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2016-10-08刘宏斌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教学探究高中生物

刘宏斌

【摘 要】简述高中生物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内涵,阐述高中生物新课标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具体体现。

【关键词】高中生物 新课改理念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44-02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逐步掌握学习高中生物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善于观察事物。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将从生物教学出发,分析新课标教学理念,探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一、高中生物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内涵

高中生物新课标理念就是要摒弃旧的教学理念,认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求,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要积极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生物新课标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需求上入手,在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上下功夫,要求教师树立新时代“学生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意味着,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教学,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高中生物新课标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具体体现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将实验的结果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将实验过程讲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实验,探索实验结果,如“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在生物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只告诉学生实验的条件和结果,让学生自行去发现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比如DNA实验,其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学生的潜力,这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离心分离的上清液为什么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2)实验中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3)最终DNA的沉淀物是蓝红兼备,与首次实验的结果不一样,等等。当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就会认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思考,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通过思考找出答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高中生物新课标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应当采取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探究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探究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途径,而且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一种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如,高中必修模块2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由于内容比较抽象,看不到摸不着,如果教师在授课时采取传统的讲授法,那么就难把知识讲得清楚,学生也难理解和掌握,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地熟记这部分内容,没有真正理解记忆。此时引入多媒体技术,学生能比较直观地看到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可这样安排:首先,用多媒体快速地温习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传统的育种方法是在同种生物之间应用,很难把一种生物的优良特性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使物种的品性得到改善。那么怎样才能把一种生物的优良特性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呢?这时学生会提出“植物嫁接”的方法。这是学生思考、讨论后的结果。其次,引导思考,如何实现优质特性的转移。即在嫁接之后,植物所产生的果实与其接穗亲本产生的果实并不相同,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取得一种植物的优点。

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会提出基因剪接、基因杂交、基因转移等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如果要求学生结合书本上的步骤进行分析,步步深入,那么就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应用类比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现象用肉眼无法观察,学生也无法进行具体的实体实验,这是高中生物的一大特点。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应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对抽象的生物现象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比如,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内容,对于“主动运输”这一抽象知识点,学生是不好理解的。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载体”,生物中的这个载体不同于现实中的载体,但它又具有生活中看到的运输中的载体如汽车的特性,此时,就可以把它类比于汽车这种载体,它是生物体中的运输工具。这样学生就明白生物载体是什么意思了。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用类比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生物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类比的方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三、深入把握和理解新课标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新课标改革的核心是为了学生健康发展,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新课标的内容、理念和目标,以及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充分挖掘教材,合理利用资源,将典型的科学史实与生物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让高中生物教学不断演绎人文情怀。从“学习”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特点和学习方法,改变过去的唯“分”思想,更加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体现“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教师懂得欣赏学生,对发展性和过程性都要进行观察评价,给学生予综合而客观的评价。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将“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将“给出知识”转向“引向知识”。

随着高中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领会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用它来指引生物课堂教学,勇敢承担起新课标改革的探索研究重担,把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完成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新课改理念教学探究高中生物
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地理习题课上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略
基于新课改理念下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