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6-11-07薛梅苓冯琴琴

中国药业 2016年18期
关键词:心血瘀阻酚酸丹参

薛梅苓,冯琴琴

(兵器工业521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710065)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薛梅苓,冯琴琴

(兵器工业521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710065)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血瘀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与心电图的变化,治疗前后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与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0.20%和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和72.5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V,EAI,FI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与对照组的3.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短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丹参多酚酸盐;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血流量因冠脉狭窄而大幅减小,无法满足心肌代谢对血流量的需求,导致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暂时性或急剧缺氧缺血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发作频繁,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导致死亡[1]。传统西药虽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但需长期、连续服用,不良反应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依从性差。中医治疗强调以活血化瘀为主,旨在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心肌组织血供,降低心肌耗氧量,效果突出。丹参是临床较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目前可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充分提取并制成制剂,使其临床效果更加稳定。本研究中探讨了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西医诊断标准[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瘀阻的中医辨证标准[3];年龄35~65岁;心绞痛分级不超过Ⅲ级。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中使用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经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后血管完全重建等冠心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心肺功能不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哺乳或妊娠期妇女;由颈椎病、重度神经官能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导致的胸痛;不配合治疗或临床资料不完整。

病例选择及分组: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中,女23例,男28例;平均年龄(53.6±5.8)岁;平均病程(5.8±0.7)年;心绞痛分级Ⅰ级17例,Ⅱ级23例,Ⅲ级11例。对照组中,女21例,男30例;平均年龄(54.1±5.6)岁;平均病程(5.5±0.6)年;心绞痛分级Ⅰ级16例,Ⅱ级25例,Ⅲ级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即控制血压血糖,调整饮食;稳定斑块与调脂,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21,规格为每片10 mg)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降低心肌耗氧量,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威特<湖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93,规格为为每片25 mg),每次12.5~25 mg,每日2次;抗血小板,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为每片100 mg),每次100 mg,每日1次;抗缺血,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广东三才石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205,规格为每片10 mg),每次20 m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生命园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49,规格为每瓶200 mg),将200 mg丹参多酚酸盐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与心电图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的变化。

心绞痛疗效判定:参照文献[4]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显效为Ⅰ级、Ⅱ级心绞痛基本或完全消失,心绞痛程度降低2级;改善为Ⅰ级心绞痛基本或完全消失,且未服用硝酸甘油,心绞痛程度降低1级,硝酸甘油用量减小幅度超过1/2;无效为症状、硝酸甘油用量均未达改善程度,或均未改变,或反而加重。总有效=显效+改善。

心电图疗效判定:参照文献[5]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显效为心电图大致正常或已完全恢复正常;有效为ST段上升幅度不低于0.05 mV,且下移程度减小,但仍未恢复至正常范围,同时缺血导联数目均有所减少但仍不低于3个导联;无效为心电图无改善,或缺血导联数目增加,或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较治疗前更大。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与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液流变学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V,EAI,FI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1),见表2。

2.3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腹胀、恶心及胸闷各1例,对照组出现腹胀、恶心各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3/51),与对照组的3.92%(2/5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出血及皮肤、泌尿系统及黏膜等部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也均未发现异常。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疗效比较[例(%),n=5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n=5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n=5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 V(m P a · s)1 . 7 1 ± 0 . 4 9 1 . 1 8 ± 0 . 3 8#1 . 6 8 ± 0 . 5 1 1 . 4 1 ± 0 . 4 2 E A I 4 . 1 3 ± 0 . 5 2 2 . 7 6 ± 0 . 3 3#3 . 9 8 ± 0 . 5 4 3 . 6 2 ± 0 . 4 1 F I B(g / L)3 . 7 3 ± 0 . 4 5 2 . 3 1 ± 0 . 3 2#3 . 6 9 ± 0 . 4 7 3 . 0 4 ± 0 . 3 7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因冠心病引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使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使胸骨后区域或心前区产生疼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与炎性细胞过度浸润引发斑块破裂促使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内高凝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格外明显。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手段较多,近年来,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目前仍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其中常规西医能短期内有效控制病情,但在疾病根除方面效果欠佳。传统中医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效果也逐渐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厥心痛”“胸痹心痛”等范畴,主要病机为气血失调、心脉痹阻,即心血瘀阻。中医主张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则。传统中药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及活血通经之功效,是临床活血化瘀的良药。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主要为丹参多酚酸,本研究中应用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主要成分包括紫草酸、丹酚酸(A,B,D,E 4种)及迷迭香酸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多酚酸[6-7]具有以下作用:抗炎与缓解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度表达,延缓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激活纤溶系统,以降低纤维蛋白沉积率;抗氧化作用,可阻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并能清除氧自由基;稳定斑块作用,能大幅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可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达到稳定斑块的效果;改善微循环作用,可有效扩张动脉血管及侧支血管,从而增加血流量,达到改善微循环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与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陈杨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在缓解心绞痛症状与改善心肌缺血等方面效果佳。从血液流变学角度分析,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PV,EAI,FI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改善幅度更显著,与陈世莲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关键作用机制。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也均未发现异常,这与何训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丹参多酚酸盐用药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短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针对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仍有待临床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

[1]陈永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2):269-271.

[2]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9(1):7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4]佚名.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1979年修订)[J].医学研究通讯,1979(12):17.

[5]张人之.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19(4):106-108.

[6]任红微,于涛.丹参多酚酸盐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1):59-63.

[7]张娜,王鹏,潘桂湘,等.丹参多酚酸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2):436-440.

[8]陈杨,徐万宇,范建生,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1):1 756-1 758.

[9]陈世莲,黄胜兵.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0):954-956.

[10]何训,吕世文,郭佳奕.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105-107.

R285.6;R286

A

1006-4931(2016)18-0031-04

薛梅苓(1977-),女,陕西蓝田人,大学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药物的合理应用,(电话)029-88235142。

(2016-06-01)

猜你喜欢

心血瘀阻酚酸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祛瘀止痛汤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观察
一株真菌所产环缩酚酸肽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