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小学生视角鉴赏古诗词
2016-10-21钟丽清
钟丽清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古诗词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诗词的记忆和背诵,更多是延展于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当然赏析是站在理解的角度上,小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文化知识浅薄,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站在小学生的视角上教会他们鉴赏古诗词呢?我在小学语文老师岗位上工作多年,总结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给予同行工作者一些参考,并与之交流学习。
关键词:小学生视角 诗词鉴赏 方案实行
引言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积淀与传承,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学习并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不能只是站在考试的立场上,而是怀有学习和鉴赏的态度去看待它,小学生思维尚未健全,对于大道理的理解更是懵懵懂懂,不过古诗词的学习应当从娃娃抓起,结合小学生固有的心理状况,我们应当站在小学生的视角上教会学生去鉴赏古诗词。[1]
一、指导朗读,流露感情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一种加强识记的好方法,把文字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时下,有些小学生盲目喜欢唐诗,囫囵吞枣,生搬硬读,缺乏感情,没有享受到其带来的审美和陶冶的作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一直去诵读一首诗,未尝不是一个加强学生鉴赏古诗词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如何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上升到对于古诗词的正确理解呢?[2]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只从表面上模糊诵读,没有认真思考诗人融入的感情。诗人借助了“明月—霜”来抒发“思—故乡”的离愁,滋生别离故乡别离妻子的情愫,形成“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师要抓住诗人的感情主线,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身心投入,也许一遍两遍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但是,让他们多次朗诵,自然就会走进高雅的境界,享受古诗韵律的美妙,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可利用课前课后大量诵读家喻户晓的唐诗经典名句。
二、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享受意境美
上述中让学生多次诵读可以鉴赏古诗词是个下下之策,对于有些学生而言,死记硬背,就是无法达到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甚至记忆都是困难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为了不让小学生学习唐诗为读诗而读诗,必须让学生学会享受意境美,陶冶情操,学习蕴涵哲理的诗名使人思维灵活、身心旷怡、坦然处世。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描写构柳树的婀娜多姿,千万条枝叶像绿丝打扮着的少女。这样的美丽和楚楚动人,是出自哪个妙手点美呢,啊,原来是二月里的习习春风。诗句的点睛之处在于意境美,一幅春景图豁然出现在眼前。在学习这些意境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播放ppt或者一些与诗词相关的视频和音乐,小学生的思维不同于我们成人,他们是单纯的,对于很多东西都没一些完整的概念,都是靠想象。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人为的给他创设一个情境,把他们带入到作者的意境中,让他们凭借想象力在意境中驰骋。待到他们从意境中走出来的时候,估计意境对于诗句理解大半了,这个时候老师只要乘胜追击,在对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提问,学生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所谓的意境,无非就是作者的处境,诗句的画面,既然我们无法还原,就为了学生再塑造一个。
三、领悟诗人的写作风格,学习诗人的爱国情怀
不管是意境还是背诵,学生理解的都是表面,他不知道作者的情感流露,因为情感场面是无法还原的,而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主要在于情感的学习。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情感有个更深的 了解和鉴赏呢?唐代诗人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诗人,其中不乏饮誉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人,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可以从唐代一些古诗词中作为教材案例给学生加以讲解,因为唐代诗词没有那种复杂的亡国之痛和忧国忧民,感情较为单一。适合小学生的鉴赏。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原野的草生长茂盛,每年它都由枯萎到繁茂。任凭野火燃遍,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拂又生机勃勃。这生命的顽强,赋予一种精神,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这些诗人的写作风格,无不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更要学习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我们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在乡村秋天焚烧田野上的草有啥感悟,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后,就会觉得草的生命力旺盛,但是,同样也会明白作者心里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会明白当时作者的心境。[3]
结语
古诗词的学习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重视的,不管在小学还是大学,但是由于小学生学习是未来学习的基础阶段,我们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虽然不能更深一层次的教会小学生如何去鉴赏古诗词,但是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应该尽其所能,站在小学生视角上教会学生鉴赏古诗词,为其今后发展奠基,做好未来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2]方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4.
[3]纪媛媛. 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