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理论思考

2016-09-14严维青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常态经济发展

严维青

摘要: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人们关注和热议的关键词。本文将从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依据、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个名词,并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场合详细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习近平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必将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方向性和决定性的重大影响。我们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认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自2010年至2012年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2012年至2013年,GDP年增速连续年低于8%。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换挡”,向合理区间进行“收敛”。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之举,有其必然的背景,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考量:

(一)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外部需求出现常态萎缩

支撑我国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走的是不断扩大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但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征,使得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意在结合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发展实体经济,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同时,还试图重构国际贸易规则,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简称I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简称TTIP)谈判,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使得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各国之间创新驱动的竞争更为激烈,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缓慢

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迎面走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些新挑战倒逼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换。但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存在着“跑马占荒”等诸多问题,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力度不够,使得很多产业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他人。因此,政府投资就成了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此而来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很容易导致市场信号的失灵。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主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为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腾出空间、留出时间。

(三)我国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淡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更加明显,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带动外向型经济的传统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在不断加大,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回落到一个新的平稳增长区间。

(四)我国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改革红利有待强力释放

2014年,我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当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历史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处在这个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由此带动社会结构的变革,从而有利于打破利益固化的格局,增强社会流动性,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反之,则可能落人“中等收入陷阱”。为此,我们必须逐步调整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发展与改革红利的全民共享。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依据

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经济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都要面临的新常态,也是判断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依据。经济增速换挡期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的总量、数量而言,结构调整阵痛期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而言,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则是针对宏观调控的方向、手段而言。

(一)经济增速进入换档期

所谓“经济增速进入换档期”指的是我国经济正在由原先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稳步向年均7%左右的中高速阶段过渡,7%左右的平均增速将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常态。对于经济增速换档期,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面加以理解:

一是“不可能”。即降速是必然的,原先的高速增长不可能永久性地保持下去。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属于正常现象,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规律。如果我们能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上实现增长速度的“自然回落”,是顺利度过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的成功标志;从国际范围看,今后如能保持6-7%的增长,仍然是相当高的速度,在全球也名列前茅,所以称其为“中高速增长”;由于增长的基数持续增大,即使增长速度降低,每年GDP的新增量依然很大。例如,2013年的中国经济增量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

二是“不必要”。即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必要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根据目前经济发展情况测算,今后几年只要保持7%左右的增速就可顺利实现以上目标。在此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一门心思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应该更多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找突破,从而为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不容易”。即实现中高速经济增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仍需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不是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拉美和亚洲一些国家从经济高速增长直接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增速放缓时存在向下的惯性,容易出现增速大幅下跌、通贷紧缩或经济滞涨的情况。因此,在经济增速换挡期我们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稳中求进主动作为。

(二)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

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以质量效益换数量、速度,以短期阵痛换长远发展。产业结构、需求或动力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与区域结构等经济结构的调整面临诸多阵痛。例如制造业要去产能化、金融要去杠杆化、房地产要去泡沫化、环境要去污染化等等诸多阵痛。此外,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还要由过去靠“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转向靠改革创新的“制度红利”。而且,目前经济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还表现在“三个相互叠加”的特点。

一是多重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叠加。本轮结构调整与以往多次结构调整的明显不同在于多种结构同时调整,多种阵痛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产业结构看,过剩产业面临压缩,低端产业亟待升级;从区域结构看,区位条件差、发展潜力小的地区面临空心化和边缘化;从增长动力看,出口和投资相关行业产业面临优化和重组;从财富分配结构看,垄断行业、高收入阶层收入需要加大调节力度;从要素投入看,传统人口红利减弱,劳动者职业技能亟须加强;从排放结构看,“三高”行业和企业面临严厉管制,资源、能源供给模式面临根本性转型。多重的结构调整相互叠加、相互影响,从时间上衡量是阵痛,从程度上衡量则是剧痛。

二是结构调整与过剩经济相互叠加。前几轮经济结构调整大多是在经济相对短缺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只需在保持较快经济增速的同时,在关键性行业领域大力发展生产力即可基本完成预期目标,主要进行的是增量调整;而现在的结构调整是在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反危机措施加剧产能过剩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而且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增量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存量调整成为我们的必由之路。显而易见,存量调整要比增量调整范围广、难度大。

三是结构调整阵痛与中等收入陷阱相互叠加。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历史阶段,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此轮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正好相互叠加,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指的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目前政策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正在发挥作用,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一是产能过剩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加。过度的产能过剩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产业结构升级,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也容易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弱化刺激政策的实际效果。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中国经济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再一次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9个方面详细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本文认为:新常态经济突出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全方位优化升级,应当包含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5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从近十年看,2003-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到一位数增长,而2012-2013年进一步回落到7.7%的年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4年GDP同比增长7.4%,经济增速进一步呈现出回稳态势。经济增速回落是一个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的普遍规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德国、韩国等一些成功追赶型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无一例外地都出现了增速的回落。我们必须理性对待经济速度的“换挡期”,用“平常心”对待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二)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这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比较利益较低。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8.2%,这是非常好的结构优化迹象。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加快实现健康中国、养老中国等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新常态下,通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先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逐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等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中国效益”。

(三)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目前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的明显加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1978年的近三倍,这是由体制改革、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正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打造“中国质量”,真正实现增长速度“下台阶”,增长质量“上台阶”。

(四)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

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机制保障。过去,我们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显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可以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和管理权限。从以往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我国的经济体制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这里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资源配置的明显不合理、容易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这些都表明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常态下,政府不搞强刺激,主要通过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减税让利等途径,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限交给市场,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并通过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等方式来弥补“市场失灵”。

(五)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

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也出现新气象,城乡二元结构正加快向一元结构转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此外,区域增长格局与协调发展也在发生重大而可喜的变化。新常态下,经济福祉逐步走向包容共享型将是长期趋势。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猜你喜欢

常态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