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谫论南宋虞允文的书法艺术

2016-09-07王梦笔

书法赏评 2016年1期
关键词:钟繇书风行书

■王梦笔

谫论南宋虞允文的书法艺术

■王梦笔

弁言

北宋靖康之变以后,康王赵构建立南宋王朝。绍兴十一年,宋金达成协议,成对峙状态,南宋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就书法艺术而言,宋代书法自南宋以后,虽然延续着北宋的 “尚意书风”,但趋于衰落。此时的书法家多以师法苏、黄、米等书法家的风格为主流,以师法前人风格为能事,虽精熟而灵活,但终因为缺少创造,个性不显,未能出现北宋时期那些引领书风的大师,这也是南宋书风日趋衰落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南宋书坛也有几位意趣不凡,异于前者风格的书法家。南宋名臣、名将虞允文便是为数不多,师法钟繇一脉书风的代表书家之一。

一、虞允文的生平、家世、事迹、著述

虞允文 (1110—1174),字彬甫,一字并甫、彬父,四川仁寿县人,是南宋初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抗金名将。绍兴二十四年 (1154年)始登进士第,[1]后官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三十一年 (1161),他曾以督视江淮马府参谋军事身份领导宋军取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绍兴三十一年 (1162),任川陕宣谕使。宋孝宗赵昚即位以后,由于他反对朝廷放弃陕西五路,被罢官出任湖北、京西宣抚使。后因反对朝廷放弃唐、邓二州,再度被罢官。到了乾道三年 (1167),召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又召为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乾道八年,改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同年秋,受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淳熙元年 (1174)亡,孝宗赐谥号 “忠肃”。

四川虞氏家族之所以名气很大,因为这个家族在其发展历史上出现过虞允文和虞集两位著名的人物。虞允文是北宋晚期,南宋初期著名的将领,同时还是一位业绩卓著的大臣,官至宰相的要职。虞允文的五世孙虞集是元代一位宏才博学的学者和诗人。四川虞氏家族祖先可以上朔到虞世南。“远祖永兴公世南,仕唐为弘文馆学士,由越徙京兆。”[2]

绍兴三十年 (1160)金国完颜亮率兵南侵,高宗任命其为参谋军事,虞允文以他敏锐的军事洞察力和指挥方法,抗击南侵的金兵,扭转了战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采石大战”。此战以后虞允文被任命为川陕宣谕使,到蜀以后与抗金名将吴璘同谋经略中原之计,收复了陕西许多失地。乾道元年其任四川宣抚使,在军政、人事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乾道五年 (1169)八月,虞允文升任宰相,此间其多次上疏孝宗建议遣使、更改国书。《全宋文》中记载 “事之最大者世讎未复,舆图未归,南北生灵为底于休息”,“如拣军一事诚是当日之急务”等等,[3]对激发朝野同仇敌忾、一致抗金。收复失地的信心,有着积极地作用。虞允文是孝宗时期朝中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作为主战派的领袖他主张积极备战,以俟战机,积财以植根本,待时而动。虞允文于1174年病死于蜀中。他的治国方略一度影响到孝宗时期的大政方针的制定。

虞允文不但在政治、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绩,在著述方面也颇为丰富。杨万里称其终生好学 “自秉政至蜀,食必观书,为文立成,不雕而工”。[4]其监修 《乾道四朝会要》三百卷、《乾道重修敕令格式》一百二十卷外,还有 《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唐书注》《五代史注》《虞雍公奏议》二十三卷、《内外制》十五卷、《诗文集》十卷等等,以上书籍未见传世,其后世子孙曾各处寻访,未果。《全宋文》中基本收录了虞允文全部的文章,这些文章多以奏议为主,尚实用,重辞达,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5]另有诗作两首载入 《宋诗纪要》。除此之外,虞允文的书法艺术风格也足以在南宋 “尚意书风”末流中独树一帜,值得称道。

二、虞允文的书法作品及艺术风格

虞允文在南宋书坛是个性突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传世作品不是很多,均为行书尺牍。目前能见到的,其中墨迹有 《适造帖》和 《病久气嬴帖》两种,《病久气赢帖》又收入 《停云馆帖》卷七摹刻;刻帖有 《间别久问帖》和 《示垂谕劄子》两种,收入 《凤墅续帖》卷四。

(一)《适造帖》

《适造帖》,行书,纸本,纵三十六厘米,横六○·三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虞氏此幅行书,凡十五行,每行字数不等,共一百一十八字,款署 “允文剳子”。此札曾收入故宫博物院影印

《宋人法书册》第三册。签题 “宋虞忠肃公允文书”八字。幅后元代虞堪跋记,幅上有安岐藏印 “翰墨林书画章”“仪周鉴赏”“无恙”鱼雁形印等印记。《适造帖》另见 《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卷收录。《墨缘汇观》中著录为 “适造帖”,《石渠宝笈续编》等均有著录。虞氏此幅行书,结体多取横势,笔致含蓄,似于无意间着墨,然情趣天成。

(二)《病久气赢帖》

《病久气赢帖》亦称 《草圣帖》,[6]行书,纸本,纵三二·一厘米,横四十二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有“陈定平生真赏”“陈定书印”“陈以御”“大观”“项元汴诸印”,故宫周刊第十七册影印。[6]

(三)《间别未久劄子》

虞允文 《病久气羸帖》1

虞允文 《病久气羸帖》2

《间别未久劄子》,行书,见于 《凤墅续帖》卷四摹刻。现据 《凤墅续帖》断句如下:

“允文间别未久已。深驰念。即日暄和。伏惟尊候。余福归正。人甚多。不知已见的数。未累纳公文。想烦留意。亦已令李太尉亲往。若承此时。可移内郡即支米接济为甚便也。今日又作画一榜。从迩落行。必先到州县。肯稍在念流离者。可望安集矣。边有近报。倂幸垂示旦夕子状。三月十九日亥。允文。劄子。”

(四)《示垂谕劄子》

《示垂谕劄子》,行书,见于 《凤墅续帖》卷四摹刻。现据 《凤墅续帖》断句如下:

“允文奉劄示。垂谕邓州城事。已烦都统制亲往相视。若余人未必能仓卒办事也。团集民伍。需烦曲折开谕。令愚民识。本司美意乃可不然。将有駭政之忧矣。他事一望。疏示。正月二日。允文。劄子。”

《间别未久劄子》、《示垂谕劄子》二帖选自 《凤墅帖》残帙,上海图书馆所藏,共十二卷,纵三十八厘米,宽十六厘米。两帖后有曾宏父跋文一则。曾宏父,字幼卿,庐陵 (今江西吉水县境)人。宋理宗淳祐年间创凤山书院,自号 “凤墅逸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刻铺叙》和清同治 《庐陵县志》卷一六中对其有记载。著有 《石刻铺叙》二卷,在该书卷下自述其所辑刻的 《凤墅帖》特详,从中可以了解此帖的辑刻过程及全帖概况。

“虞允文的书法艺术风格以钟繇为基本,其书的横向取势、扁平构架、点画用笔多含隶意,尤近于 《荐季直表》”。[7]“他得益于颜真卿,而又受李建中的影响,没有李氏的险,却有颜氏的拙。”[8]由此可见,虞允文书法艺术是承袭钟繇一脉而下的书风,也受到宋四家中苏轼书风的影响。钟繇一脉书风与王羲之一脉书风有着明显的差异,虞和 《论书表》中对钟繇、张芝和羲、献父子的书风作了客观的评价:“夫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钟、张方之 ‘二王’可谓古矣,岂得无妍、质之殊?”[9]钟繇一脉书风,虽然现在已经见不到他的行书,但从其楷书中也能窥视其风格。以其 《荐季直表》为例,其偏旁多掺杂行书或草书形态,体势取隶势,用笔厚重,点画特征也多有隶书笔画形态。观虞氏行书,虽有东坡体势和韵致,但删减了东坡的开张体态,敛而不发,拙朴生动。观其书法,笔致含蓄,于奇崛处见俨雅;情趣天成,于不经意处显功夫。

由于其取法的特异性,在当时的书坛影响不大。尽管如此,这种独特的面目,也足以在南宋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岳柯的 《宝真斋法书赞》一书中,收录其行书 《万里帖》手札,岳柯评价曰:“公以任重之器,迈往之识,济时之才,积殊勋,位元宰,表表为名仕臣……赞曰……揽遗帖在手,并风云而献壮;敛胸中之崛奇,为笔下之豪放。”[10]

三、从其书法艺术风格管窥行书在南宋的发展脉络

阮元在 《南北书派论》中提出 “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朔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11]汉魏之际的行书以钟繇最为著名。羊欣曾提出钟繇书法的三种体例,其中的行狎书应当是当时一种信札往来,随意性较强的书体。所谓行狎书就是行书。虽然未见钟繇的行书,但他的楷书多存在行书意味,用笔流动厚重,笔势勾连,形体方扁,具有较浓的隶书遗意。行书发展到东晋,王羲之 “增强古意,裁成新体”,王献之的 “改体”思想,在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基础上脱尽隶意,出现了妍美流变的新风格,对行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徐利明在 《中国书法风格史》中提出:

“二王”以后,历代书家取法钟、王,大致可分为两条途径:一者,直接取法于钟、王法帖;二者,取法于钟、王以后的前代名家或当世名家书迹……[12]

南宋之际,“尚意书风”呈现江河日下之势,一方面理学思想影响到书法家艺术思想和创作心态的变化,另一方面隋唐以后楷、行、草中的钟王古法渐渐远去。黄伯思 《东观余论·跋陈碧虚所书相鹤经后》说:“自秦易篆为佐隶,至汉时去古未远,当时正隶体尚存有篆籀气象。厥后钟元常、士季及晋王世将、逸少、子敬小楷皆出于迁就汉隶……唐初犹尔独率更、虞永兴易方为长,以就姿媚。后人竟效之……而钟王楷法弥久远。”[13]

南宋的书法家们多以师法宋四家书风为能事,独具自家面目和钟繇风格书家已凤毛麟角,其中虞允文在当时走的是一条比较冷僻的道路,在南宋书坛影响也不及那些师法宋四家书风的书法家。但是按照作品的艺术价值来讲,虞允文的书法足可以在南宋书坛占有一席之地。

四、结语

虞允文是南宋时期的名臣、名将,当代研究虞允文多以有关政治、军事、家世等方面为主,对其书法艺术风格相对较少。作为南宋师法钟繇一脉书风的书家之一,由于其书法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对他的书法艺术风格作详细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还有较大的空间供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注释

[1]汤梓順.《南宋名臣周必大、史浩、虞允文及第年月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文中指出:“《宋史》关于虞允文中第进士时间的错误,指出 《宋史》卷,三八三 《虞允文传》中所载绍兴二十三年 (1153)有误,应为绍兴二十四年 (1154)。”

[2](明)赵琦美 《赵氏铁网珊瑚》卷五 《杨椿书虞秦公祺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5册,第399页。

[3]《全宋文》207册,4588卷,虞允文六 《请因诸军之欢心去积年之冗籍疏》第79页。

[4](宋)杨万里 《诚斋集》(五)《宋故左丞相节度使雍国公谥忠肃虞公 (允文)神道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61册,第553页。

[5]《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2006年 第207册。

[6]徐邦达.《古今书画过眼要录》,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472页。

[7]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346页。

[8]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

[9]虞和 《论书表》载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50页。

[10](南宋)岳柯 《宝真斋书法赞》影印钦定四库全书 第813册,第873页。

[11]阮元 《南北书派论》载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629页。

[12]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157页。

[13]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钟繇书风行书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行书释函可《偶感》(70cm×45cm)
脚踏实地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马叙伦
钟繇未盗墓
钟繇《荐季直表》(局部)
书画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钟繇:盗墓贼这个锅我不背
钟繇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