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探讨
2017-03-14龙贻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发展与多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文化思潮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高校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开展思政课教学中,需要积极回应各种社会思潮,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对各种思潮进行深度解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政治敏感度,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效应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学事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就对社会多元文化思潮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社会多元文化思潮;高校;思政课教学
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剖析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政治敏感度,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高校要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必须要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有效应对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一、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积極影响
1、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
思政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路径,面对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探索新方式,重视多元文化的作用,确保思政课时效性与重要性之间的衔接,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如果从理论层面对错误思潮的要害进行客观准确剖析,有利于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如果在教学中绕开对其的评析,则会使教学脱离社会现实与思想实际,不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可以说,客观评析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可以加快思政课的改革步伐,为教学提供新的活力。
2、推动教师队伍发展
由于教育对象与客观形势的变化发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壮大教师队伍。从理论角度而言,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熟练掌握,具备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功底,能够有效胜任思政课教学工作;从思想角度来说,教师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准确辨别各种社会思潮,纯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教育技能角度来看,高校可培养高素质与高技能的思政课教师,使其具备良好的网络技术技能与网络素质,积极分析与引导网络文化。总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纳入社会思潮,有利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现阶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多是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解决问题能力与主体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致使思政教育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背景下处于被动局面。如果将社会思潮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回应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辨别与分析能力,使学生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观点、基本立场来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提高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免疫力,增强学生与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对话能力。
二、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
1、创新教育理念
对于社会多元文化思潮而言,其具有典型的现实性,这就需要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创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主体性地位加以充分尊重,关心学生的价值理念与思想动态,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同时高校可以在思政课教学中适当渗透人文情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使其自觉主动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指引,积极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另外,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善于接纳先进性与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健康成长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依据,尽可能吸纳多元文化思潮中的优秀思想,将其纳入到思政课的教育内容中,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2、优化教学方式
首先,加强引导式教学。传统思政课教学多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对学生价值选择和个性发展加以抹杀。而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中,高校要想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加强引导式教学,创设开放性与民主式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话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自我修养、自主选择和辨别是非等能力,使其在多元文化思潮环境中始终坚定正确的理念信念和思想政治方向。其次,开展网络化教学。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平台更为开放与多样化,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利用网络来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积极、健康与先进的文化来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同时高校应该加强监管网络信息,从根源上杜绝有害信息对学生造成的不良信息,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自制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诱惑。此外,高校可以构建思政教育主体网站,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的内容纳入到主题中,引导学生吸收健康有益的文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加强道德情感教育
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如个人英雄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观念。这就需要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积极设置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如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自觉抵制腐朽思想。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时,可结合学生的质疑心理,适当创设思政教育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题,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冲突,使学生客观合理认知教材中陈述的理论与观点,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对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直接性影响,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承担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重任,因此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校需要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先进性加以高度重视,注重教师综合素质、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选拔教师,选聘出积极进取与责任心强的人员作为教师。同时高校应对现有的思政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可以将其调离至其他岗位或继续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思政教师队伍。
三、结束语
高校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开展思政课教学时,需要结合实际教学要求来进行创新与变化,积极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加大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这样才能将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加以充分彰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思政教学有效性,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宜晓. 论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182-185.
[2] 陈 娟.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长江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4,10:149-151.
[3] 陈 阳. 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探析[J]. 科技展望, 2015,36:162+164.
[4] 郑舒翔, 杨伟才. 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及其对策[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6,02:179-183.
【作者简介】
龙贻炯(1983—),男,汉族,贵州大方人,法学学士,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科长、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