸虫病诊断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3.

[7]德怀特.D.鲍曼(Dwight Bowman).兽医寄生虫学[M].9版.李国清主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338-351.

[8]黄兵,沈杰.中国畜禽寄生虫形态分类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513.

S858.27

B

0529-6005(2016)04-0064-02

2015-10-12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23-4);福建省重大研发平台(2014N2003-6)

江斌(1964-),男,高级兽医师,本科,从事临床兽医与畜禽寄生虫病研究,E-mail:jiangbin83429588@163.com

猜你喜欢

种羊吸虫绦虫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提高种羊疫病防控措施的举措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