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图”帷幄 多面开“花”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03闽侯县第一中学福建闽侯3501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导图笔者文本

王 婷(闽侯县第一中学,福建闽侯350100)



运“图”帷幄多面开“花”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婷
(闽侯县第一中学,福建闽侯350100)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的方式,记录着人们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让学生发现自己在知识理解、文章结构、文本内涵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他们在阅读理解、写作、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思维导图;以画促写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心智图,是一种图式工具,不仅能表达放射性思维,更能开发大脑的各种潜能。它能使把大脑的各种机能充分运用,比如词汇、数字、图象、颜色、逻辑和空间感知,有助于使用者具有更清晰的思维,更有效地进行学习,进而促使大脑有最佳的表现。思维导图意在大脑的思维过程通过图形形式展示出来,如此,使用者就能够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图式,改变自己的思考模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更高效地进行知识表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考试大纲》对考生阅读理解的要求是:“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试卷的必考内容,而且在试卷中占有较大分量。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若能在平常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形象地展示出一篇文章脉络框架,显然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与感悟,还能使他们在写作上技高一筹。于是,笔者从新课教学、文本阅读以及写作这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新课教学,合理呈现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选修八的第三单元Inventors and inventions为例。

在主课文的读前部分,课本先提供了发明家要让在发明得到认可所必须经历的六个阶段。编排者打乱了这六个阶段的先后顺序,要求学生进行顺序调整,以此预测一项发明产生的过程,然后通过对主课文的阅读来检验其预测的正确性。

主课文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一篇记叙文。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如何通过多次尝试,最后成功地捉住了她母亲家院子里的一窝蛇放归大自然,并以她的捕蛇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而主人公从“多次尝试”到“发明专利”的过程,正体现了读前部分所提供的六个阶段。

如果按课本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方法。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其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严谨的过程,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不断地进行尝试与验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果。鉴于此,笔者尝试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先让学生从标题到图片预测其主要内容,再通过阅读正文部分来验证其预测的正确性,最后用思维导图画其结构图,梳理篇章结构,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图1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思维导图

从画出第一个图开始,笔者就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捉蛇以及此举之意义。从发现问题到抓蛇到申请专利,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不断提问,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判断,进而不断地扩充思维导图。整篇文章的框架清晰地体现在思维导图中。(如图1所示)最后,在文本框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个科学过程要经过哪些阶段?学生能够从篇章结构框架图上对比读前的阶段的判断,重新进行合理排序。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兴致盎然,师生配合得很融洽,一改平日寂静无声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呈现思维导图,使篇章结构可视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推理的能力,从而加强对文章的主旨和要义的理解。要读懂一篇文章,就必须了解它的篇章结构,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全篇的脉络与主旨,弄清其间的逻辑关联。

二、文本阅读,灵活运用

研究者发现,在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学生的知识面要比死记硬背学习的学生宽,也更能解决问题。当学生尝试用图来表示对知识的理解时,说明他们最肯动脑筋。[1]

如果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托,绘制他们的思维导图,是否更有助于学生们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呢?笔者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天津卷(以下简称2014天津卷)的阅读理解B篇为例,进行分析。

此类文章是学生的软肋,一是由于学生们大多欠缺此类文章所涉及内容的背景知识,二是因为文中专业术语过多。文本印发给学生阅读后,不少学生反映不知所云。笔者与学生一起讨论该篇文章的主题,得出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述一项发明装置(the Long-Pen)的产生过程。接着,笔者便让学生尝试着运用思维导图画出文章的篇章结构,看看文章到底说哪些内容,作者如何编排文章的结构等等。此言一出,学生们马上活跃了起来,开始着手画图,也可以听到学生们在小声地交流着。几分钟后,学生们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思维导图。其中有一幅颇具特色,如图2所示:

图2 2014天津卷阅读理解B篇的思维导图

笔者把此思维导图投影出来,得到学生认可后,让学生依照此图再次阅读,理解文本及后文的题项,几分钟过后请学生回答,并要求学生说出得到答案的依据。最后,笔者再次利用思维导图回顾本文的篇章结构和测试点结构,从而使学生对该文的篇章结构和测试点结构中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

图3 2014天津卷阅读理解B篇“文本篇章结构与测试点思维导图”[2]

该发明装置的产生过程(Process)如图3所示:Reason→Designing the LongPen→Several versions→Test runs&Launching.

通过以上两个思维导图,学生不但对文章所写内容了然于心,而且能清楚把握住该篇文章的篇章结构,领悟出题者的出题模式与用意。

近几年的全国高考卷,无论是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还是新题型中的语法填空、七选五、短文改错等,无不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形成语篇意识,从而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可见,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其大脑潜能,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与分析,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以画促写,拓展提升

尽管人们常说“得阅读者得天下”,但笔者认为,基于阅读之上的写作才是最高境界。写作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这一表现形式重要体现。《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有效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审题不认真,经常漏掉要点,或者离题,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写作成绩。何不要求学生在写文章之前,根据要求画画思维导图呢?通过画图,学生不得不对材料进行深入剖析,弄清主题和要求,落笔之前才能心中有数。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选修九第四单元Exploring plants为例。该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自然界中的植物、植物探索的历史”,内容涉及“花朵及其动物的传媒”“不同寻常的植物”等。此单元的写作练习,要求写一篇介绍大王花(Rafflesia arnoldii)的短文,在图中列出了花的特点、生长地、种子传播方式、食物的来源等要点,这也是一种思维导图的运用。

在单元主题与听力背景的强化下,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词汇表达。笔者借题发挥,让学生“看花写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但要求在写之前一定要画出它的思维导图。结果出人意料,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条理清晰。有一位平时写作爱跑题的学生这次写的是薰衣草,文章从思维导图的建构到文章的编排都有模有样(如图4所示),而且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脉络清晰,过渡自然,图文并茂,一改往日偏题离题的现象。可见思维导图在写作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往中心靠拢,帮助学生克服偏题、离题等习作毛病。有了思维导图,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思路更加清晰,有助于思维的发散和创造,培养了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兴趣。[3]

图4 薰衣草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改变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从而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励其积极参与,也有助于学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和提炼,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将其运用在阅读和写作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挖掘;亦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文章结构及罗列提纲等,在助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也使他们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多维地应用思维导图,能使学生在阅读理解、推理判断、发散思维、写作等方面开出多彩之花。

[1]张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2]陈爱龙.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实现路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3]王燕.概念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周大明)

猜你喜欢

导图笔者文本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老师,别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第6章 一次函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