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康复治疗个案

2016-11-09李全意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杀球前臂肘关节

李全意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61)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康复治疗个案

李全意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61)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在举重、标枪、体操、投掷竞技项目中相对多见,在高水平羽毛球运动中较少发生。笔者在国家羽毛球队工作近7年的时间内曾遇到两例,其中一例发生于2012年备战奥运会期间。该病例影响正常训练时间最长、不易治愈,笔者全程负责相关治疗,经过系统地康复治疗后,该运动员恢复正常训练,并在奥运会比赛中取得冠军。

羽毛球运动员 肘关节 内侧副韧带损伤 康复治疗

1 病历资料

傅xx,男,29岁,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2012年3月15日诉左肘内侧疼痛6d,加重伴杀球动作受限3d。 3月12日训练时感左肘内侧疼痛有所加重,头顶杀球时疼痛明显并因此不敢发力而使动作受限。专科检查:左肘内侧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左肘肱骨内上髁下1 cm处压痛弱(+),肱尺关节隙压痛(+)、尺骨半月状切迹压痛(++)。左肘被动外翻应力试验:伸直位(-),屈肘30°弱(+),60°~90°(+),120°弱(+)。握拳抗阻屈腕被动外翻试验(-)。专家诊断“轻度左肘滑膜炎、轻度左肘尺侧副韧带损伤”并予以关节腔及尺侧副韧带下止点周围侵润封闭注射。随后正常训练,6周后左肘内侧逐渐出现隐痛,至5月中旬训练时头顶杀球动作发生疼痛显现,其他动作未受影响。查:左肘尺骨半月状切迹压痛(++),左肘被动外翻试验70°~100°(++),其他(-)。MRI示:左肘尺侧副韧带下止点处损伤(陈旧性),炎症表现。

2 系统康复训练及保守治疗计划

该运动员5月中旬再次出现肘关节内侧疼痛,专项动作影响较之前明显,并述早上起床时、训练活动前较甚,笔者针对存在情况制定详细康复治疗计划。

2.1 训练前准备

(1)手法治疗:用少量按摩乳(发热型)在肘关节内髁及肌肉末端进行点压、揉按,用拇指按压痛点不动,患肢作肘、腕旋转动作。

(2)手握拉力带练习:屈肘120°前臂旋后位肘关节外翻抗阻静止7 s—慢速打开至肘伸直0°—前臂旋前位并屈腕尺偏阻位7 s。

(3)训练技术动作调整:要求队员减少杀球甩肘动作,可适当改用点杀,但要求整体训练强度、训练量、动作重复次数减少,并维持3周。

2.2 训练后治疗

(1)即刻冰敷20 min,约2 h之后肌肉按摩放松,在痛点施以拇指点压、弹拨手法或按住痛点肘关节被动旋转刮拨,大约10 min。

(2)理疗:无热量超短波10 min;超声波10 min(超声波探头触及体表位置:屈肘90°~120°,探头轻压痛点及周围做往复式移动,50%最大强度,1 MHz,输出1.8~2.4 W/cm2)。

(3)电针:首先针刺青灵、少海、小海、阿是穴(2针),以“疏密波”方式治疗10 min;然后再针刺前臂屈肌,以“连续波”方式继续治疗15~20 min。

(4)中药熏洗: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海桐皮、红花、穿山甲、炙川、制草乌等)水煎20 min,熏洗患部隔日1次。后期改用软坚水加远红外烤灯照射30 min,效果显著。

2.3 康复训练

(1)肘伸直位,前臂旋后-屈腕旋前腕尺偏,10个/组×2组(见图1、图2)。

(2)肘屈90°外翻至伸直位,前臂旋前腕尺偏10~15个/组×2组(见图3、图4)。

图1 前臂选后

图2 屈腕旋前尺偏

图3 前臂旋前

图4 腕尺偏

(3)肘屈120°外翻至伸直位(抗阻力度略大):轨迹同前10~15个/组×2组(见图5、图6、图7)。

(4)肘伸直旋后位~屈曲120°-伸直前臂旋前屈腕尺偏:10个/组×1组。

(5)加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常规练习。

图5 屈肘120°

图6 抗阻

图7 伸肘

3 结果

在此期间仍旧保持调量训练,通过以上康复力量和系统保守治疗约5周后,患者陈旧性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逐渐好转,能够逐渐恢复到常规杀球动作,训练时虽有轻微疼痛但可以忍受。奥运会出发前7月13日再次请专家会诊指出:肘关节尺侧副韧带下止点处能够触及痛点,但较之前好转很多。屈肘100°~120°外翻弱(+),伸直、屈90°位外翻(-)。

4 讨论

4.1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解剖和功能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主要结构,是肘关节抗外翻应力的主要结构。尺侧副韧带复合体由前束、后束和横束组成。前束又可以分为前部和后部。目前,对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各部分的生物力学作用缺乏统一认识。 杨运平、王友华等发现,在肘关节屈曲30°和60°时,前束前部是最重要的抵抗外翻应力的结构,屈曲90°和120°时前后部分的作用同等重要。因此,尺侧副韧带是最重要的结构稳定器(54%),旋前圆肌和屈肌肌腱始于内上髁,对于肘关节是最重要的动力稳定器[1]。

4.2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机制分析

在高水平羽毛球运动中,尺侧副韧带最常见的损伤机制是长期受到慢性损伤,赵同庆对30场世界顶级水平比赛录像分析得出:杀球的使用率31.8%在所有技术中位于第二,得分率为79.8%。例如羽毛球男双队员最大杀球速度332 km/h[2]。由此可以看出,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中,杀球得分率较高,且速度快、力量大。

在此基础上结合羽毛球专项动作分析来看,杀球时肘关节由屈曲、外翻放松位到突然旋前伸直,肘从屈曲120°到90°,接着快速伸肘,在如此短的时间,肘关节遭受了极大的外翻应力,这些应力超过了尺侧副韧带的最大张力强度,结果韧带渐渐变弱、稀疏, 甚至撕裂。

5 结语

通过该病例从发生发展到后期变化并逐渐得到控制,使人们认识到运动员出现肘关节内侧疼痛时,应该尽早辨别诊断、明确诊断,特别是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和内上髁末端鉴别。

纵观该运动员进行系统有针对性肘关节康复力量训练过程,特别是加强患肢前臂屈肌群、旋前圆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保护性力量后,加强了肘关节动力性稳定结构,由此而减少专项训练动作对尺侧副韧带的刺激。实施有效的对症治疗对缓解症状和促进韧带修复有着非常积极作用。

损伤后期如果韧带出现轻度钙化、粘连、形成周围无菌性炎症,手法治疗可对痛点进行点压、揉按、弹拨,与此同时配合患者主动肘、腕屈伸、旋转运动,效果较好。另外训练前准备活动主要以动力性力量练习为主,要求动作速度慢抗阻力运动小,训练后力量练习多采取动静结合,要求动作速度较快抗阻力运动较大,二者均要求拉力带随腕肘运动而移动,施力的方向与腕关节成90°。

辅助治疗方面,选择物理治疗、中药熏洗、针灸、冰敷疗法,超声波具有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理化效应,这些功能对促进韧带修复,加速局部血循环有显著作用。中药熏洗,长期使用发现具有软坚散结,解除局部粘连,缓解疼痛的作用。电针治疗具有活血、止痛、放松肌肉功效。冰敷主要应用于训练后及时应用,可止痛、防止肿胀。

据此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后,康复训练和保守治疗应系统化、科学化,并安排专人负责以保证计划有效实施。力量练习在动作设计、计划制定方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严格结合临床症状和项目技术动作特点不断改良,尺侧副韧带损伤后加强肘关节稳定性尤为重要。其次,务必严格控制疼痛动作,避免病情加重或反复。

[1]马江川,王友华.肘部尺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0):778-779.

[2]赵同庆.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G847

A

2095-2813(2016)10(b)-000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009

猜你喜欢

杀球前臂肘关节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铰链式外固定器重建肘关节稳定性的进展研究*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上海市小学男生上手投掷动作发展中肘关节运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羽毛球杀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