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理论的回顾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6-10-08饶旭鹏周娟

关键词:理性精神

饶旭鹏 周娟

摘要: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理性化,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就要模仿西方发展模式。对此,依附理论从“中心—外围”的观点出发批判其“西方中心论”倾向,世界体系理论则指出现代化理论单线进化思维的局限,后现代主义则极力瓦解其理性精神。面对上述这些批评,现代化理论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回顾和分析这些理论交锋,对于中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理性精神;传统与现代;中国发展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4-0066-05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发展成为世界性关注的话题,现代化理论从各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阶段进行了解释,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使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现代化理论反而遭到了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和后现代理论的质疑和批评。面对这些挑战,现代化理论在保持其基本思想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正。梳理分析现代化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取向

二战结束后,美国最早实现了战后重建,欧洲国家也纷纷获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亚非拉地区民族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仍然十分落后。一批立足于欧美国家,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论应运而生,其中首推现代化理论。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是理性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即理性化。它十分重视改造传统文化,认为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就是人的“理性化”,力图借助文化价值观念来彻底改变发展中国家。这种思想源自韦伯对理性工具的重视,他将“价值理性”与“目的理性”进行了二元划分,认为人类的发展就是从追求情感价值为主的理性转向追求目的、利益为主的理性。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艺术、政治或经济的现代化,基本精神动力即西方文化独具的理性主义。而他的继承者英格尔斯和麦克勒兰德,也将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特征的转变与培育等看作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部分。英格尔斯指出,只有“现代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具有人格的现代化,这个社会才能成为现代社会”[1]。而关于人格的现代化,他认为包括独立自主、信仰科学、追求高效率、有组织有计划、开放头脑、接受新事物等,这些特征的实质即理性精神,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秩序应运而生的。麦克勒兰德则强调企业家要有较高的成就动力值,而成就动力值也就是追求利润的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目的理性的价值观念容易导致功利主义倾向。总的来说,在现代化理论家看来,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就是理性精神,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转变人的文化价值、思想观念。

(二)现代化的目标是“欧美化”

现代化理论家大多来自欧美国家,他们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朝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2],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按照欧美模式经历全面的改革。通过对欧美国家发展特征、历史经验的总结,现代化理论家提出现代化的目标和标准就是“欧美化”。政治方面以阿尔蒙德为代表,认为现代化在政治方面表现为民主化、分权化以及秩序化,制度上实行民主选举制、多党制和分权制衡制度。经济方面以罗斯托为代表,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经济自由化,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导国家经济。社会方面以帕森斯为代表,认为现代化表现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社会的现代化就是一个城市化、组织化、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化的过程。文化上以英格尔斯为代表,认为现代化追求理性化、科学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并将此视为文明国家的象征。这些方面的特征无不是对欧美国家现状的描述和解释,他们认为,达到了这些方面的要求也就实现了现代化,从而使“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树立了一根现代化标杆,其他社会都会缓慢地向这个方向发展”[3]。这样,现代化理论家就不仅陷入了“欧美中心论”的泥淖,而且一味强调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忽视了国际环境,使其理论带有明显的内因论缺陷。

(三)现代化的路径是从传统走向现代

现代化理论家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变迁到“现代社会”,他们“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放在同一条历史发展线上,认为社会是一个逐渐进化的有机体”[4],这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社会进化思想贯穿于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始终。无论现代化理论对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划分,都没有脱离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思维模式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最负盛名的是罗斯托提出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他将现代化划分为“传统社会、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动阶段、成熟阶段、高频消费阶段”[5]等五个阶段,其中后四个阶段对应于传统社会是现代社会,而任何前一阶段对应于它的后一阶段或后几个阶段都是传统社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不断跨越这些阶段,最终达到同发达国家一样的发展水平。在这样一个“单线进化”的发展样式中,西方国家是带领者,发展中国家是追随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是 “传统社会”的产物,发达国家呈现的工业文明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产物是“现代社会”的象征,实现现代化就要抛弃传统因素,积极吸取现代因素。这种亦步亦趋的发展状态注定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能超越发达国家的,即便能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

二、现代化理论面临的挑战

现代化理论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也未能有效解决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由于现代化理论自身的缺陷和面临的这些现实困境,现代化理论先后受到了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一)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经典现代化理论所坚持的“西方中心论”受到“依附理论”的激烈批评。“依附理论”认为,现代化理论强调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都属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内部因素,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欧美国家大多属于现代化的先发国家,现代化是在这些国家生产力的促动下健康地自发产生的;发展中国家属于后发国家,是被迫拉入现代化轨道上畸形发展的。另一方面,欧美国家的现代化特别是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今日的成就,与它们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分不开;而发展中国家在卷入现代化过程中,不仅在被统治时期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而且即使取得了民族独立依然处于依附地位,经济和技术上受制于发达国家。因此,依附理论提出“中心—外围”观点揭示当今不平等的世界结构,认为不平等的经济贸易关系和剥削关系“造成了一种有利于一些国家却损害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结构”[6]。它批判现代化理论以西方国家为中心,过度强调一国的内部因素,忽视了不同国家发展中所处的外部环境。历史是不可复制的,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国际环境不能同日而语,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依附地位的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必然与现代化理论提倡的“欧美化”有很大不同。

(二)对“单线进化”倾向的挑战

现代化理论将人类放入单线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认为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各自的轨道上单线进化的历史过程。对此,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种理论将民族国家放入世界体系中,通过对15世纪产生、19世纪横扫整个地球的资本主义历史体系的考察,得出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融入”新型国家和“边缘化”发展中国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的等级化使世界经济在核心与边缘之间出现越来越深刻的两极化”[7]。世界体系理论将世界体系分为中心、边陲和半边陲三层区域。融入世界体系的国家“有正向变化,即某些边缘区可能上升为半边缘区,某些半边缘区可能上升为中心区。也有逆向变化,即某些经济角色的地位可能下降。中心区也会扩大或转移”[8]。同时,存在一个在各方面优于其他“中心”国家的霸权国家,但是霸权地位也处于不断更迭中,如16世纪的荷兰霸权、19世纪的英国霸权,以及20世纪的美国霸权。世界体系理论打破了社会历史单线进化的思维模式,也打破了发达国家永远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的神话。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实证地证明了现代化是一个多元发展、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由于政策法规、历史条件、国际国内环境等因素,有的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比较迅速,有的国家则相对落后,而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会超越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对理性精神的解构

对现代化理论提出最大挑战的是后现代主义,它从根本上否认现代性的合理性,对理性主义提出质疑和解构。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理性精神虽然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但是理性却成为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剥削的工具,人类的生活、思想、科学、教育、语言完全被商业化,被各种意识形态所控制,人失去了主体性和选择性。现代化理论对 “理性至上”“科学万能”的过度渲染,使人成为理性、科技和金钱的奴仆。由于工具理性对人性的压制,使得人们的精神日益匮乏,精神疾病增多,社会反常现象和极端事件频发,犯罪率上升。社会物质虽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人类的幸福感和主体性却在降低。“人从理性的主体和人道主义服务的中心对象的位置沦落为工具和机器的奴隶,至高无上的人道、人权和人的价值等变得一钱不值了。”[9]同时,理性倡导的科技文明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能力,但对自然界的肆意挖掘、掠夺和毁坏,却带来了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这给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破坏。因此后现代主义者提出要进行“价值重估”,反形而上学、反理性主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从哲学的视角彻底解构现代文化价值特别是理性价值及其带来的影响,试图“通过消解主体的方式,否认社会有核心的价值和共同的政治程序,宣称当今社会是多元的、零碎化的、片段化的”[10]。

三、现代化理论的修正及其重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理论的碰撞和现实中遇到的困境,经过反思与调整,现代化理论吸收了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和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以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为依据,开始修补其理论缺失,试图找到一条新型的社会发展道路。

(一)将人文关怀融入理性精神

随着现代性问题的日益暴露,以及后现代主义抛出的一系列问题,现代化理论家认识到理性主义带来的弊端,迫使他们反思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追问经济发展的目的,试图寻找解决当前社会难题的途径。以佩鲁为代表的新发展观提出应将人的发展放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认为“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就理应是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一致接受的目标”[11]。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人自身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长足动力,只有体现出对人的关照,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重塑人的文化价值观念,摒弃粗制滥造的功利主义,使理性回归正常的轨道,体现经济发展对人的意义。理性本身没错,错在人类对它的利用和功利主义取向。面对理性主义衍生的急功近利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现代化理论的后继者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哈勃、詹尼克等人提出了将生态保护与现代化观念相结合的生态现代化思路,他们强调科学技术在预防和治理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探讨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保护自然与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最优化关系,实现生态的现代化”[12]。这些理论本质上仍然在捍卫现代化,但是已经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弊端,因此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修补,将人文关怀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理念融入了现代化理论建设中。

(二)提出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某些发展中国家仿照现代化理论模式,大幅度地实行了“民主化”“市场化”,结果却使资本力量失去控制,经济陷入混乱状态,国家政权动荡不安、更迭频繁。因此,现代化理论家越来越意识到完全“欧美化”并不适合所有国家,不同的国家应该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他们也不再坚持内因论,而是在进行研究时将国内国际环境结合起来。以亨廷顿为代表的新现代化理论家提出“政治秩序论”,他认为“现代国家的政治分野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治的有效性”[13],国家政治统治重在合法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必须以政治稳定来保证现代化。制度学派布莱克等人通过对一百多个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指出“即使一个民族全部照搬一种外国宗教或法律制度,其结果也必然会受到实行这些制度的环境的很大影响”[14]。他们将实证研究引入现代化理论,不再一味地以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而是对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层次、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路径。相比经典现代化理论来说,新现代化理论家逐渐摆脱了居高临下的姿态,转而脚踏实地地探索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三)主张现代与传统共生互补

在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下,新现代化理论家不再把传统性与现代性看作相互排斥的两极。他们认为完全传统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传统和现代具有连续性,现代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传统不断被重新改造为现代,无论是传统性还是现代性内部都包含着合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如吉登斯说的“认识到社会需要传统,这是完全理性和合理的”[15],传统是必需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认同感,对传统的扬弃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埃森斯塔德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做了大量的比较研究,他认为传统的破坏与现代性的建立并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传统社会遭到破坏和摧残的变化过程与有生命力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一种变化并不一定会导致另一种变化”[16]。传统因素的瓦解不一定保证有生命力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却可能导致无组织、更懈怠和更混乱的局面,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重视传统因素的继承反而有助于社会稳定。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性力量的扩张不是一个欧洲文明扎根的过程,而是现代与传统相互融合、冲突的过程,现代文明多大程度上得到保留取决于本国国情,发展中国家不应一味地抛弃传统,而应结合本国实际完成现代化进程。

四、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要想在建国10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学习借鉴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同时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展道路的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一)重视解决现代性问题

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已经显现出来。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受现代化理论过分追求工具理性、目的理性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温暖的人情被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所掩盖,更有甚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做越出道德底线的事情,甚至触碰法律红线。在经济发展上,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却是一团萦绕不散的阴霾,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人口收入呈金字塔状,这种结构对社会稳定和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生态环境方面,长期以来以过度开发资源能源为代价,为节省成本进行粗加工,造成资源能源的大量浪费;过度追求提高GDP,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在人民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极端事件和社会反常现象频发,人们的精神压力日益加大,物质丰裕的同时却面临着精神的空虚、幸福感的下降以及对未来生存风险的担忧。当前中国发展必须注重解决现代化带来的问题,要“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环境损害程度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17]。

(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名词,现代化过程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化、为实现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做必要的物质准备,“反过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化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坚持,是现代化在中国顺利进行的路线保证”[18]。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是不可忽视的,但中国实现现代化不能重复先行者的老路,生搬硬套任何一种理论都必然导致水土不服。向欧美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蕴含着每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19]。只有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最终将西方经验“本土化”和“中国化”,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属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衍生的问题和矛盾也必然容易集中和凸显,但这并非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带来的问题。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来解决的问题,中国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来解决,实现“跨越式”发展。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结合国际国内环境制定政策法规,坚持正确的改革发展道路,结合实际全面深化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走出一条不同于欧美国家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三)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19世纪40年代中国被迫卷入现代化进程,在西方列强的冲击和压迫下,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众多有志之士开启了西学东渐的现代化浪潮。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取得了政权独立和民族解放,才真正开始独立自主地求生存、谋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20]。中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经济、军事,还来自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成果值得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精神之根,永远也不能丢弃。在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认识到传统在现代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提高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认识到中国现代化过程是“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以及引进的时间、机遇、范围及深度,而不是自身的或外来的文化因素的作用”[21],必须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引领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感召人民。

参考文献:

[1] 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8.

[2] 王义祥.发展社会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1.

[3] 彼得·华莱士·普雷斯顿.发展理论导论[M].李小云,齐顾波,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

[4] 邰哈斯其木格.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重要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20.

[5] W W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64.

[6] 聂志红.依附与跨越: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10(7):19-22.

[7] 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丁浩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4.

[8] 庞卓恒.评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4(3):58-60.

[9]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8.

[10] 姚伟.西方现代化理论及其新趋势[J].理论与现代化,2004(5):25-30.

[11]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

[12] 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2(9):82-99.

[13] 梁中堂.关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1):24-28.

[14] 西里尔·布莱克.日本与俄国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M].周师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25.

[15] 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2.

[16] 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95.

[17] 刘海霞.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5(3):29-32.

[18] 曹方俊.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J].齐鲁学刊,2007(5):136-139.

[19]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2.

[20] 居来提·热合买提.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12(5):80-84.

[21] 陶海洋.试析现代化理论研究在中国的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14.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
践行自主学习机制培养学生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依数学思想方法 育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效率论”的后续研究与实践
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理性精神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