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2016-10-08姚志刚
姚志刚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语言组织能力缺欠等,使得不少学生在面临作文时,存在着严重的无话可写,流水账,甚至直接拼凑等问题。为了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了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增加小学生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比重,引导小学生养成积极观察,随时记笔记等良好的习惯,为小学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凸显的问题,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包括学生自身的原因。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语句组织能力的直接体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单一性的教学方式,限制和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扩展,使得学生的作文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而学生缺乏语文语感,语言积累少,缺乏生活体验和观察事物的能力等,也使得小学生作文水平较低。
1.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作文本身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教师更应该采取多元化的丰富的教学方式。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单一性的教学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未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使得学生缺乏对作文教学的兴趣,使得学生难以深入地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作文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于注重作文结构或者技巧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作文思维和观察思维的引导,这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和制约。此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过于细腻,忽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趋向雷同,干瘪、乏味、缺乏创新,不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感情频频出现。
2.自我积累少缺乏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
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全面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积极增加生活体验,注重将生活体验通过日记的方式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快速且全面地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但在当前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小学生缺乏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在平时语文学习中,对作文素材的积累比较少,缺乏持之有效的阅读和积累,这使得不少小学生在面临作文题目时,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无话可说的窘境。另一方面,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观察习惯等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利用。小学生疏于自我管理,在平时的课外活动及校园活动中,缺乏观察思维,这使得他们的观察并不具体。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很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重复、干瘪、抽象等问题。
二、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措施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直接印证着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句组织水平,同时也关系着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针对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升和扭转小学作文的窘迫局面,教师应该注重采取以下措施,不断提升和优化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
1.紧密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乐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小学生的纪律组织能力不足,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注重写作技巧的教授,那么很难激发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兴趣,自然难以激发他们主动地进行写作。因此,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趣味性的作文素材,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写作,积极表达自我感情,积极表达和阐述身边的真人真事,来提升和激发学生对作文课程的兴趣和参与性。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作文技巧的传授,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如何写作文,写什么样的作文。另一方面,教师在设置作文题目和范围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空洞题目的运用,而是应该将作文题材圈定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如“今天我当家”、“我帮妈妈做值日”等等。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将感悟、观察心得等通过记日记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书写工整、写作思想集中等作为表扬的重点,通过宣读学生的作文,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得学生乐于表现自己,乐于通过作文来表达真情实感。
2.积极引导学生课外实践,不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准确的观察是基础,更是学生作文能力的直观体现。如果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足,就容易造成干涩、单调、乏味的“流水账”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扩展小学作文的课堂组织方式,适当地将小学作文延伸至课堂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观察能力。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走到户外、校园外来增加切身感受。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设定一定的命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参与社会实践。如参观博物馆,教师可以提前规定题目,如“描写博物馆一角”。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局部、远景近景等多个角度来观察,并做好笔记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将学生身边的物体等带入作文课堂,通过集体观察,自由讨论,自主发言等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如在静物的作文描写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书包作为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并自由讨论。教师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纠偏。实践证明,这种作文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直观地提升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此外,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尊重学生的差异化思维,不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有效进行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作文预感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面临着无话可说的窘境,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的语文素材积累不够,课外阅读水平和质量较低。为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重课外阅读的积累和训练,都应该注重课外素材的积累和扩展。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科学全面进行课外阅读,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利用好公共图书馆,不断增加作文写作素材。作为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作文能力和素材积累程度,积极利用好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阅读时事新闻、报刊杂志,同时诵读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和摘抄,要时刻朗读,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结语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语感缺乏,语言组织能力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小学作文水平和质量。为了提升小学作文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课外阅读,综合提升小学作文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剑南,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甘肃教育,2011年第10期.
[2]欧阳海燕,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