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堂印谱》中印人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探绎
2016-09-07海玉豪
■海玉豪
《飞鸿堂印谱》中印人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探绎
■海玉豪
一、 《飞鸿堂印谱》与 《飞鸿堂印人传》考略
《飞鸿堂印谱》及 《飞鸿堂印人传》辑录清初一百二十八位印人的作品,并附传记,通过对 《飞鸿堂印人传》中所录印人的地理位置考察,可窥视康熙至乾隆年间印风及印人分布。汪启淑 (1728——1799),字慎议,又字秀峰,号訒庵,人称印痴先生,安徽歙县棉潭人,盐商出身,后官至工部都水司郎中。《飞鸿堂印谱》流传极多,版式不一,原钤本有两种,一是记录所刻者名实的有款本,一是不注释刻者名实的无款本。有款本为五集五帧二十册四十卷,共收印三千五百枚。无款本三帧二十四册三集二十四卷,共收印两千枚。横田实在 《中国印谱解题》中言:
園田湖城旧蔵の 《飛鴻堂印譜汪啟淑手校本》四冊なるものが記されている。この解題には 《飛鴻堂印譜》第三集一卷より八卷にいたる最終稿本,原裝假綴本である汪啟淑自身筆をとって收錄すべき印の取捨選擇をし,必要文字を書き入れた非常に珍しいものである……本書卷一の表紙裏扉に汪啟淑が次手書きしている。譜內共計七百零十印今實存圖章六百七十方內尚有兩面印——可得六百五十有零餘係吊版遺失,二月初四日記。[1]
横田实在 《中国印谱解题》中对于 《飞鸿堂印谱》的解读是根据日本圆田湖城旧藏的 《飞鸿堂印谱汪启淑手校本》来进行解读的,谱中记载了汪启淑自述的一段文字,并且附有一枚 “湖城记”印章,可谓珍品。
《飞鸿堂印谱》后附 《飞鸿堂印人传》八卷,因前有周亮工所编撰的 《印人传》,故又将汪启淑所编撰的称为《续印人传》,其所收人数为周亮工所编撰 《印人传》的两倍。《篆学琐著》本中有 《续印人传》序跋:“乾隆五十四年秋二月之望,华亭门愚弟王鼎拜手书。”字样。而据横田实在 《中国印谱解题》中所言:
序跋もなく開卷いきなり印人傳となるので刊年を明らかに出來ないが,《飛鴻堂》四十卷本乾隆十二年の刊行であるから,それから二、三年して本書出版となったものと見ていいであろうとしている。[2]
圆田湖城旧藏的 《飞鸿堂印谱》上刊行时间为乾隆十二年,但是 《篆学琐著》本是乾隆五十四年序,这在时间上有大的区别,说明在 《篆学琐著》本中所录的 《续印人传》为晚出的版本。
二、从 《飞鸿堂印人传》看清初印人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飞鸿堂印人传》在内容记述上与周亮工 《印人传》相比更为完整,详细记载了当时印人分布与生活的情况。现列 《续印人传》中印人的地域分布表 《通过此表来窥探 《飞鸿堂印人传》中所录清初印人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及产生这种分布的原因。(见表1)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在 《飞鸿堂印人传》所辑录的128人中,江苏省占据人数为51人,浙江省占据37人,安徽省占据20人,此三省人数合计108人,可以看出清初印人多分布于江浙皖,虽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汪启淑主要活跃于江浙地区,故所收两地印人最多,但是我们通过印学史也可以看出,篆刻史上主要的流派也是浙派、徽派。通过明末清初人口密度分布调查,[4]可以看出,长江下游的人口密度一平方公里大约有25——50人不等,比其他省份要高出许多。通过考察乾隆元年 (1736)科举选拔的367人,其中籍贯为江苏省的占78人,浙江省占68人,江西省占36人,安徽省占19人,四省合计201人,占全部人数的75%。江苏、浙江两省独占146人,超过了全国近一半人数,我们通过乾隆年间科举选拔的情况也可以看出,长江下游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文人及印人的聚集地。无论是在印人的数量上,还是在印学风气的发散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我们纵观中国历史人口分布的推移情况可知,两汉时期,黄河流域中的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一平方公里大约为100——200人左右,而此时长江河口周边的人口密度大约为1—10人左右。唐代则以洛阳为中心,一平方公里大约为150—200人,而此时长江河口附近人口密度大约为100人左右。到了北宋,人口则集中于四川省的成都和江苏省的苏州,大约每平方公里为20—30人,高于黄河流域的每平方公里15—20人。但是江南多诗人,黄河流域据考则出仕为官的宰相较多。明代以降,在人口分布上则以长江流域为中心,以上所举的相关人口分布,与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有重大关联。
表1 《飞鸿堂印人传》中印人地域分布表[3]
经济因素在印人地域性分布上影响重大。《飞鸿堂印谱》的编撰者汪启淑是盐商出身,财力丰厚,借此结交友人。苏、杭的经济在历史上一直十分繁荣,到清代更甚,而盐商可以说在推动江、浙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近人陈去病在 《五石脂》中说:“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5]据汪喜孙在 《从政录》统计,入清后,扬州盐业资本达七八千万两,与乾隆三十七年户部所存库银相等。[6]各地文人名流汇集扬州。据 《扬州画舫录》记载,在扬州本地画家及各地来扬州的画家中有名气的加起来就有一百数十人之多。而据日本大久保英子 《明清时代書院の研究》[7](江苏、浙江地方の書院と商人)中研究得出,江苏、浙江是盐商的集散地,盐商对当地书院及艺人有捐助的风气,再加上江、浙地区经济富庶,推动了当地的艺术发展。根据前述的人口密度统计可以看出,早期黄河流域的气候要比江南地区更好,我们通过出土文物上的纹饰可以看出,而后世文人向南方迁移又跟经济、战争有很大关系。
结论
明代以降,长江流域无论是从经济、地域气候、风土人情等等方面都对艺术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加之商人的集聚带动了这一地区的艺术文化发展,使得篆刻艺术在此地区逐渐壮大。如早期的赵孟頫、吾衍,到明代的文彭、何震、朱简等人都活跃于江浙地区,此时的书画也以 “吴门派”、“华亭派”领衔全国。进入清代,篆刻前沿仍集中在江、浙、皖地区,而辽宁、云南、湖北等地的印人则极为少见。文人篆刻艺术作为后起的艺术门类,跟时代风气、地域性特征、经济基础密切相关,而印材的获得、印谱的制作、印人的创作基础都跟经济牢牢挂钩,而我们通过 《飞鸿堂印人传》可以看出清初印人分布的地域性特点,并可窥探这种地域性分布受气候、风土、艺术氛围、经济基础直接影响,这种社会性因素在篆刻的发展中意义深远。
[1]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M].日本:二玄社,1976,第276页。
[2]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M].日本:二玄社,1976,第279页。
[3]此表据日本东京博物馆所藏汪启淑 《飞鸿堂印谱》制。此本为日本藤山鸣堂氏藏本,为清朱墨钤印本,共五集四十卷五帧二十本,记有刻者名实及籍贯。
[4]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第190页。
[5]朱福烓.《扬州史述》[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第199页。
[6]嘉庆.《两淮盐法志》传记部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7]大久保英子.《明清时代書院の研究》第四章第四节306页。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