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效能感视域下的农村基层民主研究

2016-09-10王志勇

经济师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治发展

摘 要:我国农村基层民主,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完善,在我国基层民主乃至整体的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的道路上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政治效能感以其特有的特征和作用机制对解决现阶段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农村基层民主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治效能感 农村基层民主 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2-052-03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作为重要政治变量的“政治效能感”,其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是“当代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而且也是“民主政治参与理论”的重心所在。而作为我国民主实践领域的“试验田”和“示范田”的农村基层民主,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后,日渐显示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发展进入了新兴事物螺旋式上升的“瓶颈期”,此时“培育村民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实现农村政治发展的手段进入了笔者视野。

一、政治效能感的内涵与作用机制

1.政治效能感的内涵。政治效能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心理,是人们看待和反应政治行为的重要依据。最早对政治效能感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坎贝尔(Campbell)教授,但是真正对这一概念给出系统科学的定义,却是后来的学者:个人认为其政治行为能对整个政治过程产生影响力的感觉或者信念。事实上,政治效能感着实包含有这两层面的意思,“内在政治效能感是指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了解政治事务、认知政治过程的全貌,以及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也就是说个体自认为自己具备影响政治的能力,是面向自我政治能力的认知;外在政治效能感则是指个人相信政府官员对于民众有所反应并予以重视的程度,也就是说,外在政治效能感是个体对于外在政治体系回应度的认知程度。”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政治效能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其一,政治效能感在一定时间段具有高度的稳定性。需要强调政治效能感的稳定属性具有时效性,那是因为“当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协调时,态度较稳定,反之,就不稳定”,从上文所述政治效能感涵义可以看出,其正是在一定时期内,政治行为人自身的政治认知与政治情感的结合,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脱离了特定的时期即是可变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涉及到政治行为人的政治效能感可以培育与塑造的问题。

其二,从政治效能感的涵义可以看出,内在政治效能感即为个人认为自己对政治现象具有影响力。现实中的政治现象纷繁复杂,政治现象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各种团体、机构或组织,但这里的政治现象多指政府行为或者是非政府的自治组织,比如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现象,而在我们的实地调研对象中,设计到村民对于非政府组织村委会的政治效能感的问题居多。

其三,外在政治效能感意为个人面对政治体系时,政府会对其行为有所回应。因为政治效能感的外在层面是建立在个人长久的政治实践与政治认知的基础上,所以其政治态度的表达多伴有渴望自身政治愿望与诉求被关注与解决的想法,而这种寻求回应来实现自身想法程度的强弱,其实也就代表了政治行为人政治效能感的高低水平。

2.政治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我们从政治效能感的定义中可以看到,政治效能感是一整套完整的心理机制,概括起来就是政治行为主体选择或者是准备以何种方式来思考处理眼前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种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基本包含有下面两方面内容:

一是选择机制。选择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权衡”的过程,不管是自己内部所认为的政治现象的认识,还是寻求外部的回应,即使是在思维层面,都需要一种方式方法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农村村民在判断对眼前的村务活动采取何种手段、方式、措施的时候,可以直观地反映效能感的高低,当村民选择在诸如村民大会这样的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那么其实他的效能感是比较高的,反之,有些村民经常在私底下议论村务但是从来不在公共场合发表,那么他的效能感比较低,当然,不论村民采取何种方式,这都是一种选择机制的运作。

二是思维与身心反应机制。此处所说的思维与身心反应的过程,可以说是个人心理上带有某种层面的“刻板印象”式的记忆机制,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们对社会现象以及政治现象的认知是在自身与所要处理的政治现象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如前文所说,政治效能感具有稳定性,是一段时期内政治行为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个人在面对现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时,内心会自动地将先前处理类似的问题的行为或者思维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以一种近乎定势的思维逻辑来处理眼前的境况,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身心反应过程也是选择过程的一种有机补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应机制是在政治行为人与政治现象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这种反应机制也是可以调节和引导的。

二、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瓶颈

1.倾向于依赖家族势力心理。宗族势力可以说是我国农村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封建宗法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家族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根除,这其中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在实行包产到户农民自主经营的初期,部分村民感觉一家一户的力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小,尤其是遇到水旱灾害,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低下,为求得帮助,便去族人中寻找力量依靠,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对待选举、参与管理方面受宗族势力的影响,大家族左右选举,村民往往对自身的一张选票有无足轻重的看法,自己主动去找本村的“大姓”或者是大家族,或者是在大家族的授意或者联系下,他们时常就这样将自己的选票投出去,进而导致经常性的农村大家族垄断农村公共权力与资源,村里的几个大家族“轮流坐庄”当干部,村民继续循环依附于大家族。

2.参与效率低,易盲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思想观念的变化不会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前进。长期生活于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不可能一下子根除传统的积习,他们政治表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有组织性的活动往往是被动的,总希望有第三方的力量来代表自己的利益,自己依附于第三方力量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在农村选举的过程当中,选举活动一般在上午9时开始,但是许多村民会在11时左右甚至是下午选举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才去投自己的一票,他们当中一部分的目的是从别的选民口中听到选举的大体趋势,看哪一位候选人将有可能当选未来的干部,看自己将来有没有可能从中得到自认为的好处;一部分的人则是在等候选人来亲自动员,或者是看选谁多然后就蜂拥而上;更有部分选民几乎不太关注选举活动,一直在家里待着,只是到了自己想出去的时候顺手将自己的选票投出去,为了投票而投票,与农村基层民主的精神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这几种情况虽然在现象上有所区别,但是都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没有从自身基层民主权利方面来考虑问题,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参与的效率非常低。

3.传统政治文化制约农村民主质量提升。政治文化概念虽然首先经由美国学者阿尔蒙德提出,但是经由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具体的、现实的农村情况加以总结,概括我国农村政治文化为“村社居民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中对基于一定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基础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的认知取向、情感取向、评价取向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对农村政治现象进行解释、描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这里的重点是村民对政治生活中一系列的具体内容的解释、描述与认识、评价。但是政治文化在一定时期形成以后具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农村被动需要一种“为民做主”而不是“以民为主”或者是以自身为主的传统成为了农村政治文化的基本氛围,加之古代历史上对农民一贯的盘剥与束缚与近现代特定历史时期对待农村的一些政策规定,使得农民对待农村的政治现象与政治事务的分析,一部分停留在一种狭隘与片面的层面,这对于基层民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培育政治效能感,推动农村政治文明稳步提升

1.动态平衡,稳定参与。我国当前农村一个非常主要的经济格局就是多元利益格局,随着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村民通过多元自主的经营模式,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的利益诉求也是不尽相同,呈现出利益诉求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面对村民需要大范围多角度地参与农村的各项事务的利益诉求与部分农村的政治参与渠道不足与容纳力有限的矛盾,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量、质与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当前农民是需要积极广泛地参与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务上来,通过积极参与来锻炼他们的各项参政能力,但是更需要村民在一个有序与稳定的环境里参与村治村务,这也就是,试想一下,假如没有稳定的和高质量的农村政治参与,单纯地是农民大面积地突然涌向各种自身不熟悉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环节,这可能导致新的问题的发生。

而政治效能感的一大特征就是以政治态度为基础的心理稳定性,培育现代公民文化所特有的效能感属性,可以让村民在参与村务的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范围的扩大和途径的增多,更加主要的是强调参与的稳定性与适度性,这样就会造就农村基层民主的一种持续而平稳的发展轨道,我们看到(下转第57页)(上接第53页)的部分农村群体性事件也将不再发生。

2.规避盲从,自主参政。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到,阻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一块巨石就是家族或者宗族势力,但是形成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农民在进行利益诉求或者参与村治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态度,而是以一种依附的政治态度与身份出现于农村的公共事务当中。

政治效能感的两大作用机制就是选择机制与自身身体与心理机能的反应机制,对我国村民培育具有现代性的公民所特有的政治效能感,可以逐步塑造其独立自主的政治人格,让他们在参与农村各项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能够以自我目标与效能来运用自己掌握的技能,来实现自身参与村务的目标,而不是作为农村宗族势力的附庸,我们就避免了传统村民在农村事务中的盲目性与附属性,真正实现基层民主四环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内涵。

3.有的放矢,高效参与。评价农村基层民主与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效率,但是在我们的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是从受访者口中听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某位村民在平时的闲谈或者是私下里和人们议论村里面的公共事务的频率非常高而且见解非常独到,但是真正到了村民大会或者是村民议事会的时候,他却哑口无言,在被询问理由的时候,他解释道:我们闲谈的事情,放在大队(村委会)会上说不合适,再说我人微言轻,说这些也没有人理会的,听听人家怎么说就算了,我还说什么。这是一种典型的无的放矢所造成的参与村务效率低下的案例,平时评论的面面俱到,但是不能在公共场合或者是公开场合对村庄公共事务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来解决现有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的效能感比较低下,感觉自己不能影响到相应的自己关注的村庄事物。所以,我们应该对村民的政治效能感整体上加以培训,使其在现有的水平与层次上得到本质的提升,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在有关农村公共事务的事项上积极发言、善于发言,真正体会到自己村民自治中的“主人翁”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过程、体系、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李蓉蓉.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J].晋阳学刊,2010(2)

[3] 王敏.政治态度:含义成因与研究走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

[4] 于水,任燕姮.农村政治文化:历史解读、现实审视与发展探讨[J].理论月刊,2012(120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简介:王志勇,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文化与政治心理。)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政治发展
网络政治发展的实践意义和行动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社会阶层分化对我国政治发展的挑战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探析
中国政治发展视角下全面从严治党的作用与途径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政治发展(1976—1982)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