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如何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
2016-11-03付松
付松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以及手机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这种媒介传播方式的变革,正不断引起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塑和调整。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辐射力和感染力,在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因此,无论是从传播力还是从影响力,无论是从传播渠道还是传播方式,新媒体都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新闻舆论对社会引导的重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贯穿于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全过程,这是历史给出的使命,也是现实需要的选择。
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有强大正能量推动,而强大的正能量往往就来自于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心聚力、黏合社会、推动进步;错误的舆论导向则会混淆视听、制造分歧、分裂社会,甚至成为国家动荡、民族分裂、社会冲突的源头。
因此,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其行为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生活中舆论生态的多元、多样、多变已是一种事实。在人人都是编辑、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就需要有主旋律来定音、来导航、来正向,更需要用正能量来暖心、来凝神、来聚力。新媒体作为我们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一支重要力量,理所当然应该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领潮流,营造有利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顺利推进的舆论环境。这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新媒体的职责使命所在。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新媒体发展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一些新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和博取“点击率”,不惜违背道德底线、违反法律法规公开传播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散布谣言、无中生有,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争相转载、添油加醋、肆意猜测、妄加评论,从而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舆情。
在这一层面上,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等行业规则,但这主要是针对互联网服务行业机构,而对新媒体内容制作、内容编辑与专题策划人员却缺乏具体的针对性和严格的约束性。
新媒体也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是我们党新闻舆论工作性质的要求。新媒体尽管是新兴舆论阵地,但仍然属于我们党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要践行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
新媒体对舆论导向的深刻影响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体“强势崛起”, 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自媒体时代,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传播者、诠释者乃至篡改者,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在强大的网络吸引力下,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意见领袖”、网络大V的引领下快速形成的一个个人际圈子,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甚至操控着社会舆情。
在新媒体语境下,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微博、微信、聚合新闻等,其关注的往往都是社会的焦点与热点话题,如: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城管队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问题;社会收入分配以及突发性公共事件等。
综观近年来的重大新闻事件,网络媒体均参与其中,通过新闻跟帖、博客互动、微信转载、新闻论坛等方式,迅速形成舆论,这使得网络舆论成了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教训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舆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鲜明的特点:
一是信息来源不准确。网络舆论的信息来源,远不如传统媒体准确可靠,可以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张冠李戴,甚至无中生有,这为假新闻与假信息的出炉提供了温床。不同的传播者,出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价值观,对同一个事件,可以做出完全相左的判断,这也是公共突发事件往往引发巨大争议,乃至有些上升到群体性冲突的关键。
二是传播迅速范围广。一条信息生产出来,瞬间的点击率就可能数以万计,完全颠覆传统媒体的时效概念。过快的反应使得网络舆论来不及以客观、全面的观点审视事件,也难以核实信息的真伪,而大范围的迅速传播,快速蔓延的不利舆论,往往使得一些反应迟钝的政府部门很难把握住事件的先机,因而处处被动、处处受制,最终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是随意性强影响大。网络舆论并不等同于新闻,传播的随意性往往使很多受众有感即发,不去核实信息的真伪,不去深究事件的真相,很难保证一种客观、公正的立场,往往从自身经验出发,带有极强的主观性。而这种主观性,往往招致偏激、极端的处事态度,也不能冷静地去分析、判断事实,这也往往是广大民众容易被别有用心者所鼓动、唆使的原因。
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导向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面对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主流媒体只有切实研究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增强新媒体的运用能力,牢牢掌控新兴舆论阵地中的主动权、话语权和影响力,依法依规对新媒体实行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引导新媒体的发展,从而占领新兴舆论阵地,进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是力求主动出击,避免被动应对,及时发布信息,以正受众视听。面对新媒体在受众资源和市场份额上带来的冲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传统的主流媒体决不能被动地加以应对,而应主动地对自身的传播策略加以调整,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不留任何能使新闻舆论发酵的时间和空间,做权威消息的发布者,做观点信息的提供者。传统主流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和品牌优势,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的“碎片化”传播语境下,最大程度地影响受众,进而实现舆论导向功能。
二是转变角色定位,创新表现形式,打造精品力作,抢占舆论高地。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来看,信息生产都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严格把关,以至于少出差错、不出差错,力求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和匿名化,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把关人”的特权,其引导方式也必须作出相应变化:过去是“严把关”,现在是“巡指路”;过去是让人们“看什么”,现在是教人们“怎么看”;过去是以“堵”为主,现在是以“导”为主。想方设法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推出具有强大正能量的新作品、好作品,抢占舆论制高点,在扑朔迷离的新闻亊件里和众说纷纭的意见观点中为受众指点迷津。
三是顺应传播规律,加快平台建设,引导网民参与,依法依规管控。新媒体管理者也要积极顺应传播分众化、对象化趋势,加强各类新平台终端建设,提升运用新媒体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不断丰富传播内容、提升传播速度、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促进高品质高品位新闻信息传播;还要强化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控,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加大对互联网有害信息、网络谣言等整治力度,积极引导网民理性参与互联网内容建设,实现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构建理性客观、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总之,对于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导向的种种挑战,我们应有充分认识,并结合新媒体发展的实际,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媒体传播环境的舆论引导理念和策略,以切实维护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好舆论在整合社会思想、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大作用。(作者单位: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