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品德课堂教学生长点三策略

2016-10-21金敏莉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生需求生长点课程资源

金敏莉

【摘 要】教学没有真正的生长点,课堂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就得不到真正的道德成长。就品德教学而言,这些生长点可以从合理选用课程资源、密切关注学生需求、扎实指导实践活动三方面入手加以把握。

【关键词】生长点 课程资源 学生需求 实践活动

品德课程是一门关注学生心灵培育与道德情感体验的学科。在品德课堂上,应该实现生态成长、动态平衡,让学习回归自然和生命。然而细察教学实践,过多依赖教学预设,忽略学生自然的生命感受;仅看教本没有摸清“学情”,教与学不能同步甚至错位;学生“知”“行”间缺少情感驱动,不能自觉实践道德行为……诸如此类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一厢情愿地进行“标准化”的道德教育现象屡见不鲜。

教学没有真正的生长点,课堂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就得不到真正的道德成长。从“标准”到“生态”,教师应该思考:教学的生长点在哪里?如何把握这一着力点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笔者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总结了以下三点策略。

一、合理选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得以进行的素材和条件。合理选用课程资源,为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道德成长提供条件,以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

(一)教材资源:有机取舍

文本性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但难免会出现内容狭隘、过时等现象。比如浙教版五上的《多彩的服饰》,教材上仅呈现中国旗袍、日本和服等少量图片,远不能说明“多彩”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例子,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国家、地区有代表性的服饰,可以是图片、实物,甚至是自己家里旧衣服的“改造”,在展示中感受服饰的多彩、文化的多样。

像这样,把教材当作课程资源开发的例子,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引领另外资源的开发。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具体,使之成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良好载体。

(二)生活资源:紧贴学生

学生是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只有来自学生生活的资源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内心,激起共情,在真实的参与、体验中收获感悟、获得成长。

如在教学浙教版五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商品、文化交流情况。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高远”。课前,笔者引导学生“调查身边外国品牌的商品和文化”,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要关注食品、手机、汽车、动画片这几类。教学时,让学生说说尝过的外国品牌的食品,看到的外国品牌的汽车、外国引进的动画片。讲到手机时,笔者安排现场采访:家里有人用苹果手机的举右手,用三星等其他外国品牌手机的举左手,学生观察后谈谈发现……通过这些资源的开发,学生充分感受到在我们身边,外国品牌的商品和文化无处不在。

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的资源,精用,用足,才能激活课堂,使课堂成为整理过的生活场景的再现,产生更强大的教育力量。

(三)教师资源:巧妙跟进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资源非常宝贵。但在开发时要高于学生,在使用时要适时跟进,在教学生长点上有力地指引学生。

有教师在执教浙教版四下《世界之窗》一课时,引导学生了解人种分布。学生小组合作绘制三大人种的分布区域,展示交流。然后看书本上的图示,了解这几个人种主要分布在哪几个洲?此时,学生心中就有疑惑:为什么白种人生活的范围这么广,而且穿插于其他人种之间?此时,该教师补充了一个FLASH,动态展示了人种迁移过程,从白种人在战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事件后的大规模迁移说起,学生在教师巧妙的点拨下深入了解了形成人种差异的基本原因。

以学生为本,跳脱教材标准、师长标准,引鲜活资源之活水,灌课堂教学之沃土,让学生在这样真实的课程生活中获得成长。

二、密切关注学生需求

学生的需求,是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在驱动,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前提。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求,要善于寻找教学生长点,紧抓生长点,实现道德认同、道德成长。

(一)关注情感需求,直达心灵

情感是品德教学的生命线。“说真话,露真情”是生态品德课堂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被理解、认同,直达灵魂,才能使道德生长拔节。

浙教版五上《让我们同行》一课的关键词是“互帮互助”。 在第一次教学时,笔者安排的主要教学环节是让学生“交流受到过的帮助,感受温暖”“交流对别人的帮助,感受快乐”。但是,课堂相当沉闷,学生对教学内容敷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关注到学生真正的情感需求,内容偏离该年龄段学生实际,所以学生不愿参与,更何谈成长。

学生从小就接受着“助人为乐”的传统教育。对于“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和“怎样帮助别人”这两个问题,五年级学生都知道。所以就本课来说,知识点的认知不是教学重点。教师要关注的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考虑对方的感受。有时,部分学生还会因为嫉妒、矛盾等原因缩回援助之手。由此,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其主动助人的意识才是本课的重点。第二次教学时,笔者将后面几部分内容改为: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明明可以帮助别人却没有帮”的往事。这一矛盾的呈现,击中了学生的内心,喚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后面,基于真实情感的教育彰显价值,能切实地感受到学生道德成长的拔节声。

(二)关注个性需求,灵动生成

在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有生命力的 “生态元素”,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生态特征,教师要尊重其个性,追求动态生成。

在教学《我们的地球》一课时,很多学生讲到喜欢“高山”这种地貌,有一位学生却说:“我不喜欢爬山!爬山太累了!”针对课堂上这种不一样的声音,笔者没有放过:“哪些同学爬过山,也感觉爬山时人很累呢?”很多人举手。笔者话锋一转:“老师也有过这样的感觉。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游客去爬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相发言:“山上的风景很美。”“山上会有奇怪的石头,有各种有趣的动物。”……笔者适时小结: “是啊,爬山很累,但高山那独特的风景让人流连!”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个体体验,但围绕目标顺势一转,深挖其内在的价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感受到高山因为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引得人们不断走近、探索。课堂上,教师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尊重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敬畏每一个生命,才能使其与同伴、教师、文本实现思维的碰撞。

(三)关注价值需求,道德增量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价值需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课时,笔者安排了“对‘中国制造的思考”这一环节,旨在关注学生价值需求,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对比了“中美进出口前五类的商品”后,感受到美国出口的商品科技含量高,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科技含量低,属于简单制造,但作为“制造大国”也不错。这是学生的认知起点。然后笔者出示苹果手机的获利结构图(如图1),其中美国苹果公司获利58.5%,中国工厂获利1.8%,放手让学生去解读。

饼图的对比,百分数的对比,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认知。讨论中,学生感受到了仅是“中国制造”“不太好”。他们用词很到位——不太好。在目前的经济状态下,作为制造大国是无奈的,但不制造更不行。学生体验到这样的处境,感受了“中国创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笔者认为,这就是教学的增量,道德的成长。

照应学生需求,就如在其心灵播洒七彩阳光。教师要让品德课堂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场,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引发他们思考,培养社会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扎实指导实践活动

课后实践活动是品德课堂的延伸,真正落实课后实践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和实效。

(一)可操作性

课后实践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能操作的,才有針对性。笔者在教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课后,安排了“小课题研究”(如表1)。

学生在体验到“中国制造”的某些弊端后,产生了可爱而又真切的梦想:希望中国有自己的创造 、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品牌, “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因为对中国企业、经济有了自己的思考,学生会去问询海宁皮衣的发展情况。这样的小课题研究是切实可操作的。

笔者期望在这样的实践中,一些学生若干年后经商或做进出口贸易时,会回想起这节课上的思考,以及课后的观察。那一颗“中国创造”的种子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二)开放性

品德课堂应该具有开放的特点。通过结合教材组织各类体验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体验的自我开放,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获取真实的道德认知,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浙教版三下《我们的地球》一课时,笔者依着学生的视角,创设了开放的实践体验活动。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放飞想象(出示表2):地球如此神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同学们,假如有一天,你也有机会去探索地球的奥秘,你会去哪里?你的目的是什么?

品德的内化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笔者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的同时,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延展时空,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课堂之外,实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

品德的成长没有标准的尺子去衡量,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抓住一个个教学生长点,教学的着力点,构建生态的教学系统,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314400)

猜你喜欢

学生需求生长点课程资源
例说直接证明之分析法
直接证明分析法
小学数学学习的生长点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