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藏区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后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09-14鲁临琴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牧区寄宿制学校

鲁临琴

近年来,青海藏区在加强农牧区教育布局调整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育布局调整有效整合了地区教育资源,降低了教育成本,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基本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和困难,影响藏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寄宿制学校规模过大,学校管理和服务面临挑战

海南州教育布局调整后,学生由分散转向集中,学校办学规模由小变大。全州中小学总数由调整前的372所缩减为66所,校均学生规模由调整前的205名增加到1200名。县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人数一般都在2000人以上。

1.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教师既要忙于教学又要忙于学生的管理工作,长期超负荷工作,许多教员不堪工作重负,萌生了调离现岗位或提前退休的想法,教师队伍呈不稳定状态。同时,由于教师的教研活动被更多的管理事务所挤压和替代,教师大量精力用于学生的管理,教学质量、教师培训等受到较大影响。

2.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和风险。寄宿生人数多,学校人员密集,学生在校时间长,学生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责任重大。如贵德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学校,学生餐厅一日三餐需要400斤牛肉、400斤大肉、380斤羊肉、1500斤面粉、1200斤大米、青油320斤,鸡蛋767斤,牛奶420斤。而这些食材的采购和加工中,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很大,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3.导致教师编制普遍紧缺。寄宿制学生数量的剧增,而教师的编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教师的实际编制短缺。同时,随着教学工作逐步规范和仪器设备的增加,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能力明显不足,突出反映在音体美以及小学科学、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学等方面。由于教师数量少,师生比高,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个别交流只能以群体或班级交流的形式进行,深入沟通和学习指导就更难以实现。教师更多地关照两头的学生,致使大多数表现中等的学生所享有的教育关照度更低。从而导致学生的归属感弱化,影响他们在自信、自尊、自我控制和责任感方面的发展。

4.后勤团队建设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编外聘用人员数量大,财力难以负担。全州共聘用编外人员2760名,州县财政每年要承担4000多万元的工资。编外聘用人员的任务重、难度大、待遇低,与正式教职工同工不同酬,目前标准月工资为1500元,严重影响了编外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后勤队伍极不稳定。此外,后勤人员大多为40、50和临时聘用人员,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所限,直接影响到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给学校后勤服务能力的提升带来很大困难。

(二)亲情教育缺失,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布局调整后,许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寄宿,寄宿生很少有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再加上学生因寄宿而严重缺乏参与本社区生活的机会,学生的“社会化”遭到了严重的阻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生的亲情意识、亲情教育等严重缺失。许多低年级的寄宿生,突然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缺失了亲情关怀和照顾,在学校除了学习还要处理与老师、同学、后勤管理人员之间的各种关系,由于长时间的寄宿,受到的委屈无处倾诉,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八、九岁的寄宿学生,不少因为恋家、恋父母,出现不同程度焦虑和不安,情绪情感极不稳定。由于受编制的影响,寄宿制学校很难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致使寄宿管理尤其是对低龄学生的生活管理、亲情教育难以到位,学校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三)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传统或现代文化生长的土壤,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减弱了学校教育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海南州是藏族人口占到总人口63.3%的农牧大州,对于一个农牧区来说,传统的游牧文化,能与现代文化对接、交融的恐怕也就是在乡村的学校了。村中的学校对村民的“面对面”的文化传播与示范作用,是任何现代传媒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对农牧民来说,乡村学校是农牧区文化传播的核心,是新思想新知识输入农牧区的窗口,更是提升乡村文化品质的重要阵地。飘扬在学校的五星红旗,学生们歌唱祖国的歌声,学生们在家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探讨,将承载对国家的依附。乡村教师、乡村学校,乃至学校里的琅琅读书声都构成了农牧区乡村的文化氛围,也是一扇农牧民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乡村学校在许多时候、许多地方还承担了农牧民技能培训、群众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而布局调整带来的是许多村庄学校的消失,随之而来不但使当地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师资等有形资源消失,而且对农牧民来说,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渠道中断。

2.有可能出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断层的危机。在历史上,藏族的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一代一代的人完成的,每一个人都无形中成为一个文化的传承者,而人们最初的民间文化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在家庭和村庄里得到的。农牧区小学的大量撤并,使得农村孩子过早地离开了其生养的乡土环境,从小就与乡村生活、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形成隔离。集中到中心村,或者中心城镇后的小学,在教育内容、教学环境、教育方式等方面越来越脱离农牧区生活实际,向城市学校靠拢。这样教育下的孩子是缺少“根”的,他们缺乏对农牧区本土文化的感情,缺乏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的宝贵机会,致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危机。在所调研的学校中,虽然也针对民族地区实际做了些文化调适,比如保留双语授课和一些本土技能的教授。但是一来能教授本土技能的师资缺乏,使得课程开设方面存在困难,二来在考试、考分的考核方式主导下,很难静下心来扎实开展一些与考分无关的课程,导致许多民族文化、民间技能面临着本乡本土的传承者在乡村“无人可传”,而在学校“无人可教”的尴尬境地。许多学生的民族特征逐渐弱化,除了血统,与他人无异,这不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对策

(一)树立三个理念

1.在办学方向上,学校成为亲情化学习乐园。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干预,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在校生的巩固率都有重要影响。寄宿制学校不仅是教育的场所,也是孩子们生活的场所,因此,学校如何对其管理,实施怎样的教育生活就会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与生活质量,这正是校长如何办寄宿制小学、如何促进寄宿学校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寄宿制小学生所处的特殊成长发展阶段,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方面应该关注亲情化,在学生的身体与智能发展方面应该关注快乐学习,因此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方向应该确定为亲情化的学习乐园。要把学校办得像家庭一样,通过建立各种亲情化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开展“家长学生见面日、爸爸妈妈同我学”等家长学生互动活动,让孩子在学校体会家庭般的温暖;要把学校办成学习乐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与氛围中成长,从而获得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2.在育人目标上,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农牧区寄宿制小学要转变贫困文化的封闭状态,摒弃单一升学的城市化取向,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提供出路。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寄宿学校不仅追求成绩卓越,还要为发展学生多种能力与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英国的克拉伦登委员会(Claren-don Commission)曾对英国的寄宿制学校评价道:“良好的寄宿学校生活是对经验的扩大或额外的鼓励和刺激,这将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性格并释放他们的全部能量。”英国厄平罕公学校长思林(Edward Thring)曾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寄宿制学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及价值观念。”农牧区寄宿制小学应该充分发挥寄宿学校的优势功能,合理安排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时间,有效开发各种课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健康发展。

3.在学校管理上,注重寄宿学校育人的系统功能。寄宿制学校的重要作用不只在于常规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在于它日常生活与管理中的隐性教育功能。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健康向上的意识文化传递给学生,从外在的言行举止到内在的思想意识都加以渗透,从而为培养与塑造卓越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基础。因此,农牧区寄宿制小学的校长与管理者,应该积极转变管理观念,摒弃简单机械的看管式寄宿管理模式,探寻寄宿学校育人的系统功能,创新学校管理思路,努力将寄宿制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成绩,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培养优秀卓越人才贡献力量。

(二)规范学校规模,配齐相关专业人员

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全寄宿制中小学学生食宿全部在学校,生源覆盖面广,因主要建在县城或乡镇以上地方;半寄宿制中小学学生不完全在学校食宿,招生范围相对集中,学校一般应设在乡或村所在地,一部分学生集中食宿。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的布局规划,由学校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综合人口密度、居住分布、生产生活、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各方面因素统筹安排。对于道路偏远、交通不便,居住相对分散,不具备建立寄宿制中小学的地区,必须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避免因学校布局调整造成适龄的少数民族学生失学。本着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设置寄宿制中小学教学班。

从寄宿制学校实际运行情况看,县级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数控制在1500人左右为宜,在调研中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校长及教师对这个标准是认同的,认为是合理的。因而,要科学规划,以在校生1500人左右为标准规划建设。同时,要完善学校相对集中以后的学生宿舍、食堂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使寄宿制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

为解决寄宿学校相关专业人员不齐全的情况,国家与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按照寄宿生数量与比例为寄宿学校配置安全保卫、生活管理及食堂服务等工作人员的编制,并保障相应人员的经费,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寄宿制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保障。一些改扩建的寄宿制小学,由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在人员编制上,专任教师数量较多,生活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却很少或没有。这就要求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师编制构成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减少专任教师数量,通过加强专业课教师的配置提高专任教师质量;另一方面,让教学能力相对较低的教师,经专业化的培训后从事学生的生活管理与心理辅助等工作,从而保证寄宿制小学的相关专业人员配备,促进学校实施有效管理。

(三)多种方式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不足

1.挖掘寄宿生活的亲情补偿功能。“寄”不单单是“住”那么简单,而需要人性化、生活化、育人化。寄宿学校要使学生在寄宿期间学有所长,但也要让其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使人格发展健全。在英国公学的宿舍里,舍监和保姆共同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的训导,他们是宿舍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的长者。舍监与学生一同进餐并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做客,为的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舍监和宿舍成员共同营造宿舍这个大家庭,每位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由这个用爱心浇灌起来的集体,既可以给远离父母的学生以家庭的归属感,又可以使他们免受外界包括家庭的不良影响。海南州乃至藏区寄宿制小学也应该借鉴英国公学寄宿制舍监管理的经验,为学生宿舍配备富有爱心与责任心的宿舍管理者,他们既负责寄宿生的生活管理与监护,又要努力将宿舍营造成“替代式家庭”,给寄宿生以亲情的呵护与照顾,补偿寄宿学生亲情的缺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寄宿学校可以利用寄宿生在学校时间多的特点,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寄宿学生创造丰富而有意义的学校生活,拓展育人功能。课余生活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不感到寂寞,而且能培养兴趣,陶冶情操,锻炼能力,使学生保持一种活泼、快乐、健康的心态,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寄宿制学校的育人质量。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3.建立学校与家庭有效联系制度。教育从来就不是学校自己封闭起来就能发挥良好作用的事业,所以牧区寄宿制小学也应积极建立与家庭、社区的有效联系制度,增进家校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一方面,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多让父母与孩子进行交流。如,建立家长与学生的电话联系平台、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等,增加家长了解学生寄宿学习与生活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教师与家长的定期联络制度,密切家校交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感与学习状态,协助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及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学校定期为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强化父母的教育意识,使父母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提升亲子沟通的质量,帮助假日回家的儿童获得父母最有效的支持。

4.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为每所寄宿制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由专业教师采取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个性化突出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得到帮助,避免因问题的累积而导致心理障碍突显。

(四)高度重视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

1.发挥现代物流作用。开展寄宿制学校的蔬菜、食品、燃煤、生活用品等实行统购、统配、统送试点,以保证采购食品的质量、卫生及合理价格,最大限度降低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成本。

2.因地因校制宜,统筹解决寄宿生交通问题。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城镇寄宿制学校学生放假时间,采取放月假或半月假等方式,缓解接送学生的交通压力。学校离家较近的由家长接送,离家较远的借鉴贵德县做法,由当地政府统一协调,教育部门和交通部门研究协商解决城镇寄宿制学校接送学生交通问题,交通部门统一安排车辆,以优惠的价格定期定时定点派发班车接送学生上学、回家。

3.建议由各地区政府统筹协调。教育、卫生、人事、财政等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配备专职医务人员、专业设备及基本药品,推行专业医疗机构与教育部门和学校联点共建,政府保障基本经费,积极支持开展建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良性机制,妥善解决农牧区寄宿制学校校医配备、医务室建设和学生看病就医问题。

(五)寻找乡村学校替代性载体

教育布局调整后,有些乡村出现学校消失成为现实的问题,并且基本没有可能在短期改变。为了丰富乡村文化活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寻找和解决原本学校对乡村文化所具有功能的替代性载体。从海南藏区出发。第一,大力办好各种乡村文化活动,解决好“缺位”问题。把废弃学校改造成乡村公共文化场所,充分利用其价值。以废弃学校作为新农文化场所建设的重点,加强文化硬软件载体建设,诸如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科普室、体育健身室、医疗室以及文艺宣传队等。第二,主动适应广大农牧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在满足农牧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在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让农牧区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第三,要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农牧区文化自觉创新的最佳切入点。农牧区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这些民间文化最适合农牧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积极挖掘农牧区现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或民族文化资源,在保持特色文化喜闻乐见的风格的同时,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为农牧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第四,民族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解决好“后继无人”的问题。在民族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地处县城的民族寄宿制学校里,开设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如民间歌舞、《格萨尔》说唱、藏戏表演、民族历史、民族宗教、民族体育、唐卡制作等,开展每周一课、建立兴趣小组、聘请民间艺人讲课、举办各种比赛和展示、集体过民族节日、建设民族文化墙和走廊等活动。通过开设有关课程、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方式实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广大。

猜你喜欢

农牧区寄宿制学校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调查
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
学校推介
西藏农牧区学生现状及班级管理措施探究
新疆巴州农牧区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