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培育时代,如何让思政课教学更有文化涵养

2016-10-21程艳贡和法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

程艳 贡和法

【摘 要】“培育核心素养”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这意味着课堂教学正在从传授符号性知识向涵养课堂文化的转变。针对目前思政课堂文化缺失的非生态教学现象,我们有必要探索高中思政课教学文化涵养的构建策略,追寻教学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素养培育;思政课教学;文化涵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5-0029-03

自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来,“培育核心素养”便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在这个素养培育的时代,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文化涵养,是教师共同的价值追求。正如叶澜教授提醒:“在一个充斥技术资源和诱惑的时代,我们十分需要在技术工具面前的清醒。”有文化涵养的课堂,应关照四个紧密联系的维度,即:有文化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有文化的课堂是基于学生需要的课堂;有文化的课堂是兼顾效率和意义的课堂;有文化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文化,只能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

一、高中思政课教学文化缺失的现象解读

【教学片断一】

教学的霸权与学生自主性的缺失。某次常规教学听课,主题是高中政治必修4模块《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上授课教师用视频导入新课,直接告诉学生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再通过列举两三个实例说明事物运动的规律性,紧接着采用题目巩固的方法明确考点和易错点,学生还没来得及发表见解,授课教师已经一气呵成把答案告诉了学生。这种教学霸权是缺乏文化涵养的课堂的典型特征之一。

【解读教学片断一】

上述课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不仅主导了整个课堂,还反客为主成了课堂的主人。有文化涵养的教学,是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教学为学生,而不是单纯追求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的完成。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生本课堂”的理念,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是具有文化涵养的,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

【教学片断二】

教学的粗放与新课程理念的背离。某次听课,課题是《经济生活》中的一框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授课老师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依次为学生解读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的概念和特征,又通过教材的事例告诉学生做理智的消费者应遵循的四个原则,最后授课教师通过当堂训练和背诵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框题的教学任务。

【解读教学片断二】

有文化涵养的教学应是有据可循的生命教学,这里的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这是教师进行教学预设和实施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二是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和完成知识转化的规律,这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该堂课授课教师按部就班教学,表面上教学过程是扎实的,实际上却没有抓住本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点,教学成了只局限于教材编排顺序而忽视学生实际需要的盲目灌输,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背离的教学非生态现象。

【教学片断三】

知识的表层与学习意义感的流失。一次随堂听课,课题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授课教师搜集了大量图片,包括欢腾的中华世纪坛、油画《延安火炬》、神舟飞船登月等,以示我国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随后带着学生划出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并让学生试着背诵和默写。最后授课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四点方法,然后加以记忆。

【解读教学片段三】

有文化涵养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再对课本知识的简单占有,而是在对知识的理解和重新建构基础上的意义转化,这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文化生活》中知识点较多、重点较散,但各知识点中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多的增加情感体验。而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划条条”“背纲纲”,完全没有建构知识、升华情感和生成意义的机会,这种没有回归生命体验的课堂显然是“没文化”“非生态”的。

【教学片段四】

关系的对立与课堂生命场的匮乏。一次常规听课,是高三的试卷讲评课。授课教师让学生先对照书本订正试卷然后开始讲解。选择题的讲解,教师只让几个学生提出不懂的题目,然后对其进行讲解,而忽视了其余学生的疑问。在随后的材料分析题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得满分的学生的答案和得分较低的学生的答案一同展示在多媒体上,并对给出较差答案的学生进行了严厉批评。

【解读教学片断四】

“非生态”“没文化涵养”的教学,体现在师生关系上是不尊重和不平等,教师对学生不理解和不理会。上述课例中,授课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在课堂上过多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打击学困生,给学生内心带来无形的伤害。对立的师生关系不仅无法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也难以促进学生的提升与发展。有文化涵养的教学是“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同时也提升着教师的生命品质。”

二、高中思政课教学文化涵养的构建策略

提高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文化涵养需要教师有深度的文化自觉。教师不仅需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还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最终目标瞄准的不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坚持“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心智发展为主要课堂样态,师生间‘教与‘学关系的重心最大可能地向学生转移。”

1. 目中有人,彰显学生学习的自我感

自我感是指学生在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自我的认知和觉悟,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反思自己,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涵养,一是强调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做到目中有人。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催生课堂的生命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功能是引导、启发、推动,而学生则是掌握、运用、创造。有文化的教学也绝不仅仅关注成绩好的学生,目中有人,是指教育者眼中有全体的学生,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说:“使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这道出了有文化课堂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不应仅是好学生的学习场所,而应是所有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二是强调教师要采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仅仅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教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升华符号性知识,产生自我的知觉,并建构具有自我意识的新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教授教材知识作为必要的目标,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成长,着眼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提高。教学只有从理论知识回归到学生自我,才能建立起知识与自我的内在意义联结,才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2. 心中有数,增强学生学习的效能感

有文化涵养的教学是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教学做到心中有数,便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依据学生的真正需要和期盼来组织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思维能力;能够在课堂上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识和智慧,把教材理念转化为自觉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学习的成就体验,提高学习的效能感。

有文化涵养的教学还是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不是依据教材的内容结构,而是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行为发展规律。单纯的符号性知识的掌握只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探寻知识的本质,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内化知识,并通过日常生活体验,使习得性知识外化为行为习惯,从而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的转化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教师紧紧依据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规律,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

3. 手中有法,实现学生学习的意义感

有文化涵養的教学是讲方法的,不仅要求教学理念的深层理解与革新,更要求通过课堂的深度教学实现学生学习的意义感。

精选课堂活动,是实现深度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今的政治课堂大多追求教学形式的转变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导致课堂看似热闹实则缺少生命活力、看似丰富却缺乏意义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树立、生命意义生成等问题甚至被置于教学的对立面。有学者感叹道:“总是停留于把玩改变教学技术层面的伎俩,该显得多么的苍白乏力啊。”因此,课堂教学采用何种形式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则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课堂把控能力。但须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最终都应回归到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上来,通过精致生态的课堂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享受学习过程、热爱学习生活,并对此产生一种积极的意义感悟。

适当教学留白,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的课堂艺术。一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从他处所得的间接性经验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反思和总结是很难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的,为此,教师既要优化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反思机会;又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规律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教师只有懂得“授人以渔”,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和素养。

4. 课堂有爱,提升师生生命的成长感

有文化涵养的课堂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只有有文化的课堂才可能涵养出有文化的学生,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要提高专业能力素养,可以说,对自身有文化修养要求的教师是成就有文化涵养的课堂教学的关键。

“德乃师之魂”,教师身上承载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思想道德品行,提升能力素养的使命。教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自觉的意识约束行为,用真诚的态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提高道德素质,从而于无声处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另外,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促成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灵活运用教学技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并建构自我意义,这是教师专业素养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其次要不断打磨教学技能,勤做教学科研,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寻求进步。

文化的深度不一定是课堂,但课堂的深度必然体现一定的文化涵养,这种内在涵养来自于教师的教学信仰和教学智慧。没有文化涵养,教学就失去了生命附加值,成了灵魂缺席的表演。只有充分注重人文性、方法论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把握学生接受知识的可持续化发展规律,将素养的提升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课堂有爱,才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樊篱,提高思政课堂教学的文化涵养。

参考文献:

[1] 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

[2] 贡和法.与生命对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3).

[3] 贡和法.教学转型,应基于核心素养[J].新课程研究,2015(9).

[4] 赞可夫著,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5] 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2).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实践
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探讨
推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
在思政课教学中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通识教育视域下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