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2016-09-29
周恒心
【摘 要】本文集合煤矿井下出现的各种测量事故,总结了一下事故的共性,结合自己多年在煤矿测量中的工作实践,结合我矿井下的测量现状,提出了杜绝矿井测量事故的几点看法、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测量事故经过;测量事故原因;解决措施
1 矿井下测量事故经过和原因
1)我矿测量人员在十采区胶带输送机巷进行导线施测,测量时施测者离开仪器站,区队人员经过时碰倒测量仪器“尼康DTM-352”直接摔着了巷道左帮上,检查发现仪器照准部等轴系系统均异常,仪器损坏。仪器站离人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我矿四采区4305运顺正常掘进到达设计位置后停头,4305工作面切眼导硐与运顺垂直贯通;贯通后,发现运顺尾巷超过设计位置5.0m。测量人员经过查找对比测量原始记录、工作日志、导线台帐,并进行现场贯通联测等程序后,发现具体错误出在导线点4313与4315的距离上:原始记录,导线台帐初、复测距离均为50.310m;但贯通联测时测其处导线,水平角与初、复测均相符,水平距离为53.310m,比初、复测多出3.0m,而4315导线点北一个中线与其正好相距3.0m,并且4315导线点上方及前后顶板均挂有防爆水袋。施工区队挂防爆水袋时将导线点牌子碰掉,挂完水袋后,记不得导线点牌子位置,随便将牌子挂在了导线点前的一个中线点上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测地测中心测量组出具通知单;由测量技术人员甲编制通知单,甲从自己所用的巷道图上量取贯通距离,并没有查取原始记录(收尺本)中停头位置,测量技术人员乙在审核时也是自己所用的巷道图量取贯通距离进行校核;经校核,两人数据一致;在经地测中心主任审核时发现,通知单中贯通距离比实际大了7.6m。测量技术人员甲编制通知单,仅从自己所用的巷道图上量取贯通距离,并没有查取原始记录(收尺本)中停头位置进行核对,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4)测量人员携带全站仪到2305运顺联络巷去标设开门线。现场须根据实测水平角和设计方位计算转角后放线。升井后检查记录本发现,记录人员在记录时将标定开门线前一站的水平角算错10°,进而使转角错10°。没有坚持复算导致测量拨角拨错是此次事故原因。
5)北辅巷43下00进架巷门口和43下00胶顺门口的起始导线边已受采动影响,但仍采用此资料作为贯通的起始资料,结果导致贯通两帮偏距较大。
6)矿11308工作面贯通距离超过3000m,测量技术管理人员对其作了贯通误差预计超限后没有采取措施,结果贯通偏差较大,在明知采用此测量方案会导致贯通点水平重要方向误差较大的前提下仍采取此方案进行贯通测量,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未按《煤矿测量规程》第77条之规定加测陀螺定向边,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
7)测量人员在9303工作面运顺放线,拨完角打完中线就走了,没有检查,结果导致所放中线有所偏差,没有重新新检查所放中线是导致此次事故主要原因。
8)6306运顺正常掘进时,6307工作面已完成回采,在这之间测量人员没有再去6307面现场查看。也没有收到停撤面施工绞车硐室的措施,致使该硐室未标绘在采工图上,虽进行了排查和查阅工作,但没查到6307工作面跳面绞车硐室施工措施,也就没有提前下达通知单,结果导致掘进时和次绞车硐室以为贯通,硐室排查不完善是导致误透事故的直接原因。
9)职工A站在综掘机上放完第一根线后,到后面去找梯子。而后B职工在下照线,C职工双脚站在综掘机后部(安装有除尘风机)右侧,面向迎头,因线离身体较远其左手扣铁丝网(铁丝网与顶板间隙小),向右倾身用右手系线,由于身体失稳,左手手未扣住,掉于综掘机右下侧,造成右前臂粉碎性骨折,没有遵循《煤矿安全规程》,自助保安意识不强,团体协作不好是导致此次事故主要原因。
10)测量人员下井忘记带长钢尺,现场用5m塔尺量距,少量一尺子且导致在量边长是错误,并未采取有效复核手段是这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1)五采边界胶带巷开始施工,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按设计标出中腰线。开门施工25.9m后巷道与西部胶带巷立交(五采边界胶带巷在立交上方),设计岩柱为1.3m,但实测岩柱处为0.4m。测量人员在用全站仪标设腰线时错将视线上0.450m的腰线标成视线下0.450m,从而使巷道底板比设计低0.900m,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12)地测中心四名测量人员到11305胶顺标定胶带机基础安装线;后经施工区队反应,有一组基础线的三根中线点不在一条直线上;经现场重新测量、翻查原始记录和当日四名测量人员回忆知,在平移张紧基础处的一根中线时将1.413m平移成了1.143m,造成偏差0.270m。
13)2313运顺联络巷新开口的巷道中线,在开口后掘进65m后进行了第2次放线,结果发现巷道偏斜严重,违反巷道开门掘进到4-8m时,应检查或重新标定中腰线的规定,巷道施工过程中只进行一次标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14)分管测量副主任检查导线计算台帐时发现,一采区新增辅运巷内导线点S3至导线点S5高差初、复测不符,两遍相差0.583m经查初测时司仪人员和记录人员在量取仪器高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大声读数和复读,记录人员没有与司仪人员一起量取仪器高,存在把仪器高读错、听错或记错的可能(-1.751m错误的记作-1.175m),是造成此次错误的原因之一;在导线计算过程中,复测台帐计算、对算人员在计算完成后,只是把计算和对算的数据进行对比,没有把初测、复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发现初、复测高差不符,是造成此次错误的原因之一。
2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杜绝以上矿井测量事故
1)矿山测量工必须学习《测绘法》,熟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测量规程》,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必须掌握测量工作的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测量仪器性能,掌握其操作方法、测绘资料整理、计算及图纸填绘工作。操作人员下井必须佩戴齐全合格的劳保用品。
(1)作业前,作业人员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检视,符合要求方可作业。
(2)检查周围环境。到达工作现场后,作业人员检查周围有无冒顶、片帮危险,支护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作业中应加强前后瞭望,做好监护,保证人员与仪器安全。加强测量人员自主保安和互保联保教育,做到看好现场登高安全可靠时再放线。要线单位要和测量人员积极配合,每次放线区队必须提供放线用梯子并安排专人配合测量人员放线。加强工作责任心,要使每位测量人员明白此次下井都有哪些具体工作,在测量过程中相互监督、提醒,确保工作无遗漏、过程无违规、结果无错误。
2)严格遵守《煤矿测量规程》及测量仪器安置操作程序步骤,做到仪器站不能离人。搬站时,若两站相距较远,应将测量仪器从架腿上卸下装箱后再搬站;若距离较近,也可不卸下仪器,但应保证仪器与架腿连接牢固可靠,并将仪器架腿收拢后,一手托住仪器,一手托住架腿,呈45°角怀抱仪器架腿搬站。
3)测量人员每次延设中腰线、施测导线前需对导线点进行检查,看点号是否正确、是否有杂物阻碍等,且必须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对上一次施测的最后一个水平角、水平距离进行检查。
4)对于锚网支护巷道导线点处除悬挂导线点牌外,还应在其附近顶板、钢筋梯上涂抹较多红漆以别于其它中线点。
5)编制各类通知单时,编制、审核人员均应认真核对各个数据,确保准确无误。
6)现场工作完工后,测量人员要对所标定的中腰线与原有的巷道、中腰线、特征点进行校核,查看是否有出入,如有疑点应立即进行复测检查。
7)贯通导线全长超过3000m的贯通,要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编写贯通误差预计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以保证贯通测量精度;贯通两端的起始导线资料必须经过检测,确保无误后方可使用;在进行大型贯通测量时,要充分利用加测陀螺定向、减少测站数等措施、方法提高测量精度,降低贯通误差。
8)地测中心要加强硐室、密闭等碎部测量工作,工作面安装结束、回采结束和密闭前进行一次全面收尺,强化动态巡查,及时将工程标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9)现场观测时一定要严格按《煤矿测量规程》要求操作;观测过程中测量和记录人员要大声读数和复读,以防读错、听错;记录人员同时要观看尺子、仪器显示屏上的数据是否与测量人员读数相同,以防读错;测量仪器高时,测量和记录人员要一起测量;台帐计算、对算人员在计算完成后,除应把计算和对算的数据进行对比外,还应把初测、复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查看初测、复测中水平角、方位角、高差、高程互差是否合格。
10)计算、对算者必须及时独立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薄,确认无误及各项限差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对算者需要在外业观测手薄相应位置签字。内业计算需要先确认起始数据的可靠性,再抄录起始数据和观测数据。任何计算资料必须有对算。计算或对算须在计算成果表上签字。计算最终成果及时填入台帐。根据测量最终成果,在计算机上完成图纸填绘。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主编.矿山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7(2005.1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