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微课在运动处方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初探①

2016-11-09张美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处方教学效果微课

张美玲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关于微课在运动处方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初探①

张美玲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教学运用实际,通过选取运动处方课程教学中的部分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并对运动处方微课教学设计的特点、内容、注意事项和微课教学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探求一种运动处方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微课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运动处方 微课 教学设计

运动处方(Exercise prescription)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培养优秀的康复保健人才非常重要。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博维奇(Karpovich)最先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生理学家珠斯道夫教授成为使用“运动处方”一词的第一人。直到1969年,WHO正式采用“运动处方”这个术语,才使其获得国际上的认可[1]。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才引入运动处方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通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运动处方发展非常迅猛。从最初的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健康体检、健身俱乐部、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等);从最初主要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发展到防治各种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从单纯地提高心肺功能的耐力运动处方,发展到全方位的耐力、力量和柔韧性运动处方;从繁到简的功能评估方法;从手工的处方制订程序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在这样的学科发展形势下,结合高校培养高素质康复保健人才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创新运动处方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而随着科技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移动通讯技术、各类社交软件以及多媒体应用技术得以普及和飞速发展,微课程、微视频逐渐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如何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成为引起广大教育者竞相探究的课题之一。

表1 运动处方微课设计内容示例

1 运动处方微课实施的重要性

1.1 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

微课(Micro courses)是指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2]。运动处方课程中的一些关键教学内容,专业性强且非常抽象,学生对这些知识没有感性认知,很难理解,容易产生倦怠。如果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便于学生观察,而单凭教师的讲解、板书、课件等形式也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直观想象力。微课,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将理论与实践生动地结合并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学科的求知欲望。因此,以微课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模式,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潮流,得到教学主体双方的青睐与欢迎。

1.2 微课教学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关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运动处方、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当前,这些课程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利用黑板和多媒体课件的课堂集中讲授或专题讲座,信息量很大但是缺乏教学主体双方的交流与互动。传统教育长期以来都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些却很难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由于学生的义务是听课,不管课是谁讲、在哪里讲、什么时间讲、什么样的讲课方式,学生都得去听,学生没有选择权,学习效果肯定难以得到保证。在互联网科技的全面覆盖背景下,滞后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基于网络的微课、慕课教学模式将会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并将构成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学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2 运动处方微课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设计的特点

微课的质量,主要在于其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保持学习者注意力的最佳方式[3]。所以,微课的教学设计可以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出发,协调好教学中各要素及其与整体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和易于扩充[4]的课程模式。例如,制作一节肥胖症患者的康复运动处方的微课,不能单纯拍摄一段肥胖的视频来吸引眼球,而应由肥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及减肥的重要性导入,在拍摄过程中应重点讲解什么是肥胖?导致肥胖的原因?肥胖对人体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制定应对处方的六大要素等问题,最后还要对课程做好提纲挈领的总结。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一节微课,不能说是一节完整的课堂,只能说是课堂的一个环节或几个教学活动的集合,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模式。其内容往往也只是一个知识系统中的某个片段,学生不可能从一节微课获取整个知识系统,但可以从中得到重要的启示或总结。

2.2 教学设计内容分析

运动处方课程中的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仅通过文字讲述,学生很难掌握。而微课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 “改造式”设计,有时仅仅是配上一幅图片或一个动画,即便是再难“啃”的专业性知识,也可以轻松转化为大家都能看得见、听得懂的内容。根据运动处方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相应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重难点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表1所示,在运动处方教学中,运动处方的概念比较冗长、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可以在微课视频拍摄过程中,用大家熟悉的医生手写的被称之为“火星字”的药物处方笺图片引入,把冗长的概念生动地解剖成5个部分配以鲜明的图片和具体的动作演示,并将之与常见的感冒药物处方对比讲解,把抽象的概念转变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有趣、直观、易懂。 而对于健身运动促进健康的原理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则可以制作成动画和图表,配上图片和音频,把原本复杂无趣的原理形象生动地演示成各种动态变化,相比于单纯的文字或者图片来说,动态的表现形式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首先,微课选题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才能很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微课的辅助教学功能。通常来说,可以选择一个重要知识点或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次,微课标题要新颖独特,微课简介和微课画面注意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方便学生快速搜索到自己所需内容;再次,微课的授课过程,要主题鲜明,教学策略得当。从开始的导入—新课讲解—结束时的小结,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最后,微课的PPT设计和视频录制要生动有趣。此外,要及时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随时随地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所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3 运动处方微课的教学效果分析

3.1 微课对于运动处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在运动处方课程的微课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在绪论教学中,我们选取了一些与运动处方相关的小故事制作成了微课视频,学生看了这个微课视频后,普遍反映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课程成功导入。在讲授运动处方概念的时候,我们将拍摄的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学生们观看得非常认真,以前冗长抽象的概念是大家最头疼的问题,而通过微课视频的展示变得生动有趣、方便理解和记忆了。对于健身运动促进健康的原理这部分内容,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使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很大。我们也进行了师生互动调查,对四大原理进行提问。在使用微课教学方法之前,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够理想,但在观看了微课视频以后,师生互动效果非常好,学生能够主动地回答问题,准确地描述出四大原理,取得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在运动处方的其他章节我们也尝试了微课教学的方法并在学生中进行效果反馈统计。学生认为,通过生动形象的微课,对于运动处方中的一些概念性和原理机制类的内容进行讲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同时,学生也对他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进行了讨论和归纳,并提出针对这些内容制作微课的具体要求。学生的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完善微课教学、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3.2 微课在运动处方学习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主体间普遍缺乏互动性。网络课程可以实现师生互动,但一般是以教材章节为单位进行录制,缺乏知识点的针对性。但微课内容简短,主题明确,其使用频率比以往单一的教学视频更高。首先,对于一些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效果更好;其次,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复习知识点,他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片段化学习,并可以反复多次,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因为微课不仅可以在电脑上播放,还可以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播放,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学习QQ群、微信群和讨论组,在群里分享视频、讨论问题、答疑解惑,不仅可以联络师生感情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这些优势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4 结论与建议

微课辅助教学已经初步在该校的运动处方课程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微课教学模式的反响很好。但是,要想在全校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充分的学校资源和战略发展部署,还需要学校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在微课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制作微课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特别是视觉、听觉等来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应使用图像、动画和视频,并以多种形式组合来显示教学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图像和视频文件来实现运动处方部分抽象理论的可视化,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如,在讲解健身运动促进健康的“刺激—反映—适应”原理时,虽然教师可以进行详细描述或者板书,也可以在课件上添加图片,但由于缺乏动态的过程,学生普遍反映的是很难理解,如果使用动画来代替语言的描述和简单的图片显示,那么就能够变虚为实,使整个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直观性。

4.2 扩展微课发布渠道

微课文件体积小,占内存空间不大,格式一般为“rm”“wmv”或“flv”,适合在大多数的多媒体设备上流畅播放[5],教学主体可以选择在线观摩课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以下载到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MP4等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通过微课,学生可以按需学习,查漏补缺,这样就为其提供了一种再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评价和反馈,及时获取并针对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运动处方课程的教学改革。

4.3 逐步建立和完善微课学习平台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抓住契机,结合国际上目前流行的慕课建设理念和该校专业特色,设计自己的微课资源库,建立适合该校课程教学的微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深化微课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实现教学主体双方在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1]金其贯,刘洪珍.运动处方原理与运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8.

[2]蔡旻君,李豆豆,汪春英,等.从教育叙事研究的视角审视微课[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2):47-52.

[3]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05-107.

[4]杨辉.浅谈微课、慕课的视频制作方案[J].科技经济市场, 2014(11):78-79.

[5]钟启泉.田园将芜胡不归 ——“微课”的诱惑与“课堂研究”的主旋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2):1-5.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ourse in the Practice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Teaching

Zhang Meiling
(Olympic College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00, China)

This study mainly uses literature date method and combines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By selecting som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ntents in 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teaching to design micro course, and carrying out specific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design, content,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explore a new idea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teaching refo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 course is a good auxiliary teaching method,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Exercise prescription; Micro course; Teaching design

G8

A

2095-2813(2016)10(b)-0054-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054

①张美玲(1982—),女,汉,江苏新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保健与康复。

猜你喜欢

处方教学效果微课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人间处方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