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地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10-21朱曼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运用小学语文

朱曼

【摘 要】思维教学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形式,思维地图是思维教学提高思维训练可操作性的有效工具。而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领悟的学科。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一般比较表层,其思维特点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和概念性较强的知识难于理解或者难于从整体上去把握。思维地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的特性,使学生能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语文知识的内涵。本文从联想思维图示法和比较与类比的思维图示法两个方面将思维地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了简要的阐释。

【关键词】思维地图;小学语文;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5-0051-03

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开发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它的开发建立在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之上。思维地图提供了一套视觉模式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考神经网络的发展,提高大脑不断认知和建构知识信息的能力,更突出培养学习者独立迁移思考的能力。每一种思维地图都是以基本的认知能力为基础,正如木匠使用一套工具,各种思维地图就像各种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情况下选用适当的工具,可以提高学习者阅读、写作、数学、逻辑思考等方面的能力。这套工具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语言。

思维地图包含八种类型,能够促进学习者进行交流和思考,也能从中了解学习者如何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人类具有最基本交流语言,如:字母,数字,科学符号,音乐符号,软件编码,国际手语,盲文等。所有这些语言都有基本的认知结构,如排序、分类、比较等。思维地图便是基于这种认知结构,发展出来八种基本类型。因此,更加确切地说“思维地图是用来进行建构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相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而言,思维地图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面就思维地图中的四种图示分析它们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一、联想思维图示

所谓联想,就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概念而想起其他有关的人或事物、概念的思维过程。

奧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质上就是联想。而这种联想的发生机制,可以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解释,即儿童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我们可以用圆圈图和起泡图来展示联想这种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

1. 圆圈图(Circle Map)

主要是通过提供相关信息来展示与一个主题相关的先前知识。在圆圈中心,可以使用词语、数字、图画或者其他标志或象征物来表示你尝试理解或定义的事物,在圆圈外面,写下或画出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1)对于拼音的巩固。拼音教学一直是低年级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声母韵母的区分以及拼读方法和拼读规律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用圆圈图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学生学完声母韵母后,可以用游戏的方式,以任意声母为中心词,扩散与之相拼的所有韵母和音节。

通过扩散可以发现“q”与“a”“o”“e”是不能相拼组成音节的。与“ü”相拼是需要去掉两点的。这种用圆圈图整理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趣味性。同时真正让学生区分声母和韵母,掌握拼读技巧。

(2)对于生字词的积累。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圆圈图能更有趣地将具有某种特征的生字进行汇总并整理,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案例:学生学完二年级上册所有生字后,可以在期末复习时让学生整理生字表二中所有“氵” 偏旁的汉字。

通过汇总整理会发现,这里所有字都跟水有关,由此学生还可以联想到江、湖、河、海这些之前学过或者没有学过但见过的带有“氵” 偏旁的汉字。将它们全部添加整理进去就是一种积累。同样还可以整理“扌”“辶”“上下结构”或者读音“ming”的生字。因为外面的大圆圈没有大小限制,所以可以随时添加,有效扩充识字量。

(3)对课文的总结拓展和写作思路的发散。低年级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可以用圆圈图对课本内容进行总结拓展,如一年级上册第4课《操场活动》,通过圆圈图将课本内操场上的活动以及自己积累的课外活动填充到大圆圈中,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写话。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有的……有的……实现由课内到课外语言能力的拓展。中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没有思路时,也可以用圆圈图进行头脑风暴,思维发散。

案例:如写我的妈妈,可以引导学生把有关于妈妈所有的信息都罗列出来。

通过思维发散,学生可以在这些信息中提取有效的主题进行构思审题。也可以小组合作,讨论找到共鸣与写作方向,这样就不会言之无物没有素材写了。

2. 起泡图(Bubble Map,也有“气泡图”的叫法)

主要是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描述物体。与圆圈图不同,起泡图主要增强学生使用形容词描述特征的能力。中心圆圈内,写下被描述的物体,外面圆圈内写下描述性的形容词或短语。

起泡图可以很好地定义名词,使学生更好地去描绘物体,在对文章的整理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案例:一年级下册的《春雨的色彩》。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文章中入手,找出描写春雨的颜色。

通过起泡图对文中出现的颜色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联想与思考:还有哪些颜色?为什么?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状物类课文。如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翠鸟》,四年级上册的《白鹅》《猫》《母鸡》,都可以通过起泡图进行梳理和延伸。

二、比较与类比思维图示

我们可以从《雪梅》这首诗中看出比较的作用:“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者表面上是在比较梅花和雪花,实际上是借梅雪争春告诫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的哲思。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出,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无处不在,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又该如何进行思维?我们用双气泡图和桥型图来展示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1. 双起泡图(Double Bubble Map)

主要用来进行对比和比较。两个被比较的术语放在两个中心圆圈内,外面单独连接的圆圈内展示两个被比较的术语间的不同点,中间共同连接的圆圈内展示两个术语通过对比的相同点。

(1)对形近字、近义词的区分。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形近字,近义词很容易混淆,学生在使用时经常出错,主要是对它们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双气泡图能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兩者之间的异同。

案例:

通过双气泡图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区别两个词语在同一个维度的差别。学生如果能将这些形近字、近义词做出双气泡图的话,那无论是在理解上还是运用上都没有问题了。

(2)对课文内容的比较。在二年级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通过双气泡图可以更清晰地梳理文章,在比较的过程中,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具体事件和性格特征也一目了然。同时提炼出了他们的共性是都可以为人类作贡献,这也是文章的升华部分。类似的课文还有三年级上册的《陶罐和铁罐》。

2. 桥型图(Bridge Map)

主要用来进行类比、类推。桥型左边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写下具有相关性的一组事物,按照这种相关性,在桥的右边一次写下具有类似相关性的事物,以能够形成类比或类推。

(1)词语的积累。小学一到三年级对反义词近义词的积累量十分大。尤其是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用桥形图可以整理识记这些近义词反义词。

案例:

(2)创作。语文是一门优美的学科,桥型图可以助孩子诗意地表达。

案例:

一二年级的孩子刚接触看图写话。用桥型图首先可以引导孩子在阅读文本中理解某种语言关系,这种关系外显为某种表达方式(比喻、拟人或某个具体的语言点),并把关键要素分解到桥形图中。然后启发学生找出更多类似的关系,例如通过小草和眉毛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柳条和头发的对应关系。最后从“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这句课内原句,根据桥型图对应的关系写话“柳条一丝一丝,摇摇摆摆,那是春天的头发吧?”通过对桥形图中关键字词的重组,再现语言生成的思维过程,为下一步的写话提供范例。

小学语文教学依托思维活动开展,而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提升。思维地图正是在基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推理力的目的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此方能抵达语文学习的本质,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运用小学语文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