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凹晶馆寒塘渡鹤影

2016-10-08陈英姿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联句史湘云湘云

陈英姿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曹雪芹对大观园欢度中秋的情节作了一番浓墨重彩的描绘。虽说是阖家团聚的良辰佳节,但大观园却经历了一场抄检风波,使得欢乐喜庆的表象之外,呈现出凄清冷寂的氛围。

众姐妹中那夜到的人也不齐,宝钗宝琴回自家赏月团圆,李纨凤姐生病缺席,宝玉因晴雯生病而诸务无心,在凸碧山庄玩击鼓传花游戏时不敢说笑话,只奉贾政之命作了首即景诗便早早离席,探春因“家事着恼,无暇游玩”,勉强陪着贾母坐到四更也疲惫歇息,迎春惜春平日默默无言,不到四更早熬不过,都去睡了。只剩黛玉和湘云,两个孤苦无依的姐妹挚情相伴,对月抒怀,兴致盎然,意趣投合,即景生情联出佳句二十二韵,后又被妙玉添上十三韵,是为《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黛玉湘云同病相怜,都是父母双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两人却都对诗有着天性的喜爱,在诗的天地里,她们抛却人世凄凉,人情冷漠,满腹经纶满身豪气得以尽情挥洒,更何况三五中秋夕,圆月当空,不吟水赏月,岂不有负美景。湘云一边咕哝这说宝钗不守信,本来说好中秋赏月,起诗社联句,却自己赏月去了,一边又劝慰黛玉别独自倚栏垂泪,索性两人来联句,来日羞姐妹们一番。湘云这番自宽自慰的话引得黛玉也暂时忘记了烦恼,干脆趁着这清静无人的月圆之夜,兴尽联诗的乐趣。

大观园赏月之处在凸碧山庄,是一座山坡,湘云说“山上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于是两人往山坡底下的凹晶馆所处之地去。“凹凸”两字在湘云看来用于轩馆之名是新鲜而不落窠臼,只是读音有点俗,不大见用。黛玉引经据典说这两字古人用得多了,不胜枚举,只是今人不知,用作俗字,还说当年元春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拟了未妥,这两字还是自己改拟的。

凹晶馆此时池中月影婆娑,池面皱碧叠纹,近处又飘来悠扬笛韵,这笛声是贾母赏月时特意安排的,虽然那晚人丁不旺,但贾母兴犹未阑,说了句“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只可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所以在笛声的助兴之下,黛玉湘云兴致盎然,两人都爱五言,便确定为五言排律。韵脚的选择更是别致,黛玉笑说数栏杆的直棍根数,数到十三根完,那就是十三元韵,这个韵用的少,湘云怕牵强,黛玉跃跃试试两人谁强谁弱 ,只是没有笔,湘云说先记在脑子里,这点儿聪明还是有的,“明日再写”。

且看两人的联句:

林黛玉:三五中秋夕,

史湘云: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

林黛玉: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

史湘云: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

林黛玉: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

史湘云: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

林黛玉: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

史湘云: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

林黛玉: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

史湘云: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

林黛玉: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

史湘云: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

林黛玉: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

史湘云: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

林黛玉: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

史湘云: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

林黛玉: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

史湘云:银蟾气吐吞。药经灵兔捣,

林黛玉: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

史湘云: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

林黛玉: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史湘云: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林黛玉:冷月葬诗魂。

联句以黛玉一句现成的俗语起首,湘云跟着把中秋节比作元宵节,群星撒天,管弦遍地,接着“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想象家家户户飞盏举柘、推窗赏月的盛景,这两句两人都接的觉得满意。联句也要讲究铺陈,如“轻寒风翦翦,良辰景暄暄”增添欢乐喜悦的心情,同时也要加点人间俗事,“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嫒”,描绘中秋节争吃月饼,参差切瓜的喜乐之事。南朝宋谢灵运曾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不想黛玉和湘云很快地在前五韵都吟咏出来了。不过两人一边联,一边笑说对方是杜撰,又证明自己有出处可证明,相互戏谑,乐趣不停。接着两人又笑对方塞责地说出“玉桂、金兰、金萱”等词来对付,于是干脆考虑把诗句铺陈得富丽些,方是即景之实事。这样的思路下,“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有关行射覆、猜拳行酒令、击鼓传花等游戏都被联进诗里,也是大观园平日宴饮喜乐生活场景的植入描写。

联到此处,湘云想着要点题,“晴光摇院宇”引出“素彩接乾坤”,开始描写月光,在月光之下,渐渐把视线从行酒令和吟诗作对的众人们转入在月光下的自我。“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自我在这无边的月色之中,显得如此渺小,而月色在兴尽、更残、乐谖、语寂之后留下的是霜痕空剩、朝菌阶生、庭烟敛棔的寂定。这几句由喧哗转为静谧,渐渐呈现出诗意的空阔和开阖。接着两人点首望月,吟出“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发出人生在世,如月亮盈虚不定的感慨。苏轼曾在中秋对月抒怀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佳句,黛玉湘云孤独无依的身世使两人同时合拍地发出此等悲音,也符合情境的合一。

夜深人静,壶漏声涸,灯焰已昏,此时突然在寒塘之中飞出一只扑楞的白鹤,远飞而去,惊吓到两人,但也使诗句有了助兴的巧妙。当湘云念出“寒塘渡鹤影”时,黛玉猝不及防,又叫好,又跺脚,不知如何接对,黛玉说只有“魂”可对“影”,寒塘渡鹤是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况又新鲜。正在黛玉绞尽脑汁之时,湘云说细想就有,要不然放着明日再联,殊不知黛玉不听不理,只看天,半日,猛然笑道已有了,只听吟出“冷月葬诗魂”一句。

最后一句黛玉没有输给湘云,反而技高一筹压倒湘云,黛玉用工出奇的押尾句非她莫属,一个把诗视为生命的人,以冷月埋葬诗魂也是何等自然。也许,黛玉在半日的思忖中,想到了自己的将来和结局,却用笑的方式说出来,这含悲带泪的笑不由让人生出无限的凄楚悲凉之情。

此时的凹晶馆摇曳着水光和月光,湘云拍手叫好,称赞诗句新奇,但又埋怨黛玉出此凄清奇谲之语不免有些颓丧,不利病体。突然,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人,此人是独在清池边赏玩皓月的妙玉,妙玉听完联诗,觉得诗固然好,只是太过悲凉,关乎人之气数,不如到此为止,顺道栊翠庵吃茶歇息。

黛玉湘云跟随妙玉来到栊翠庵,由妙玉写下刚才的二十二韵联句,黛玉趁着妙玉有心情,顺便请教妙玉对联句的评价并作些改正。妙玉笑说不敢妄评,更不敢狗尾续貂,黛玉机智地请妙玉把她们的联句写得不好的地方往好了的带,这样的央求之语还是说到了妙玉的心里。从未在她们面前作过诗的妙玉,那夜破例一挥而就联了十三韵,作为收结,也为刚才的凄楚之意作个翻转。

来看妙玉的收结: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悲金凤,闲屏散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屭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极?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妙玉的联句顺着刚才的诗意作了过渡的安排,由室外转移到室内,考究的室内陈设金鼎里烧着盘香,玉盆里插着燃尽的蜡烛,寝被尚温,闲屏散彩,寂寞箫声引得独守闺阁之人的些许悲伤落寞。此时室外该是露浓霜重,荒原野郊石木森森,破晓之光隐照石龟和垣屏,听得鸟飞林樾,深谷猿啼。这看似陌生的环境其实并不奇特,因为栊翠庵敲起了晨钟,稻香村响起了鸡鸣。生活只要是有兴致哪来的悲伤,心里没有愁绪谈何烦恼,身为闺阁女子只要有闲情雅趣,只管自己寻找一种寄托,哪怕和朋友一起笑谈坐论、煮水烹茶,不顾通宵达旦到天明。

妙玉作为槛外人,清静修为,在联句中表现出的中秋节不是世俗生活喧闹欢腾的场景,而是佛门中人的冷眼观照,看破红尘滚滚,远离尘嚣如只身游历荒原,任世间有否妖神鬼怪的凄厉和神秘,还不是山间一泓泉,生命终究回归本质。路多歧岂能忘径,水多眼不会忘源,暮鼓晨钟,生命周而复始,有兴无愁,寂寞人有知己二三,夫复何求。

猜你喜欢

联句史湘云湘云
湘云金鳙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特性
浅谈史湘云的中性之美
竹两枝
三倍体湘云鲫2号线粒体DNA含量与其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湘云金鳙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特性
阳光女孩史湘云
论史湘云的做事风格
虚掷光阴买山水 时餐联句飨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