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 差异发展
2016-10-19建平中学课程教学中心
建平中学课程教学中心/文
分层走班差异发展
建平中学课程教学中心/文
分层走班的国家课程实施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必经之路。
建平中学建立了以“领域-科目-(系列)-模块”为特色的三级课程谱系,其中,学科课程模块化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校本化,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国家课程如何校本化?且看建平的智慧。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整合——对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造
近年来,建平中学以模块建设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主攻方向,充分体现模块教材的选择性与灵活性,同时在教学中也根据模块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于语数外、文综理综学科的国家规定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整合,有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合乎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行之有效的课堂形态与教学方法,建立了与模块课程教学相适应的评价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建平学生的学习特征,更加能够灵活组元,更能体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学校课程理念。
例如语文学科,对上海通用语文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结合学校多年的教学经验,以语文及文体知识、文学史纲作为两条主线,以共同话题或者主题组元,每个模块既有规定篇目也有自选篇目,既有讲读训练也有综合活动。凸显了学校“规范+选择、合格+特长”的办学特点。英语学科则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将英语学习内容分解为“生活英语”“英语文化”以及“走近经典”三个大模块,并按照年龄特点和词汇积累水平在大模块中分列各年级学习的小单元,通过纵横结合,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数学则按照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既考虑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分,更关注其本质的一致性,有意识地强化数—形之间的关联,让学生从更高的层次思考数学的学科本质。
语文组在坚持进行模块课程实验的基础上,出版了自编的校本模块教材;数学组构建了模块课程的逻辑框架,出版了《情境数学》《图形计算器的运用与探索》等模块教材;英语组编写了《英语经典文化读本》模块教材。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分层教学、走班制和选考制
建平中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层次进行选考,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性差异,在一个班内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以不同的方式充分有效地发掘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随着新的高考变革,“六选三”教学全面展开,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未来发展的规划从“理、化、生、政、史、地”中选三门作为学业水平考的等第考科目,学校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组合科目来组织走班教学,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选择需要。
学生选择层次:每位学生在调整好心理状态,明确分层次的重要意义后,就可以根据本人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分别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建平中学的分层次教学主要在四门学科进行,数学和外语分为A、B、C三个层次,物理和化学分为A、B两个层次,其中A层次为最低层次。大部分学生选择了B层次。A层次学生最少,C层次学生略多于A层次。少数同学由于对个人的学习状况认识不足,出现所选层次有偏差的现象。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可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层次,整个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进行班级编排:班级编排是保证分层次教学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其技术性很强。编排前,一要考虑原行政班学生的相对集中,这非常有利于分层次教学管理,二要考虑本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人数,三要考虑分层次教学班学生人数相对均衡。其中A班采取小班化教学编排,以便创设有利于A班学生的学习环境。以高一年级为例,全年级13个行政班,分为数学A层次2个教学班,B层次9个教学班,C层次3个教学班。由于各班选A、B、C人数比例并不相同,所以为了使A层次和C层次教学班人数适中,全年级13个行政班分为三个组,第一组包括选A、C层次较多的5个行政班,第二组包括选A、C层次较少的7个行政班,第三组是全选C层次(该班系理科创新班)的13班。每组的相同层次编在同一教学班,B、C层次教学班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A层次教学班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同一组的课表必须排在同一时间。
制定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制定包括分层次学科各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时数、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室安排、教师配备等,为了发挥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要充分听取任课教师特别是备课组长的教学建议和意见,最好由备课组长牵头制定有关教学方案,报课程教学中心,由课程教学中心会同教研组长审定。
2建平词典
领域、科目、模块
建平围绕育人目标构建了以“领域-科目-(系列)-模块”为特色的课程谱系。
领域:语言发展领域、逻辑发展领域、自然探索领域、人文发展领域、技术发展领域、艺术审美领域、身心健康领域、综合发展领域。
科目:将必修、选修的各科目按照教学目标及要求划归各领域。
模块:各科目按照科目内部结构和学生学习特点划分教学模块。
常规教学管理:管理的元价值在于提高组织效率。有效的常规教学管理是分层次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保证。常规教学管理包括课表编排,教学监控,学情分析,测验与考试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由于建平中学人手一机,电脑为学生个人所有,在打破行政班实行走班教学时,必然出现电脑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现象,所以电脑使用管理也是常规教学管理的内容之一。常规教学管理中,最突出的管理问题是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以及课表编排。
在学生管理实践中,建平中学逐渐建立起行政班、教学班双轨制的学生管理体制,行政班以原班主任、班干部为主,配合各个科任教师,在原有班级管理基础上,加强同各科任教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分层次教学班的学生情况,配合各个科任教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各科的学习成绩。分层次教学班以任课教师和教学班的班干部为主,明确各教学班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消除原有的行政班间的界限,增强教学班的集体凝聚力,同时注意与原班主任的沟通。在教学班的学生管理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坚持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必要的教学班管理常规。
分层次教学的教师管理突出表现在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以及突发事件的解决上。同时,由于分层次教学存在不同的教学层次,所以做好担任低层次班教学任务教师的思想工作,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前提。
课表编排采取组块式排课,即根据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任课教师的多少,将全年级分成若干个组,如,高一年级13个行政班数学学科分为3个层次14个教学班,现有8名数学教师,我们把13个班分成两组,每组6或7个班同时启动。两位仅担任一个班课的教师重点起到协调各层次教学、组织备课、适当听课和临时代课的作用。
分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导向、反馈、激励、改进等重要功能,尤其是旨在改进教学的评价活动,有着积极的心理功能和教育功能。
从评价对象看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的评估和学生发展评价。教师教学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过程中,对教师教的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是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发展评价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学科学习水平进行评价。
由于分层次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在分层次教学评估中总结出几条原则。
①评价要重点发挥改进教学、反馈教学信息功能,坚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②终结性评价要突出同一学科教师群体的成绩或水平,淡化指向教师个体;
③学生评价实行同一个体纵向发展评价和不同个体横向比较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纵向发展评价为主;
④分层次教学评价实行教学评价分层次,以不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评价教学;
⑤主体除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外,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⑥跨层次选考,允许不同层次间的相互流动;
⑦绝对分数与相对分数并存;
⑧分层次教学评价方法;
⑨分层选考,允许流动。
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由备课组长负责完成不同层次考试的命题工作,保证A、B、C三个层次在题目总量和难度上的区别,使三个层次试卷在基础题上有40%相同,以B层次学生作为参照常模,40%的基础题,平均难度系数控制在0.9;其余60%的试题形成明显难度梯度,A层次试卷(低层次),平均难度系数控制在0.9,B层次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C层次试卷平均难度系数控制在0.5。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在校园网上选择本层次或高于本层次的试卷参加考试。为鼓励学生积极进取,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参加高一层次考试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在提出申请经任课教师客观分析后,允许该生流动到高一层次。而对于最初因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错误判断的同学,如果已经感到现有的教学层次不利于自身的迅速进步,可申请进入低一层次班级学习。在流动中,各层次学生数要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大面积流动引起的分层次教学的混乱。流动时间一般在学期末,至少是期中,平时不准流动。流动中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确立流动为了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不是一种评价的手段。
建平中学在分层次教学评价中,主张以学生的绝对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科成绩,在学生的成绩册,学生学习档案上均记录该生在分层次教学中学科的绝对分数。实践表明,这样的处理方法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科学习潜能的发展,同时,也阻止了行政班的班主任按学生各学科总分排队的不良现象,大大改善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按成绩排队使后进生处于心理劣势造成学习信心不足的状况。
实施以绝对分数评价学生,记录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等于完全忽视相对分数的存在。根据教学管理的需要,如评优、高三毕业升学推荐,必须了解每位学生总体学习状况,才能保证这类工作的公平公正,为此,课程教学中心必须根据学生的绝对分数计算出相对分数,以相对分数计算出学生的文化成绩总分,相对分数仅限于校领导、课程教学中心、年级组长掌握。
(撰稿:张永华)
3建平词典
4S课程
建平中学特色校本课程之一。建平中学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项目设计以及科技人文讲座等富有建平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建平的课程体系,成为每一个建平学生的必修科目。建平的学生人人必须参加一个社团或者组建一个社团;还应该参与学校组织的或者自己发起或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每一个建平学生在建平期间至少要参与一项科技或者人文的项目研究;学校也会定期邀请社会名流来校与学生交流。所有这些活动都通过学校的4S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纳入学校学分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因这四项内容的英文翻译都以“S”开头,故简称为“4S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