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研究述评

2016-10-21翟仁祥

现代管理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

摘要:文章在分析经典要素理论基础上,对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文献比较研究,并进行简要评述。研究发现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要素流动的规模和层次。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流动;产业转移

生产要素是指在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生产要素作为一个经济时代的范畴,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生产要素的内涵日益丰富,技术、信息、制度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过程,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各自的重大作用,而生产力越发达,这些因素的作用越大。

产业转移作为一种世界性和区域性经济活动。从微观角度而言是企业迁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企业迁移涉及到企业地址再选择、成本收益比较等诸多方面,企业迁移的主要动机是基于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主要取决于要素成本最小化。从宏观角度而言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比较優势变化,把部分产业的生产活动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在产业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的现象。因此,产业转移定义为产业或产业的载体企业在空间上的移动。

生产要素流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从要素国际间流动和要素国内流动两个区域层次展开,对要素流动的研究一般从微观企业区位选择和中观产业转移两个角度开展。从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角度而言,一般是假定在一个国家内部生产要素是完全流动的,假定不存在流动障碍,将要素完全流动作为资源帕累托配置的前置条件。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要素流动存在粘性。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等经典理论是基于要素国内流动,通过分工协作、贸易交换,贸易双方都获得利益,本质上都是产业间贸易,同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单向流动,体现了要素的单向流动。产业内贸易理论表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也称为双向贸易,由于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差别导致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同时进口同类产品,本质上是两国生产要素的置换。中间产品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工垂直化、生产要素价值链配置与生产国际化的产物,本质上是以零部件、配件、组件及中间投入品等为载体的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也是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直接流动。

根据要素均等化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间由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等各种原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差异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或商品流动趋于直接或间接均等,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而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国内外学者作出丰富的相关研究。

一、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相互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基本判断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入,而产业则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形成“劳动力—产业”互为反向流动趋势。随着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快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向趋于多元化,或返回家乡或省市内流动,回流型、创业型、培训型劳动力转移数量将不断增加(周丽萍,2013)。一般而言,产业在区域间转移时,与之相联系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会进行相应的流动,但是反过来说,劳动力流动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产业转移现象。因此,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

1. 劳动力流动决定产业转移。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方向决定产业转移的方向。从2011年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进一步加剧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呈现出“回流”趋势,即中西部地区改变了向东部地区输出劳动力,逐渐以就地流动为主,金融危机以后“民工荒”多次出现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要素比较优势在地区间的动态转化,这与2004年的“民工荒”有着本质区别和趋势:提高劳动力价格未能从根本三消除“民工荒”,新生代劳动力正成为跨省流动的主要力量。刘新争(2012)认为劳动力流动对产业转移具有“倒逼”推动作用,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是劳动力流动去向形势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新旧两代农民工流动动机和特征,积极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区域内就业,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区域间的动态变化决定了产业转移需要适应这个趋势。

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阻碍产业转移。劳动异质性是普遍客观存在的,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异(同)质性有关联。劳动异质性是相对于劳动同质性对比而言的,劳动同质性是指所有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都相同,而劳动异质性是指所有劳动者在其他因素相同前提下由于劳动者个人平均熟练程度的高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不相同。樊士德(2015)认为劳动力转移刚性阻碍产业区际转移,不仅降低产业转移规模而且容易形成较低劳动密集度的生产安排。普遍的看法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名义工资形式的劳动力成本比东部地区低,会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的在生产成本中具有较高劳动力成本比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但是实际产业转移情况与预期相违背,即使是从2014年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产量角度而言,布、机制纸及纸板两种工业产品产量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四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为61%,可能的解释与相对劳动力成本有关,按照克鲁格曼(2002)观点,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相同产业的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该制造业部门的工资率,还取决于两个地区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较。用劳动力名义工资除以劳动生产率定义为相对劳动力成本(许正松,2011),相对劳动力成本越低,越容易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反之,相对劳动力成本越高,劳动密集型由于不具有成本比较优势,不容易进行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获得要素比较优势,从而有利于产业转移。

2. 产业转移决定劳动力流动。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由于本地市场效应,处于中心或核心的制造业部门在地理上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进行生产而促使产业部门趋于集聚,在劳动力市场“蓄水池效应”作用下,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流入,这就决定了劳动力向产业转移集聚区域集中。某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并集聚有利于劳动力流动进而吸纳剩余劳动力(陈甬军,2007),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并集聚发展更有利于劳动力流动吸纳。郑江淮(2009)认为由于劳动力等成本的提高导致区域产业竞争力下降,从而引起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由于产业转移带动了剩余劳动力就业,形成劳动力区域内流动的本地就业,表明产业转移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空间选择,并导致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实现从“外地转移”向“本地转移”转变。

3.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互为影响关系。范剑勇(20014)认为跨省劳动力流动主要流向工业和建筑行业,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又吸引了中西部劳动力流入,反过来中西部劳动力流入进一步提高了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形成正反馈机制。这与广东省2008年《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提出的“双转移”战略具有逻辑一致性,本质上是异质性产业转移和异质性劳动力的强强联合与深度融合发展。

二、 资本流动与产业转移相互关系

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动不一样,资本要素与其相伴的产业构成产业资本,资本是以产业资本的形式参与到产业转移,产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和产业转移的目的是跨区域整合优势生产要素(张为付,2005)。资本流动对区域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Nagayasu Jun,2013),如果资本市场是开放的且资本完全流动下,一个区域的资本与相邻区域的资本是密切相关的(Obstfeld,1994)。关于资本与产业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观点:

1. 资本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转移。De Simone(2012)关于欧盟和欧盟新成员国的跨国生产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欧盟15国在新成员国的经济活动规模与新成员国在欧盟15国的资本总量是显著性相关,且促进了欧盟15国与新成员国之间的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制造业产业资本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配套(郑江淮,2005)。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漂流型产业,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配套性和服务型产业(周勇,2008),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伴生转移关系,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培养本土优势产业,避免陷入“配套陷阱”(赵亚娟,2009)。欠发达地区能否成功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需要把握好耦合性和产业升级两个阶段(韩晶,2006),在耦合性阶段承接产业转移并形成产业协作分工体系,在产业升级阶段避免路径锁定效应,分离和外包非核心和低附加值业务,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延伸。但是资本结构的地域特征及其地域关系对产业转移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需要根据资本结构的本地化、区域化实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或区域抱团转移,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罗兵,2012)。

2. 產业转移带动资本要素流动。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网络化社会关系资本、人力资本。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假设认为产业转移是单个厂商的独立自主行为,而忽视了现代化生产体系中,客观存在的地方相亲血缘、地方企业网络和政企关系都是嵌入企业社会网络关系的组成要素(杨玲丽,2012),因此单个企业的产业转移具有某种程度的“不易流动”特性,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间“共生—竞争”机制下,进行“组团式”外迁,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控股、市场化共建园区是一个有效的模式。从人力资本角度而言,人力资本具有空间外部性,是产业集聚向心力(Theodore Palivos,1996),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产业转移对产业承接地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取决与人力资本积累(李强,2011),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取决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补偿和企业规模,对于受过培训的劳动力需求,企业之间竞争使得劳动者更容易补偿特定行业人力资本的培训成本。当企业规模大于最低有效规模且当地需求不足以支持多家企业规模时,生产技术更有效率(Julio J. Rotemberg,2000)。人力资本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双向的,具有较高技能型的劳动力流动向发达地区流入并聚集,促使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并引致对非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带动较低技能劳动力也流向发达地区,形成劳动力流动双重外部效应(白彦,2010)。

三、 技术流动与产业转移相互关系

技术与资本相似,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也伴随着技术流动,技术创新、知识服务引起产业革命,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动力和引擎,而产业梯度推移加快了技术要素流动,欠发达地区利用产业转移的技术扩散机制(黄卫平,2008),有助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知识储备和创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王炳才,2008)。技术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的关系类似于劳动力与产业转移的关系有三种观点:

1. 技术要素扩散决定产业转移。技术扩散溢出效应通过替代效应、相对成本效应等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且改变了传统的资本追逐劳动的要素指向,促进各个生产要素的空间重置(卫颖,2015),产业转移中技术要素溢出效应的显著与否及其正负效应是技术在供体、受体和渠道之间流动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流通网络、距离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技术溢出效应是一种深受产业特征、区域条件和外部环境影响的或有效应(潘少奇,2015)。王晓东(2014)认为技术转移渠道(技术源)共生和互补性资产配置格局有助于消除不同类型的技术源间合作壁垒。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需要一些条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扩散溢出效应的释放与其前后向产业关联度相关,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偏重于引进同已有产业相垂直的产业(廖文龙,2009)。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区的产业技术扩散溢出的正向发挥存在门槛效应,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企业间技术差距(关爱萍,2014)。

2. 产业转移决定技术要素流动。嵌入产业链分工的后向关联有助于提升技术进步,反之嵌入产业链分工的前向关联不利于技术溢出和扩散(多淑杰,2012)。在东道国企业技术能力不足情况下,上下游FDI一体化产业转移流入过程中加快了东道国先进技术扩散(邢斐,2015),但是更多的有利于FDI自身竞争优势的提升,并会通过FDI输出国消除、东道国加剧“双重边际化”,进而减少东道国、提高输出国的产业利润。

3. 技术流动与产业转移相互促进。技术扩散对于技术流出方而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反产业承接地是产业技术的提升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双方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合作共生关系(司春林,1995)。在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转移的效应程度上,中小企业技术扩散及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中,网络关系要素最显著(项桂娥,2014),技术要素流动促进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带动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但是欠发达地区不能忽视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戴庆华,2005)。欠发达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处于技术领先的发达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更有利于提高发达地区的产出(王亚星,周方,2015),因此欠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通过产业转移提高技术学习能力,进而在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

四、 結论

上述不同形式的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关系的文献观点表明,要素流动需遵循需求、价格、利润、产权、分配和限度五大原则,且要素流动在空间形态上趋于网络化配置,表现为聚积效应、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均衡效应和固化效应,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起飞阶段、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有不同演进规律,通过产业化、效益改善、权属转移、功能转移、空间转移的有机组合,引起要素价格动态变化,通过要素有序流动形成区域之间合作、分工及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整体上的最优配置。

产业转移能否实现取决于部分前置条件,从产业国际转移角度而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转移在我国三大地带之间能否实现取决于两地商务成本结构的对比,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从国际间产业转移竞争角度而言,中国需要构建国内价值链,摆脱低端锁定和区域发展失衡的双重困境。从产业国内转移角度来说,如果存在区域间劳动力自由流动、产业集群粘性、地方政府GDP竞争、发达地区创新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等因素,容易形成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推移陷阱。

参考文献:

[1] Paul R.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99.

[2] Nagayasu Jun.A Dynamic Factor Approach to Domestic Capital Mobility[J].Empirical Economics,2013,(44):685-700.

[3]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管理世界,2004,(4):22-29,155.

[4] 郑江淮,高春亮.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最优产业配套与政策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5,(2):29-36.

[5] 周丽萍.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2013,(1):43-49.

[6] 刘新争.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J].经济学家,2012,(2):45-50.

[7] 蔡继明,李亚鹏.劳动异质性与价值决定[J].经济学动态,2011,(4):50-55.

[8] 樊士德,沈坤荣,朱克朋.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转移刚性与产业区际转移[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94-108.

[9] 许正松,万青.相对劳动力成本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11,(5):22-27.

[10] 徐杰,杨建龙.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方法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0,(10):3-5.

作者简介:翟仁祥(1978-),男,汉族,江苏省宝应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6-06-21。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我国产业转移研究进展述评
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研究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北京专业市场向河北转移的适应性提升策略
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