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分析法的语文课堂观察

2016-10-25张璇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

张璇

摘要: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如果过多依赖于“观课者”自身的教学经验、风格倾向或理论素养,往往会形成“主观有余,客观不足”的倾向。笔者运用S-T分析法,对一节省级公开课进行了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分析,以期能对语文教学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课堂观察;S-T分析法;《目送》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75-05

新课改以来,不少语文公开课因文本解读浅表化、小组讨论形式化、多媒体使用泛滥等为人所诟病。一方面源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到位,造成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另一方面也缘于大家对公开课有一种“求全责备”的要求,导致公开课着力追求尽善尽美。

不可否认的是,一节经精心设计,集中体现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高质量的公开课,大都能够给一线教师以直观的启示和借鉴。但就全面评价某节公开课而言,仅仅凭借观课者的感官(如眼、耳等)进行经验式的观察分析是不够的。比较完善的方法是运用科学的课堂观察法,借助相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和录像设备等)对课堂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利用S-T分析法,对2014年第三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特级教师袁爱国执教的《目送》一课的教学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自我反思、专业成长提供借鉴,也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参考课例。

一、S-T数据采集

S-T分析法是一种以直观的图形方式分析教学个性的教学分析方法,它将教学过程中各种复杂的行为分为S(学生)行为和T(教师)行为两个类别,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大大减少了行为分析记述中记录者主观经验的模糊性,提高了分析过程和记录结果的客观性与可靠性。[1]

在观看一段完整的教学视频时,我们将教师的讲解、演示、提问、展示、发放资料、播放音视频、评价和反馈等都归为教师行为(T),又将学生的发言、思考、讨论、自学、做练习等归纳为学生行为(S)。

45分钟的课堂,如果以15秒或30秒为一个计量单位,我们可以对每个采样时间间隔内的教学行为进行判定和编码,并根据公式计算出教师行为(T)的占有率Rt(教师的讲授和演示行为占总行为数的比例)、学生行为(S)占有率Rs、行为转换率Ch(师生活动的交换程度)(见图1)。据此,我们运用专业软件绘制出与教学过程对应的S-T图(见图2)和Rt-Ch图(见图3),并根据标准条件反馈出该教学过程对应的教学模式。

二、课堂分析

结合S-T图和Rt-Ch图,我们运用S-T分析法,对本节公开课做出以下分析。

1.以学为本,教学富有梯度

以原点为教学的起点,横轴为教师行为时间累积,纵轴为学生行为时间累积(以30秒为一刻度),将采集的S、T数据按顺序在横轴和纵轴上表示,这样就得到了完整的S-T图。S-T图表示的是课堂中师生行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上图来看,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比例基本相当,略偏向于学生,这就说明这节课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指导课。

从S-T图上反映出的师生对话活动主要有四个:①情境导入,由对散文集《目送》封面的联想进入散文《目送》,进而引出作者龙应台;②文本初读,归纳出“两场目送”、“六次场景”;③美读赏读,抓住两场目送过渡段中的关键词,同时也是文眼的“落寞”,分别找出“两场目送”中,作者对“落寞”的细节描写,体悟“落寞中的欣慰”与“落寞中的从容”;④阅读探究,体悟“整本书,也就是对于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并推荐阅读“人生三书”。这四个活动环环相扣,以链状结构展开,从表面的叙事结构逐渐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品味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最后感悟文本蕴含的生命哲学。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过度非常自然,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多元启发,注重涵泳品味

上课初始,师生互动频繁,到了教学中期,学生用3-4分钟左右的时间默读、自读,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再与学生展开对话,这有别于一些阅读课,特别是公开课讲得多、读得少,讨论多、思考少的现状,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整堂课上没有一次小组讨论,但是生本对话、师生对话很充分,授课教师不追求课堂的热闹,重视的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而这一理念也正符合温儒敏老师一直提倡的“浸润式习得,是语文阅读教学最佳的境界”,教师应“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与细读中含英咀华,涵泳浸润”[2]。

还应看到的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同时,教师运用多种导读启发手段,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广之地。整堂课上,学生紧紧围绕着“目送”中的人、事、情、理展开默读、朗读、品读、美读,教师从教学初始的谈谈《目送》书封面给你的感受,到教学中期相机播放关键抒情段落的朗读音频,再到拓展阅读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两段对话,结尾引入“人生三书”,推荐亲子阅读,使得整个课堂被一种深沉、感伤而又优美、豁达的氛围萦绕,学生在这样一个阅读场中,自然而然的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请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段:

师: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儿子越长越大,青年的儿子想对妈妈说什么?

生: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已经不再需要你的约束了,我可以一个人完成事情。

师:但是妈妈舍不得啊,很留恋你。

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渐渐的成长,渐渐地变成一个独立的人。

师:《孩子你慢慢来》中作者说,“妈妈,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但是有时候快快的放手是必要的。”在母子俩合写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中读懂了儿子,并且说,“亲爱的安德烈,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师:母亲看着儿子成长,我觉得不单单是落寞,还有其他的情感。endprint

生:欣慰

师:为什么?

生:看到儿子长大,从依赖走向独立。

师:让我们带着落寞和一丝欣慰把这一段读一读,“我慢慢的......”

这个环节是为下文体会作者落寞背后的欣慰作铺垫的,因为学生体会《目送》表面的“落寞”不难,难的是品味出“落寞”之外的东西,这时授课教师利用学生正处在和文中的儿子差不多的年龄段的特点,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联系自身的体验,站在儿子的角度,体会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所以作为母亲无需太过依恋,这一作者没有说,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一丝丝豁达的感慨。第一个学生把母子之情看成是约束与被约束显然是误读,第二个学生正确的领会了作者情感和教师的意图。然后教师引入其他两则材料,帮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复杂的情绪,也为下面有感情地朗读文字做了很好的教学铺垫,这种教学的智慧使得学生自然而然的攻克了本文解读的一个难点。

3.教学模式典型

Rt-Ch图可以区分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①以学生活动为主,且师生活动交换程度较低的练习型教学模式;②以教师活动为主,且师生活动交换程度较低的讲授型教学模式;③师生活动比例相当,且师生活动交互程度较高的对话型教学模式;④师生活动比例相当,但师生活动交互程度较低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目送》一课的Rt=0.433,Ch=0.355,(0.433,0.355)这个点落在了混合型区域,因此这节课是混合型教学模式。

三、课堂反思

在《目送》一课中,教师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师生互动频繁,那么为什么这节课仍然属于混合型教学模式而不是对话型教学模式呢?

让我们重新回到S-T图,图上的曲线,除了几次学生行为大量连续出现外,还有五个教师行为大量连续出现的时段,这时教师在做什么呢?我们可以来看下面几则实录:

片段一:

师:龙应台的这本散文集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在中国大陆印刷了31次,发行了二百多万本,可以想象,在如今这样一个娱乐的时代,一本散文集有如此的销量,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有这样一篇美文,人们把它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相媲美,人们把它誉为是“二十一世纪的《背影》”,那就是这篇《目送》。作者是一位教授、学者,还是台湾的一位官员。但她更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一个女儿,她就是龙应台。今天我们了解阅读一篇美文,课后去读一读这本书。走进一个人,一个丰富的立体的人。(在本文中)作者写了哪些场景?

片段二:

师:大家把这个词,圈出来,“落寞”这个词是解读文章的关键,也是情感的一个密码,我想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落寞的心境,她又为什么感到落寞?请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和关键词,待会儿我们拿出来分享。

片段三:

师:第一场目送是一位母亲目送儿子成长过程中渐行渐远的背影,而第二场目送,则是女儿目送父亲的背影,在这一部分作者又是怎样来写自己落寞的心境,又为何感到落寞呢?

片段四:

师:同学们,两场目送,作者写自己两场感悟,两场感悟是一样的,两场目送是不一样的。第一场目送自己儿子从童年到少年、青年,让她懂得了尽管是离别,也是短暂的离别,但作者与父亲却是永远的离别。如果从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中读懂了成长,在父亲渐行渐远中读懂了珍惜。龙应台是对生命的目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人生命的路程。这本书、这篇美文与生命有何关联呢?

片段五:

师:两场目送,第一场是成长的生命,牵手是爱,放手也是爱;第二场是逝去的生命,生命不仅有起点,也有终点,直面死亡的时刻,让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和坚强。两场目送有亲情的真谛,有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有生命的大美。书的背面,编辑写了一段话,“《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所以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而美丽,正如今天我们的课堂。龙应台写了三本书,我们称之为“人生三书”。第一本书是二十多年前写的,《孩子你慢慢来》是一个甜美的年轻母亲,建议回去推荐给你妈妈读一读,《亲爱的安德烈》让龙应台重新认识了一个18岁的人,那就是她的儿子华安,08年推出的这本《目送》在所有的华人地区,引起了轰动,展现了一个人的生命路程,三本书给你的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来读。

我们发现这五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的任务有三个,①总结并提炼学生的发言要点;②布置下面对话的问题;③拓展介绍作者及相关作品的情况。虽然教师的语言优美、醇厚,极具感染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在整节课上,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问题,且都是指向对文本内容、情感、思想的理解性问题。也就是说,在本节课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强化。教师是借班上课,面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生,不大信任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可以回到这节课的开头,看一看,学生到底对文章把握多少。

片段六: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本书,请大家看一看龙应台的这本书的封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有点忧伤,无奈。

师:为什么呢?

生:画面画得很简单,没有什么明确的图案。

师:简约的画面读出了忧伤,无奈。

生:体现了对儿子长大的无奈。

生:暗淡的色彩看出了沉重的心情。

生:迷茫,因为画得不清楚。

教师希望学生单纯地从颜色(大块深深浅浅的绿)构图(没有线条明晰的图案)感受到龙应台文字的清新醇厚的特点,因为学生没有什么美术鉴赏的方法,所以大多数都是根据之前初读文章的印象。从学生的回答中,其实我们能感觉到,学生已经初步领会了文章中最浅层的一部分情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自己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endprint

笔者在自己执教的班上请了三个层次的同学写一写《目送》的读后感,并提一点疑问,他们是这样写的:

阅读能力强(A):作者以一种十分理智的情感去面对亲情,离别,一向是我所不喜的,正所谓“伤离别”,但作者却以“不必追”来展现离别目送,对于儿子,要放手;对于父亲,要珍惜。放心间,这也许就是一种坦荡的爱,博大的胸怀,令人敬畏的人生!

提问:作者为何选择这六个目送的片段?文中的第9段与第16段为什么一字不差?作者到底如何用她的生花妙笔勾抹出她的心情?

阅读能力中等(B):生活中要感悟的东西太多,心中那些细微的情感在漫漫尘埃中泯灭,我们是否注意到自己欢快远去的背影之后,一双担忧而不舍的眼睛?我们无力挽留时间的步伐和亲人的离去,无奈地在背后目送熟悉的身影渐行渐远,眼眶逐渐溢满泪花,父亲的情深义重,我在他离开这人世时还未报答,最后的一眼目送竟是如此……缘分,今生今世,当你驻足在路的这端望着他们的背影拐弯,不必追。

提问:文中出现了两次“我慢慢地……不必追”,而且总出现在写完一个人的背影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能力较弱(C):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一天天变老,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已越来越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已越来越远。我们无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漠视他们的关心,父母总是无私的奉献他们的爱,而我们又能给予他们什么?父母对我们的长大既欢喜又难过,他们只能望着我们远去的背影,却无能为力。

提问: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为什么“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作者真的进不去公交车吗?

A层次的学生已经基本准确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她关注的是作者独特的构思和表达;B层次的学生基本领会文章内容和情感,但思维还不够清晰,语言还不够准确凝练;C层次的学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文章,没有深入文中作者的内心世界,所以他的提问大多是理解性提问。在课堂上,如果仅仅以教师的解读作为整节课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就很难兼顾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

当代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刘锡庆先生认为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

我们在进行《目送》教学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引导学生尝试“自我”梳理:感受“两次目送”;品味六个场景的重复递进式的叠加;赏析其利用巨大反差所造就的鲜活生动的一系列比喻;以致在咀嚼作者超强的语言功底的同时,感悟她对人间真情的深刻思考。

也许学生们的理解尚肤浅、语言尚稚嫩,但是如能再给多一点机会,让他们以主角的身份去表达、去练习、去感悟,亲身的体验一定能促成更大的进步。因为归根到底,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陆,张敏霞.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2-113.

[2]温儒敏.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1(1):78.

责任编辑:徐瑞泰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tends to be more subjective than objective if observers mainly rely on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style tendency or theoretical accomplishments. This author adopts the S-T method to qualitatively analyze a provincial example lesson on the basis of quantity in hopes of evaluating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completely.

Key words: classroom observation; S-T analysis; text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课堂观察LICC模式评析
基于课堂观察的“问”
中外教师在高职外语合作教学中的和而不同
此处有声胜无声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