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闻以“细节”制胜的要领

2016-11-03吴瑶

当代贵州 2016年53期
关键词:新闻奖新闻案例分析

吴瑶

【摘 要】在新闻作品中,细节不仅能描绘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能生动地反映事态发展,不同媒体面对同一新闻素材时,丰富的细节还能增强新闻报道的辨识度,各种巧妙的细节,往往成为新闻获奖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几条优秀新闻报道和中国新闻奖获奖案例,展现新闻中捕捉细节的多种方式,浅析新闻以“细节”制胜的要领。

【关键词】新闻 细节 新闻奖 案例分析

新闻作品强调可读性,不管是新闻内容还是写作形式,只有满足了读者的选择心理,新闻才能为读者所认可,所接受,所阅读。[1]而新闻的可读性却是用各种细节丰满的,笔者通过对多个作品的分析,以及多年从业经验的积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细节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新闻作品用细节制胜的关键又在哪里。

一、细节是“感”出来的

记者得到新闻线索并前往现场时,一般会先调动各种感官对现场进行观察,并做一些细节描写。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触碰到什么,甚至尝到什么等等。不同的现场,强调不同的感官结果,形成更加鲜活而生动的报道,而细节就在这些感受中产生化学反应,让受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并对现场产生深刻记忆。

如在今年3月19日的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马云和扎克伯格举行了一场对话,两人分别对“虚拟现实”、创新创业、中西文化与合作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众多广播媒体对这场对话做了即时报道,虽然每条报道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只有一条报道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条通过视觉、听觉感官描写细节,带动听众进入现场的报道。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庄胜春采写。

(现场)司仪:请各位来宾注意秩序

上午九点多,一层会场里,斯蒂格利茨等经济界大佬还在答问,楼上的第二分会场门口就已排起了长队,马克·扎克伯格将在这里对话马云。开始放行后,中外嘉宾鱼贯而入,坐满又站满了整个会场。

(现场)司仪:记者请在红线的后方

记者连坐的资格都没有,不过这五十分钟的对话,站着也不会觉得累。

……

作为非典型会议,这场高端论坛少了典型会议的呆板和模式化,现场氛围较为轻松活跃,加上马克·扎克伯格和马云的名人效应,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描写开场的报道中,有媒体直接用了“火爆”,或是“吸引关注”等万能词来描写现场氛围,语言较为老套,视觉“退化”。同样是传达火爆和吸引关注的信息,这位记者的开头却新颖有谋划。比如,“排起长队”,“嘉宾鱼贯而入”,“坐满又站满整个会场”,“记者连坐的资格都没有”等等语句。充分调动了视觉神经,抓住所看到的每一个能够表明现场人多的细节,并用新颖鲜活的语言来描写,传情达意。其次,记者也没有忽略听觉的作用,他很仔细地注意了“请来宾注意秩序”“记者请在红线的后方”两句司仪小姐的话,再一次从侧面表明来宾和记者比较多,烘托出现场氛围的火爆。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传达信息,文字构建的氛围更能接近现场,让听众如光临论坛一般。这也是这条新闻开头区别于寻常新闻的原因。

而除了调动视觉和听觉,嗅觉的调动也经常出现在一些新闻片段尤其是事件报道中,如某个灾害现场,闻到了什么,触碰到了什么,甚至尝到了什么,这些感觉都是能瞬间将受众带入现场,最大程度感受现场的触角,更是画龙点睛的细节。

二、细节是“跟”出来的

在某些新闻采访中,光调动五感也是不足以充分挖掘细节的,尤其是转瞬即逝的片段,就需要通过记者“跟”出来。

如2014年4月8日,笔者在上班途中的公交车上,就偶遇一场突发事件,一女子在同车厢内晕倒,事情发生后,记者协助公交女司机姚静拨打120急救电话,随即拿起手机跟拍。虽然当时笔者并不知道事情的走向,但是通过跟拍司机姚静的动向后,笔者有了很多意外收获。作为一名普通的公交司机,大家以为姚静本来可以在拨打120之后,静静地在现场等待救援,但是她却把患者的生命安危放在了首位。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大的帮助,她选择了奔跑,并为此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在40分钟的全程跟踪拍摄中,笔者仔细记录下姚静跑药店、跑医院、等待急救车,以及照顾晕倒女乘客的整个过程,真实还原了现场,并通过以上多个细节,展现出公交司机姚静的热心、责任心,和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果敢。最后的事实证明,这种新闻职业者的敏感,产生了一条现场感极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好新闻。而后此条题为《公交司机姚静 为乘客安危奔跑》的长新闻也通过层层评选,最终荣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纵观这条成功的报道,如果笔者的现场反应稍微滞后,或刻意等待摄像机到达现场再做拍摄,将无法再捕捉到转瞬即逝的画面,错过感人的援救场景。而这些通过笔者“跟”出来的细节,都是为成片增色,提高现场感的重要因素。反之,如果笔者没有跟随司机姚静跑药店、找医生这些场景,只用解说词贴画面的形式,将这条报道端到电视屏幕,将呈现出单调、普通的特征,大大降低了可看性和现场感。

三、细节是“问”出来的

细节在通讯和消息的写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常把它比作绿叶,在论述它和事实的关系的时候,比喻为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细节可以说是具体中的具体,微观中的微观,在衬托和反映宏观抽象方面,不可抹杀,不可替代。[2]在记者采访中,一些细节往往在记者多次与受访者交谈的过程中被知晓,因此,笔者认为细节也是“问”出来的。

比如,央视《焦点访谈》在1997年播出的一期节目《“罚”要依法》,曾获得1997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节目主题为曝光公路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所谓的“三乱”现象,通过记者在某省国道上的亲身经历来进行调查。 文稿中,除了八段包括背景、过渡句在内大概600字的解说,大多为记者与多位司机和交警的现场对话。法律意识较强的记者始终保持保持冷静的头脑,以法律事实为依据,挖掘到了很多新闻事实,同时也捕捉了不少细节,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比如司机们的无奈,交警的随意开单,以及其他交警的撒谎和狡辩等等。试问现场如果不多次发“问”,并坚持通过发问的形式与对方周旋,似乎也能抓取人物特征,但是如果在发问中产生两者的正面交锋,便使得现场更为精彩,让观众直呼过瘾,而人物特征也更加鲜明。这是记者新闻职业素养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此片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关键要素。

细节以具体的形象寓于事实之中,存在于真实感强的连续时空中,它有待我们用心去捕捉、去表现。在日常的节目编辑中,那些具有表现力,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典型情节、细节,会使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节目体现出真情实感,成为新闻节目引人注目的兴趣点。[3]记者只有通过感官、不懈地“跟”与“问”,甚至采用其他成功方式,才能获取重要的细节,或刻画人物个性,或能深化新闻主题,或是揭露事情本质,更好地展现新闻事实和真相,为受众呈上丰富可口的新闻大餐。(作者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新编消息写作技巧与获奖消息赏析》张浩 主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年2月版 第17页

[2]《电视新闻报道教程》 王志敏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第32页

[3]《电视新闻》于忠广 张丽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第98页

猜你喜欢

新闻奖新闻案例分析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48个广播作品入选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