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10-26涂冰清唐丽茹
涂冰清 唐丽茹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这一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然而,伴随着中小企业日益庞大,自身发展的不足也日渐突显,尤其是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尤其突出。本文就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监督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前的经济也日趋复杂,企业本身对于会计监督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会计监督重要性。但是,会计监督过程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对会计监督进行正确的认识,这对提高企业经济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会计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会计监督工作,就是凭借所掌握的各种数据资料,依照科学的方式开展活动,为企业合法性发展提供保证。
一、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现状
通过内外部的监督到达对企业会计监督,大体上的监督体系是全面的。不过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的不断交流,会计监督的弊端日益显现。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政府的外部监督,企业内部监督,不过有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针对不同的会计监督主体递送不同的账目,时常出现内外两套账,违规操作等不良的会计行为。众所周知,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因此,面对严重扰乱会计工作秩序的现象,必须加强会计监督,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监督认识不足
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家族式管理的优势在于发发展的初期,在优秀的领导人的领导下,权利集中,反而利于决策。然而,随着企业的壮大,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民主与公平的缺失,很自然的忽略会计监督工作,按个人的意愿核算企业资金。很多会计重要岗位的人员并没有专业的会计工作能力,缺乏管理知识,导致企业账目混乱,基于亲属之间的信任导致内部监督职能流于表面,并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二)中小企业自身构建的监督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许多中小型企业建立初期,只是为了表面的监督体系构建颁布了各项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并没有运用和落实。甚至为了追求企业发展速度而忽视企业发展不仅要快更要稳的目标,由于初期流于表面的监督体系和发展过程对会计监督的忽视,导致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慢,积病难医,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
(三)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多,专业能力不强,眼界不高,而且经历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就更少了。然而作为会计监督工作主要成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性。这样,由于专业能力短板使得他们不能准确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也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会计工作,从而达不到对企业会计监督的作用。
(四)企业外部法律监督制度不全面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监督面临的问题更加细化与复杂。旧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经济状况,而且企业会计制度还有相关的核算体系之间有关联的一些外部的法律缺失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也就缺乏相应的竞争力。外部法律的缺失导致外部监督的有效性不够,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监督的懈怠。
(五)政府相关部门权责不明,协调性差
我国对企业进行会计监督的部门很多,例如财政部,审计局,工商局等,但是这些部门权责不明,实际工作中各行其政,不但没有办法帮助中小企业监督工作的完成,反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由于权责不明,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共享,企业的财务信息不一致也无法得知。各部门的协调性不够,导致检查结果往往也缺乏全面性。
三、加强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完善外部监督的法律法规
会计外部监督的有效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以顶层设计的角度来及时完善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的一些手段来加快相应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完善。严密的法律法规不仅可以为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同时还能激发职工开展会计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具体来说,第一,审计局,税务局等政府监督部门,要权责分明。审计局主要负责查帐本,是否做假账,账本是否齐全。税务局主要查有没有偷漏税等违法行为,企业有没有触犯税法。第二,发挥财政机关的监督作用。检查企业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状况,对没有持证上岗的企业员工,要求其限期整改。定期组织会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要多宣传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与那些没有按照政府要求办事的企业进行适当的惩罚。
第三,在各部门各司其职的情况下,开展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促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样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做假账的可能性,从而可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使企业慢慢地按照制度走向正轨。
(二)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监督体系重要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的影响会计监督有效性。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同时,也需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对与一些对会计工作有突出建设的人员进行一方面的奖励,这样可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有效的保证会计监督有关的法律法规能顺利完成。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可以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监督意识着手,从完善内控的角度,制定适合的监督管理计划,从而为监督管理工作打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具体来说,首先强化职业培训培育和后续教育,会计监管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都广,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风潮下,中小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必须跟进时代,会计监督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能力两手抓。只有企业会计监督人员切实履行职责,才能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水平,更有利于企业国际化发展。其次,提升会计监督队伍的资格。严格监督队伍资格,以加强思想建设为基础,以树立良好行业形象和提高监督业务水平为着力点,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同时,要将法律法规及监督业务知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会计监督首要面临的问题就在企业内部之间,这些问题存在最为主要的是企业没有认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企业会计监督的有些职能并没有得到完全地发挥的原因。然而,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将会计监督问题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点,这样只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会内控越来越混乱。建立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保证企业正常持续的发展的有力保障。 具体来说,首先,内部监督作为中小企业监督活动的基础,应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分明,而不是以前通过随即开展监督活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评估检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保证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通过对岗位实行责任制,做到每个部门明确分工、每个职位各司其职。其次,建立定期考核、评估制度。对有关责任人、有关部门进行考核,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测、评估,以此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同时也能不断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
(四)攻坚克难,怀有信心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时间不长,再加上我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的道路。让会计监督的工作更复杂。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有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毅力。
我国会计监督还处于发展初期,许多监管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庞大的监管对象与庞大的监管资源之间的矛盾,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维护我国利益为基础,积极推动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做到又符合国情又符合国际。同时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控制度推向世界,做到让世界接受,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内部违反会计准则,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违反会计准则行为越来越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监管的压力。但是,这并没有完全杜绝所有的动机与机会。因此,会计监督的压力是有存在的。而且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庞大的监管群体也在不断的推进市场化进程,这样就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压力和路程还是很漫长。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企业会计制度为会计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的会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自身的不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制度保障。会计监督职能为企业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了保障,不但优化了企业内部的监管制度,而且也完善了监管制度。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套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发展的不足,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董丽丽.浅析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2013(25)
[2]靳先德.新形式下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问题剖析及其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