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
2016-10-13达娃卓玛
达娃卓玛
摘 要: 本文对西藏农牧区的小学汉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各个方面的原因,并且提出对策。
关键词: 农牧区 小学汉语教学 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西藏农牧区的小学生的汉语能力比较低下,对于西藏农牧区学校的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属于他们的薄弱环节,他们学习汉语语言环境比较差,由于语言的障碍,使学生汉语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教师要因地制宜,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积累经验。
一、明确教材当中的单元编排情况
语文教学的主要参考就是教材,教材也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依据,要想提高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质量,对于教材的单元编排情况需要进行明确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教材当中的内容,教师要针对教材开展研究,以语文组为单位,对编排方式的目的进行探讨。编排的顺序要具备合理性,有效指引教师的教学顺序。教师需要领会教材单元的编排意义,有效利用教材,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适当制定一些辅助内容,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对于巩固学到的知识。小学生最重要的是积累知识,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个人过多的关怀和指引,培养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进行听力训练,使学生的语音结构系统化
农牧区的汉语教学首先要具备正确的拼读方法,农牧区的学生需要进行有关听力的训练,幼儿阶段最有利于学习语言,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展开语言教学。首先,教师的语音要符合普通话的标准,口型和拼读方法要非常正确,不能出现错误。教师的错误读法对于学生的语音读法具有严重的影响。小学生最喜欢模仿,这也是他们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模仿对象特别重要。教师可以采取朗读的方式,针对学生的拼读进行听力训练,可以借助校园小喇叭和诗歌朗读活动,提升学生的语音学习水平,使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除此以外比较重要的就是为学生营造舒适的语言环境,可以利用听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对于汉语学习充满欲望。
三、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
当前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多数是利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认知水平不高,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以兴趣为主要的导向,如果课堂比较沉闷,那么学生就会感觉比较压抑,无法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直接的动力,农牧区的学生要想熟练掌握汉语,首先就要具备浓厚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不仅仅是汉语教学缺乏兴趣,更重要的是缺乏信息,甚至还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要想转变这种情况,在课堂中就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在课堂上,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大胆提出来。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有效的指导,鼓励他们将见解提出来,让他们对学习语文具备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沟通和接触
要想提高农牧区的汉语水平,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尤其是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障碍,教师要多和他们展开沟通,明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和他们做朋友,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更加贴近,对学生采取有效的指导。
融洽的师生管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喜欢汉语教师,就会喜欢学习汉语文。教师要和学生的家长做好沟通,开发家长的教育潜力。让学生将存在的漏洞进行有效的填补,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农牧区的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发展。
农牧区的汉语学习具有一定的障碍,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农牧区的语文教师就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言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罗芳.新课改背景下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基本素养调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121-124+128.
[2]刘道英.语言迁移与双语教学中学生的差异——以青海省刚察县寄宿学校双语教学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60-65.
[3]周炜.西藏自治区小学藏语文教育调查报告——以拉萨市6所小学为例[J].中国藏学,2011,02:140-148.
[4]阿丽亚·加列力汗.伊犁州直哈萨克族小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