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弟子规》及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借鉴意义
2016-10-21
近年来,国学兴起,中华传统经典纷纷进入校园。琅琅的读书声外,也时常能听到稚嫩的诵经之声,形成一道别致而靓丽的校园风景线。
在众多的经典之中,《弟子规》可能是校园里最“普及”的经典,在不少义务教育学校的墙壁、走廊、教室里,都能看到《弟子规》的全文或者片段。《弟子规》最早叫《训蒙文》,是清初康熙年间屡试不中且终身为秀才的李毓秀所作。半个多世纪以后,乾隆年间的贾存仁对《训蒙文》进行了修订,并将其命名为外延更加宽泛、也更加便于理解的《弟子规》,使其流传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如今,《弟子规》的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已经遍及华语圈国家和地区,甚至波及西方国家。
《弟子规》内容来自《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原文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稍加修改为三字一句后,以此作为总序,后分“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通过说理、举例等方法,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从而使弟子日常行为规范明确化、具体化,便于弟子仿效和遵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弟子”的解释有宽窄之分,但是根据人在成长中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来看,在当前情况下,将“弟子”理解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假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似乎更为妥帖。
总览《弟子规》360句、1080个字,因其作于300多年前,有些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显然与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距离,其倡行的孝亲、悌友、谨慎、谨严、诚信、博爱、亲仁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时代差别,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甄别,但究其内核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处。不仅如此,《弟子规》倡导的育人理念还对义务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第一,《弟子规》倡导学生先做人,再学文。任何人的成长基本上都包含两个方面,就是成人和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引导和统帅,成才是为成人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成人。当前,党和国家对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这两个方面,即“德才兼备”(以前称为“又红又专”),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把“红”和“德”放在首位,都是成人优于成才。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党的教育方针,这与《弟子规》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身体、心理、思想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对于知识学习而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方向正确的思想意识更为重要。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成人”,不可重“成才”轻“成人”,更不应该用“成才”取代“成人”。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有梯度地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爱国爱家爱父母,尊传统,重习俗,护法纪,明事理的心理始基,说到底,就是先做人,再学文。义务教育课程也应该将学生做人的知识传授的功课作统筹考虑,明显加大做人功课的分量,真正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来培养建设祖国的下一代。
第二,《弟子规》倡导教育学生做人,要从身边具体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如对父母要“出必告,反必面”,对朋友要“称尊长,勿呼名”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果能坚持下来,就能成为“做人”中的“大善”,而不是对父母稍不满意就玩“离家出走”,对同学稍不满意就拳脚相加。我们的教育内容应该因应义务教育学生成长的特点,筛选那些学生能感受得到的真情、能做得到的真事,以“接地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式的教育,尽可能避免“假、大、空、虚”,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氛围中切身感受、习得做人的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四點要求,即“记住要求,从小做起,心有榜样,接受帮助”,强调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小时候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重要性。同时,总书记的要求也为教育学生做人指明了方向:即在课程设置上,要重“成人”,把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放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教师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参与、实践的机会,避免简单的灌输和说教;在教育目标上,要树立看得见、做得到的身边的典型和榜样,让学生学有标杆,做有所仿。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根据当今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拿来主义”式的借鉴。其精华部分,则应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有益补充,使其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