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化、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观照
2016-10-13刘虹曹敏
刘虹 曹敏
[摘 要]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以新全球化作为重大时代背景和内在基质,培育全民族高度文化自信已成为公民教育的不更要义。充分挖掘、认识、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素,利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建构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这一显性要素,在教学内容上照面当下关切和与时俱进,不仅能够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和社会责任担当,而且是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能力,在新全球化激荡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所在。同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抵制新全球化背景下以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代表的西方错误思潮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冲击,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质,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全球化;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161 — 03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日益彰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纵深建设,文化自信在建设文化强国等诸方面的战略意义和价值逻辑被赋予新质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坚持文化自信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赋值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对中华民族文化价值形态及其精神实质的深刻认识、理解和把握。培育全民族高度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应有之义,而将其落实到个体微观层面,最终的实践指向是人的塑造,即个体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地将对民族文化的承传上升到担当和创新的高度,通过具体的践行将其转化为宏观层面上真正有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树德立人的实践方式,理应承担起建构文化价值共识、激活自我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当前,思政政治教育教学中,如何提升个体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即实现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与互汲,是新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冲击下亟待思考和探索的时代命题。
一、新全球化、多元化对文化价值共识的冲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的冲突从实体层面转向文化价值层面,造就了“后殖民主义”,进入了“新全球化时代”。新全球化在产业轴心、经济发展结构构成内涵、内在张力、控制方式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区别于以民族国家为基点的旧全球化。〔1〕新全球化以超越主权与主权国家的发展动力,一方面能够带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化解全球性问题,在全球利益、全球治理上实现实践超越;另一方面,新全球化以其“一体化”与“多元化”两极间巨大的张力,在政治—文化层面给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治理带来严峻挑战。
首先,新全球化延续了“我是谁?”“我们是谁?”认同危机阵痛。全球化为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提供了一种“虫洞”(Wormhole)效应,加快了认同的脚步,使文化理解与价值共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新全球化时代令“文化公共性”问题得以延续并放大至整个社会系统,触发来自各方面诸如环境、制度、人性等认同危机。就现代新认同的基本思维范式而言,认同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公共性”观念上的危机,而认同问题的实质在于文化认同。〔2〕
其次,主张多元文化而反对单一文明的新全球化思维方式,以多元文化为基点展开“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竞争。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3〕等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依托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廊道所形成的“趋向同一性”与“日益多样性”并存的社会发展格局。如此复调叙事的新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在交往实践中,并不啻于文化的多元共存,亟须对文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这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进行双向建构和整合。
新全球化带来的另一个复杂问题即价值冲突问题。现阶段文化全球化表现为文化的“杂化”(Hybridization),即跨文化交流和各种文化因素的融合。文化权利的多中心性必然导致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其核心即是文化在价值和价值观上的冲突与融合。无论是“强制认同”,还是“引诱认同”,强势文化主体均借助新的传媒技术等在内的一切手段,向外部输出其价值观念使其普遍化,而价值认同引发价值观冲突又是以民族认同抑或是民族文化认同为中介进行的。〔4〕
新全球化时代带给民族国家竞争发展的挑战,无论是认同迷茫,还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冲突,抑或是价值冲突,其实质都指向文化的生存状态问题。在文化权利多中心下强调其文化的独特性,使独特的民族文化在新全球化的巨大张力中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和平崛起的最优文化战略。正是基于新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竞争发展的趋势与挑战,培育全民族高度文化自信已成为公民教育的不更要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能力,培养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在新全球化激荡中实现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所在。
二、从文化自卑、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蕴藏的另一主线
一般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基于两大主题,一条主线。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两大主题。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5〕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民族独立与复兴”为主题,“侵略与抗争,探索与选择”为主线。〔6〕在“侵略与抗争,探索与选择”这条主线下展开的教学实践,能够较为圆满的完成使学生实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如若从提升文化自信的现实观照出发,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都与中华民族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充分认识、积极建构密切相关。中国近现代史还蕴藏着一条“文化”主线,即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重建文化自信的廊道。近代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凭借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充满自信,乃至自负。晚清以后,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文化心态上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态度从自信、自负逐渐转变为自卑,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信仰、伦理、文化认同一度濒临崩溃。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再次出现变化,逐渐由自卑、自省转向文化自觉。 “到了欧战发生,欧洲残破,真正‘戳破了西洋镜,中国人对于西洋列强的真相渐渐有点明白了,怕惧的心理渐渐减低,自觉的心理渐渐发展。”〔7〕以“科玄论战”为标志,开启了中西文明之比较,西方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被撼动。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瞿秋白、邓中夏等人代表了唯物史观文化哲学阵营,对当时中国的文化界,乃至对未来中国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社会的文化自觉奠定了基础。而“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的爆发,强化了民族意识,激发了民族精神,中国人在抵制文化渗透中坚守文化认同。新中国成立之后,结束了中国人饱受屈辱的历史,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文化取得自己应有之席的新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国民族文化也进入了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国文化具备了从自觉到自信的新质内涵。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本质上亦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英勇斗争和不懈探索的历史进程,实质上是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的过程。“民族独立与复兴”显主题下蕴藏的是中华民族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进而奠定“文化自信”这一隐性线索。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建构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契合无间,同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显性要素。
三、提升文化自信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互汲
(一)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提升文化自信
新全球化的现实拷问使当前中国社会加强文化自信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面临来自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攻击,社会发展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失落,亟须统一思想,形成全民族的文化价值共识。充分发掘、认识、整合并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文化隐线索、显要素”这一资源,是落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同时,较之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内容上照面当下关切和与时俱进显然更能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和社会责任担当。
注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和代表的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播发展、脉络走向,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独特理念、价值逻辑,达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注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整合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文化自信源于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所蕴藏和迸发的中华民族最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持续的文化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以来,党领导人民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历经上下求索、千辛万苦,中华民族终于彻底改变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出了一种从不屈服、勇于牺牲、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革命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讲清楚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能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持续动力,确保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注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弘扬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指向的科学文化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发展出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凝聚人类文明成果、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得我们能够走出一条植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走出一条坚持“和而不同”的和平崛起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清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政治信念、社会理念、市场意识、人本精神和公民伦理等层面的独特内涵与价值,实现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充满文化自信。
(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抵制新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潮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冲击
在新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抛出了文明冲突论、新自由主义论、中国威胁论、全球资本主义民主论、消费主义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论调冲击并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当代西方多种错误思潮中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影响最为直接的即沉渣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打着“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虚晃,戴着“学术研究”的假面,其实质是设置 “理论陷阱”。当前这股虚焰对我国近现代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其一竭力否认和诋毁传统文化,宣称传统文化是腐朽的、落后的,宣扬中国的唯一出路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其二宣扬“告别革命”,诋毁和贬损近现代史进程中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否定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其三否定历史实情,宣扬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曲解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历史虚无主义的解构认识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唯物史观,公然挑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正确导向。积极有效地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
坚守文化信仰,是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面影响的基础。文化信仰集结着民族性格和精神,是人们对其文化的最高程度的认同,是民族自我认同和提升的重要旨归。文化信仰的力量来自于民族文化的根基,只有牢牢坚守住民族文化信仰,才能勇敢接受异质文化带来的挑战。坚守文化信仰要求理性去自卑,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特有的同化力和融合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厘清其本质与根源,对其进行积极地史学批判,并进行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践行文化自觉,是祛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面影响的核心。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8〕文化自觉是为了加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性。践行文化自觉基于文化主体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即自觉意识到时代所赋予的复兴其文明的使命。我们必须明确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使命,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核心,深刻领悟历史运行客观规律,强化历史教育、党史教育、国情教育。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廓清历史虚无主义迷雾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面影响的关键。采取依托图书馆、校史馆进行文化展、成果展等形式,推出弘扬主旋律的学术、文学、影视作品;通过报告会、研讨会、辩论会等活动,深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学理研究,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虚焰,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通过培育高校青年理论社团、青马工程等方式,培养活泼、生动、健康的马克思主义主旋律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特色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实地参与、真实体验,自觉、自信地否定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参 考 文 献〕
〔1〕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再论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 哲学研究,2000,(12):14-21.
〔2〕袁祖社.“人是谁?”抑或“我们是谁?”——全球化与主体自我认同的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2):81-93.
〔3〕Samuel P.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Remakking of World Order 〔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s,1996;Nicholas Negroponte.Being Digital 〔M〕.New York:Vintage Books,1995;Jean-Francois Lyotard.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apolis,1984;Daniel Bell.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M〕.?New York:Basic Books,1996.
〔4〕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3-26.
〔5〕沙健孙.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6):12-15.
〔6〕陈亚萍.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与主线”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55-57
〔7〕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247.
〔8〕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15-22,158.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