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政课教学中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2016-03-22杨榴胡珍妮
杨榴++胡珍妮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思政课教学 可行性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015年教学研究项目“论学习共同体理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立项文件号:鄂经法[2015]64号,项目编号:2015J0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各高校实际来看,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实效性较差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当前思政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引入“学习共同体”理念,对其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学习共同体”简介
“共同体”原是人类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其最早应用于教育领域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Boyer)提出,他认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经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研究实践,本文认为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指在课堂内外教学环境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彼此分享、相互竞争,共 同完成教学主题任务,实现共同体成员知识体系的创新及个体人格的完善。
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二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以上目标未能充分实现。总的来说,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主体作用彰显不力
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学环节中所谓的“双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教师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接收到学生的思想反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然而目前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主体地位双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首先从作为主体的教育者来看,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缺乏较好的职业自信心和荣誉感,教学积极性不高,积极创新不够,教学缺乏激情。还有部分教师理论知识结构陈旧,缺乏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理念与精神,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机械,往往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其次从同样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转型也带来了经济结构、价值形态等变化,90后大学生热情开放,接收新事物意识较强,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对思政课存在思想上的偏差,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学习主动性不强,大多是应付考试的想法。
2.课堂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思想实际
教学工作,尤其是思政教育工作,尤其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其真正的思想状态及现实需求,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存在部分教师课堂内容安排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情况。
首先,大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学习和掌握的相关知识相似,尤其是文科学生大多已在高中时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部分思政课教师在备课以及授课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掌握不清,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复讲授学生已学的知识,或者教学内容难度较高而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其次,目前的大学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固定,如思政课大多数高校每周只安排2-4个课时,有些思政课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不得不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不足,教师主动与学生的交流欲望也不强烈,导致教师在教授知识点的过程中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学生感到与理论的距离相差甚远,无法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价值。
3.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思政课相较其他课程来说,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目前高校思政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教师的“一言堂”现象比较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尽管目前部分高校已认识到思政课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广泛参与和体验,使学生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印证,加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但是因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比如经费缺乏、场地受限等,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严重不足。
三、思政课教学中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1.“学习共同体”可形成共享的发展愿景
“学习共同体”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搞“一言堂”,不能一个人唱主角。要求师生双方在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开放的、包容的、合作的、和而不同的、求同存异的教学文化氛围。
首先,“学习共同体”要求思政课教师熟悉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既有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有个性成长的需要,既有理论知识的增长需要,也有实践技能的提升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以对话的方式深入学生心理,了解学生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学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研究,不是用自己的观点消灭对方的声音,而是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对彼此的尊重与接纳,从而实现共同的教学愿景。其次这种共同的教学和发展愿景,要求教师自动消灭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权威性,发挥大学教师的自主权,主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民主合作精神,真正较好地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
2.“学习共同体”可提供多元化的沟通渠道
博耶尔曾提出:“学术必须持续交流才能保证思想之火的熊熊燃烧,这种交流不只存在于同辈之间,更要活跃于教室里的未来学者。”因此“学习共同体”需要师生双方加强沟通与交流,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在时间上、空间上不断巩固“共同体”的实效性。然而当前,课堂教学是师生沟通的主要渠道,相对来说稍显单一,对于教学和学习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踪和反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需要师生将沟通渠道深入到各个层面,如共同开发网络资源,通过QQ、论坛、微博和博客等进行师生的沟通交流。这种多样化的沟通网络,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和权威性,让学生发出真实的声音,方便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
3.“学习共同体”可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学习共同体”要求思政课教师摆脱权威的身份控制,积极鼓励大学生大胆创新,提出创新型的问题和建议,积极营造一个开放的外部环境。在共同体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资源上共同开发、共同分享;问题上相互讨论,相互质疑;情感上相互包容,互相关怀。要求教师采用对话式的方式,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模式可以形成一种敢于发问,敢于质疑,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氛围。这样,教师避免了等级身份的束缚,从而能够公平平等地对待学生,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舞,而是一场交响乐,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共同体”要求课堂组织者形成共享的师生愿景,搭建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这些有助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思政课堂的实效性。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创建学习共同体是切实可行的。当然思政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也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比如师生身份等级文化的制约、共享愿景的缺失及沟通效果不佳等,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充分结合这些现实困境,不断完善“学习共同体”在思政课堂中的创建模式。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2003.
[2]易显飞.论“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
[3]魏会廷.教师合作文化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12,(03).
[4]李明丽.日本“学习共同体”学校改革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07).
[5]李洪修,张晓娟.大学“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困境[J].江苏高教,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