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6-10-25任延刚袁本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

任延刚 袁本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任延刚袁本涛

通过对37所医学院574名硕士生的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报考、课程教学、临床实践、科研与就业等诸多环节进行调查和剖析。研究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有待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需进一步优化,临床考核、评价存在不足,轻临床重科研的培养观念仍占主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14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通过改革和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了进一步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笔者对37所医学院574名硕士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574份,回收率57.4%,调查对象是来自全国37所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

调查对象的年龄在21~38岁之间,其中24~26岁研究生占70%左右;培养类型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为主,占93%,其余为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生;有93%的研究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入学,少量学生通过推荐免试或长学制等方式入学;实习医院等级以三级医院为主(占96%),并有63%的学生参加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调查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深入调查,问卷内容共包括入学与报考、课程与教学、临床实践、科研与就业、综合评价等五个方面(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计1~5分),通过描述统计、交叉分析、统计推断等方法,使用Excel 2010和Stata 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

二、调查结果

1.入学与报考

90%以上调查对象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选为考研的第一志愿。关于读研的原因,多数学生认为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增强职业竞争力”等外部因素,而兴趣爱好等内部因素的比例约为37%,调研对象的读研动机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应用性与职业性特点(见表1)。

表1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读研动机

对于影响报考院校的主要因素,学生认为“招生导师的水平和知名度”“招生院校的学科水平和知名度”影响较为重要,而“实习医院的水平和知名度”“招生院校的奖助力度”等方面则影响程度一般。可见,学生报考主要以导师和院校两方面为考量因素,因此对导师与学校的预期也较高(见表2)。

表2 影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报考院校的主要因素单位:人(%)

2.课程与教学

在课程安排方面,脱产集中授课、分散式授课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均占一定比例,学生认为较适合的授课方式是集中与分散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占73%),可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授课形式和培养方式较为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学力和职业状况人群的需要,进而扩大受教育范围。

通过1~5分自陈量表(由“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普遍不高,平均分仅为3.28,结果堪忧。具体来说,对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前沿性、实践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满意度均较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以及课程考核方式满意度得分略高于前几项(见图1)。

图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满意度

3.临床实践

在临床实践安排方面,主要是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学习同步进行(占55%),也有少部分学校先集中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后开展临床实践,或先集中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后再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值得关注的是,超过半数的培养单位刚刚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运行尚不完善(占50%),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已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运行良好(占45%),还有少量学校并未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54%的实习医院已制定了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一部分正在着手制定培训细则,只有7%的医院未制定培训细则。70%的学生支持规培制度,也有20%的学生持反对意见。

有78%的医院能够安排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单独管理床位,但仍有22%的学生不能管理床位,16%的学生未参加诊疗。据了解,实习医院未给学生安排床位以及诊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研究生的临床能力不足、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以及实习医院床位不足和进修医生、规培人员较多等。

50%的学生认为在临床轮转期间理论或课程学习是有帮助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帮助不大。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点培养内容,临床轮转环节和临床技能培养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4.科研与就业

有80%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参与到导师的日常科研工作当中,包括临床研究(病例随访观察、病例综述),但基础研究较少。87%的学生称学校对其有发表论文的要求,他们希望获得的科研能力见表3所示。

表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希望获得的科研能力

对于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职业性较强,89%的学生希望去三级医院就业,仅有9%的学生有读博意愿。

三、培养质量与自我评价

1.培养质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认为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临床医院(实践基地)对教学重视程度、临床实践带教教师水平、临床医院(实践基地)的医疗水平、导师水平(见图2)。学生认为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质量和特色,最关键的是实践过程的规范化以及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因此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和导师水平,完善实习医院临床轮转的培养过程管理与配套措施以及增强课程实用性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图2 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2.自我综合评价

在学生的自我综合评价中,得分较高的项目是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能力、医学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而在专业性较强的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等实践应用知识却相对欠缺,科研能力则评分最低(见图3)。

将临床实践安排与自我综合评价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实习医院已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运行良好,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培训细则,安排学生单独参加诊疗和管理床位的学生在综合评价中对自身的评分较高(见表4)。可见临床实践操作环节培养管理的完善程度会严重影响培养质量,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临床技能、医疗服务等关键核心能力自我评价不高,科研能力也不能满足需要,难以满足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表4 临床实践安排与综合评价交叉分析

将八种能力[1]与所在实习医院是否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所在实习医院是否安排学生单独管理床位、所在实习医院是否安排学生参加诊疗性操作进行皮尔逊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能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能力、医学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和医生职业道德与其具有显著相关性。

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问题

我国自1998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培养规模迅速发展。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调查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定不足,以下几点问题较为突出。

1.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有待加强

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调查显示临床实践能力与岗位胜任力高度相关,然而大部分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趋同,学生接受一对一临床指导的时间较少,部分学生甚至不能参与床位管理和诊疗操作,并认为临床轮转帮助不大。此外,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论文上,临床技能得不到充分训练。由于医疗责任风险制度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带教人员也不敢放手让研究生开展临床工作,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大大减少,致使临床技能弱化。此外,调查也反映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运行不完善、不畅通,与研究生教育缺乏深度融合,导致了学生培训质量不过关、临床技能不足等问题。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读促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综合性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知识,与时俱进,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为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2.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需进一步优化

首先,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象普遍,导致课程安排雷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前沿性、实践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满意度均较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倾向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临床操作能力训练,忽视临床技能的培养,针对性不强,既没有体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没有体现出两类研究生的差别化培养,导致课程教学满意度不高。其次,课程内容及教材陈旧现象严重,不能很好地把握医学发展的前沿及动态。此外,当前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理念包括研究生教学,在课堂授课模式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对学习的考评重理论轻实践,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临床考核、评价存在问题

调查表明,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在临床实践操作环节未形成完善的考核体系,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对于研究生操作能力的优劣没有量化衡量指标,临床专业各学科的考核方案不够细致,缺乏统一性。临床考核和评价标准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临床技能培养不到位。虽然有些高校已参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制订了考核方案和机制,但缺少细致的量化标准,较少考虑学生个性化需求,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实施不到位、缺乏个性化的问题。

五、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1.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深入临床实践,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各种诊疗技术,应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差别化培养。建议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加以对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病例、病种诊治和技能操作训练,达到同学科合格住院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在培养过程中,以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通过临床实践阶段考核为过程考核合格标志,毕业当年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并获得合格证书作为临床实践培养合格的标志。

例如,我国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入学后分“两个层次两个阶段”培养,第一阶段临床轮转1.5年,由各临床学院管理部门统一安排,轮转要求不仅满足国家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同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第二阶段是本科室临床能力定向培养1.5年,要求学生担任24小时住院医师不少于6个月。这样分层分阶段培养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完全对接,学生毕业后既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也可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2]。

2.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

因此,建议课程内容增加医疗法规、医患沟通等医师执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以及临床实践基本技能培养方面的课程模块(见表5),学位课程完全涵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课程要求,并强化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实践应用知识和前沿知识的讲授。此外,为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临床实践的时间,应对临床基础课程进行精简,压缩基础理论课程学时,并要求临床基础课教学要密切联系临床实践。

表5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模块

3.完善培养管理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第一,提高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临床能力,临床教师是重要因素,指导学生的临床培训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高素质的临床教师是发展高水平临床能力的重要保证。临床教师应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要了解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不同的依据和不同条件,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并在指导学生的培训中,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指出他们在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培养单位要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管理。进一步强化培养单位办学责任,加强统一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过程的管理,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临床医学研究生培训方案、考核方法、考核程序等,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轮转、检查和登记制度,规范管理;加强临床轮转管理;加强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阶段性检查。

4.健全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技能训练考核体系并有效地实施,可有效地促进医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第一是轮转检查,各学科建立出科考核小组,负责出科考核的具体工作,考试不及格不出科则不能参加期中考试。二是中期评估,中期考试是综合的临床能力考核,是指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完成基本科目的基础上完成轮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前的检查。中期评价主要评价研究生综合临床能力。下属医院设立专门的评估小组,由评价小组选择一名患者进行实际诊断和治疗,评估小组按照综合临床能力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考试包括四个部分:病史采集、手术水平、诊断和治疗水平、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三是毕业考试,毕业考试中的临床能力评价,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临床轮转情况的评估。主要检查运用相关临床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评估内容和方法参考中期评估标准和培训计划。在考试内容上,不仅有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素质的考核,而且对其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要提出要求。研究生每结束一个科室的轮转,要有工作量、工作质量等方面的情况总结和详细记录,由部门主任组织考核并给出评语。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分别由专家评估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来轮流做出评价。

5.医学院校要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医学院校要科学定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学科条件和培养能力,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上,培养各类优秀卫生人才。学科水平较高的院校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地方医学院校应根据当地卫生行业需要,培养高层次医药应用型人才,形成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分工明确、彼此衔接的医学教育体系。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培养工作与行业培训及准入相结合,加强人文及职业精神培养。

[1]孙宝志,李建国,王启明.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陈地龙,谢鹏,汪玲,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69-71.

(责任编辑周玉清)

任延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北京100084;袁本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北京100084。

10.16750/j.adge.2016.09.00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3JZD049)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