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芒针深刺腰夹脊穴相关解剖关系的影像研究*

2016-10-28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石家庄050011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针尖夹脊进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石家庄050011)

王子臣 杨晓锋 刘 冰 左晓玲 段 俊 王秀忠 李保存 张东旭 张丽玲

指 导 严振国△(上海 020011)



芒针深刺腰夹脊穴相关解剖关系的影像研究*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石家庄050011)

王子臣杨晓锋刘冰左晓玲段俊王秀忠李保存张东旭张丽玲

指导严振国△(上海 020011)

提要目的:应用CT螺旋扫描影像,实体观察临床芒针深刺腰夹脊穴时针体与肌体相关组织的关系,从而综合分析芒针深刺腰夹脊穴的安全因素。方法:选择芒针深刺腰夹脊穴治疗的病例,进针完成后不出针实时做CT螺旋扫描,观察研究针体周围的组织结构,并分析安全因素。结果:本组30例,针刺深度75~100 mm,均可见有针体穿过腰部组织,其中多见针体接近腰脊神经根,明确针尖与相关腰脊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结论:芒针深刺腰夹脊穴产生肢体放电感时,与针体刺激腰脊神经根有关,同时遵芒针操作原则(缓慢进针、小幅捻转、忌提插),深刺腰夹脊穴是安全的。

芒针;九针;腰夹脊穴;腰椎间盘突出症;解剖;影像;安全

芒针是中国传统医学“九针”范畴,能一穴进针,循经透刺数个穴位,针感更强烈、放射更远,得气快,且能避免毫针多次取穴进针的弊端。[1]芒针创始人沈金山(1895-12-1968-10),早年受《灵枢·九针论》“…长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的启发,成功地验证了针体长治病效果好的长针疗法,并于1928年前后用德国进口细钢丝制成了29~31号5寸到3尺的长针;因为这种针具细而长形如麦芒,故定名为芒针。1958年卫生部授予沈金山先生金质奖章一枚。芒针深刺腰夹脊穴临床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腰夹脊穴首载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杨氏用芒针深刺腰夹脊穴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治愈81例、好转5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00%。[2]杨氏将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用芒针、对照组用毫针,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9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4.07%;对该有序分类资料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芒针(治疗组)优于毫针(对照组)。[3]但鉴于对芒针深刺腰夹脊穴会造成脏器损伤的担心和有效防范措施缺乏依据等因素,使得临床推广应用这一芒针疗法受到限制。笔者总结芒针深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病例30例,使用CT扫描技术在成人实体采集、记录、分析针体在人体内与周围组织结构相关资料,并试以此资料分析研究探讨芒针深刺腰夹脊穴的安全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由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中西医结合针灸科门诊芒针深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病例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7~83岁,平均52岁;病程6周~5年,平均2.2年。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具有腰腿痛症状,均采用芒针深刺腰夹脊穴治疗。

1.2CT扫描设备、参数及方法

1.2.1扫描设备、参数:GE Brightspeed 16排螺旋CT,L1-S1水平螺旋扫描。120 kV,150 mA,Large视野,每层扫描时间0.8 s,层厚2.5 mm,间隔2.5 mm,螺距设置为1.375︰1。

1.2.2CT后处理技术及测量:CT采集图像以0.625 mm薄层重建后上传GE4.2工作站,经MPR、VR及矢状位重建,以明确直观显示神经根起源、走行及与芒针的位置关系。同时测量针尖至皮肤的距离(进针深度)。

1.3芒针针刺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于CT扫描机床,经穴依照《经络腧穴学》[4]定位。主穴为对应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的腰夹脊穴,用0.35 mm×100 mm针(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施双手夹持进针,轻捻慢进,徐徐而入3.0~4.0寸,得气感以患者下肢有明显走窜感或放电感为度;得气后即刻进行CT扫描,以记录得气时针尖深度及针体、针尖所在的解剖位置。CT采集图像结束后,缓慢捻转出针并做稍事休息,临床观察3 d。

2 结果

2.1芒针针刺结果得气者30例,其中有放电感者(自大腿前侧传至大脚趾处)25例,有麻木、走串感者5例(自大腿前侧传至腘窝)。

2.2进针深度CT扫描图像及重建图像显示全组进针深度平均为78 mm,其中不足70 mm者5例,70~80 mm者15例,80~100 mm者10例。

2.3针体、针尖与腰体内组织的关系CT扫描可清晰识别芒针在体内走行位置及针尖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全组患者芒针由外到内均依次走行于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脊神经根、骨纤维孔、椎体、腰大肌,针尖位于神经根、椎小关节下方、椎体后缘及竖脊肌区。其中有放电感者25例,针尖均显示刺于神经根位置(见图1、图2),12例芒针刺于L4-5右侧神经根位置,4例芒针刺于L5-S1右侧神经根位置,4例位于L5-S1左侧神经根位置,3例芒针刺于L4-5左侧神经根位置,2例芒针刺于L3-4右侧神经根位置。有麻木、走串感者5例,均与脊神经根无关(见图3),1例针尖刺于L4-5右侧椎小关节下方,2例针尖位于L3-4左侧椎体后缘,1例针尖位于L3-4椎体右后缘,1例针尖位于L5-S1左侧腰大肌肌间(白箭头)。

图1芒针针体依次走行于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黑箭头),针尖位于右侧L3-4神经根走行区(白箭头)

图2 芒针针尖位于L3左侧神经根走行区(白箭头)

图3 芒针针尖位于左侧腰大肌肌间(白箭头)

2.4治疗后随访结果本组30例芒针深刺后常规随访观察3 d,均未见出血、腹痛、发热、便血或新增肢体无力、麻木、疼痛、活动障碍等并发症。

3 讨论

芒针的针体细如麦芒,故称芒针,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早于1980年杨兆钢已有专著加以肯定,强调夹脊穴是芒针治疗的“常用穴”。[5]芒针进针深度一般在3~5寸,本组为70~100 mm(依1寸=25 mm换算后是2.8~4.0寸),两者相近。温州医学院姜永霞等[6]2012年用成人男性脊柱30具,尸体解剖时最长针刺深度45.60 mm;研究发现腰段夹脊穴旁开0.5寸深部为脊神经后内侧支在椎板表面走行,直接针刺可缓解脊柱深层肌肉的痉挛状态,并可刺激神经引起相关支配区域的肌肉松解,改善肌肉应力,恢复脊柱小关节的正常位置,平衡两侧牵拉,从而缓解疼痛。[6]毕竟尸体不能代替人体,对几乎贯穿腰腹的芒针深刺腰夹脊穴,学者们仍顾虑会对相关脏器造成损伤,所以长期以来国内外都在寻求一种非手术解剖研究芒针深刺腰夹脊穴的方法。无论是在系统解剖学或局部解剖学,以及体层解剖学中,都难以得出对实体的研究。螺旋CT的应用使得这一研究得以完成。多排螺旋CT具有以下优点:(1)对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进行一次屏息下的容积扫描,将不会造成病灶的遗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扫描速度,对运动伪影有减少的作用,提高了造影剂的利用率。(2)可对图像进行任意地、回顾性重建,且无层间隔大小约束及重建次数的限制。(3)通过容积扫描,对多方位和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7]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分辨率,且具有快速、无创、实时观察、客观、真实的特点。从而更加全面评价针体与周围组织关系,对操作者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组是以多排CT螺旋扫描针刺实体,采集针体与其周围组织器官断层解剖的实体影像,来分析观察针体与周围器官关系。此法可如实反映人体具有个性的局部断层解剖状态,因而更具临床实用的解剖学指导意义,并可客观地用以研究预防针刺可能造成肌体损伤的措施,为继承和发扬芒针疗法找到客观依据。依本组治疗及观察结果显示,芒针深刺腰夹脊穴临床应用是可以安全完成的,但提出如下保证安全的3条措施供参考。(1)严格执行芒针深刺操作手法,坚持小幅捻转、缓慢进针,得气后不留针,缓慢捻转出针;(2)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嘱病人保持均匀浅呼吸,避免咳嗽、打喷嚏;(3)针刺操作中绝对禁忌提插、反复进针,避免造成损伤。

[1]陈来雄.神经阻滞配合芒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6:781-782

[2]杨光.芒针深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J].光明中医,2007,4:56

[3]杨铭.芒针针刺华佗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8:1 049

[4]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99-200

[5]杨兆钢.中国实用芒针治疗[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291-292

[6]姜永霞,程博,蒋松鹤,等.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2012,2:139-142

[7]郑芳.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曲面重建诊断胆道梗阻病变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195-196

(2016-07-31收稿)

R245.31

A

1007-5615(2016)03-0039-03

*河北省石家庄市科技局科研项目:No.16146080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020011)

猜你喜欢

针尖夹脊进针
夹脊穴考辨
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的银针尖物理制备方法研究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基于FDTD仿真的高增益拉曼镀金针尖的可重复准确制备
“夹脊”与“夹脊穴”探析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针尖和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