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脾益气散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2016-08-19李娜张小明陕西省黄陵县人民医院陕西黄陵727300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7期
关键词:益气体征小儿

李娜 张小明(陕西省黄陵县人民医院,陕西黄陵727300)

补脾益气散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李娜 张小明
(陕西省黄陵县人民医院,陕西黄陵727300)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散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共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中医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脾益气散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腹泻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中医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儿治疗后腹泻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气散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有效改善腹泻症状体征及频率,缩短临床病程,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小儿秋季腹泻中医药安全性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科消化道常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好发于6个月至3岁婴幼儿[1]。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常伴有呕吐、发热及脱水等,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威及生命[2-4]。目前西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尚无特效方案,常规对症药物干预近远期疗效欠佳,无法满足临床需要。如何有效改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症状体征,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已越来越受到儿科学界的关注。本次研究以我院儿科近年来收治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西医常规药物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脾益气散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腹泻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998年)急性水样腹泻诊断及分型标准[4];符合中医泄泻脾虚湿盛证辨证诊断标准[5];年龄≤24个月;轮状病毒(+);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入组前未行抗生素及止泻药物应用;重度脱水;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治疗依从性差;临床资料不全,失访及脱落。

1.2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共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75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40例;年龄10~24个月,平均(12.82± 2.30)个月;病程2~5 d,平均(3.14±1.10)d。中医组男性37例,女性38例;年龄12~24个月,平均(12.90± 2.35)个月;病程3~5 d,平均(3.20±1.16)d。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退热、肠黏膜保护剂、合理喂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益生菌(培菲康,1岁以内每日0.5 g,1岁及以上每日1.0g温水冲服)等;中医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脾益气散辅助治疗,方药为人参15 g,茯苓15 g,白术10 g,山药10 g,薏苡仁10 g,陈皮10 g,莲子肉6 g,桔梗6 g,砂仁6 g;食积甚者加山楂6 g,腹痛甚者加肉桂6 g(此剂量主要针对24个月小儿);每剂加水500mL煎至100mL,早晚温服,其内可加适量红糖;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 d。

1.4观察指标记录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包括脱水(口渴症状消失,啼哭时伴眼泪流出,且尿量及次数恢复正常)、腹泻(大便次数<3次/d)及发热(腋下体温<37.4℃)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24 h记录患儿总腹泻次数,计算每天腹泻发作频率;记录患儿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皮疹和便秘。

1.5疗效标准[6]显效:患儿治疗3 d内腹泻频率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患儿治疗3 d内腹泻频率、大便性状及全身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无效:患儿治疗3 d内腹泻频率、大便性状及全身症状体征未见缓解或加重。

1.6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选择Epidata 3.10软件,数据分析选择SPSS13.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中医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见表2。中医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h?

2.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腹泻频率比较见表3。中医组患儿治疗后腹泻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腹泻频率比较(次/d,?

3 讨论

已有研究显示,小儿秋季腹泻发生与患儿机体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关系密切;对于尚无自我进食能力患儿不合理喂养、气温骤变及病原菌侵袭是导致发病主要原因[7-9]。目前西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一般在常规补液、抗感染及保护肠黏膜等基础上加用肠道益生菌以调节肠道内环境。

中医学将小儿秋季腹泻归于“泄泻”范畴,病机为脾胃弱致乳哺失调,风寒湿邪干正所致;而运化失常、水谷合污而下,终引泄泻而生[10-13]。补脾益气散组分中人参补中益气,茯苓健脾燥湿,白术渗湿益气,山药补气益脾,薏苡仁祛湿健脾,陈皮消积理气,莲子肉止泻健脾,桔梗利水行气,砂仁化湿合胃,食积甚者加山楂健胃消滞,腹痛甚者加暖阳止痛;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渗湿,健脾祛湿之功效,且温燥适宜,药效平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茯苓及白术提取物均可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繁殖等作用,这亦是本方剂扶正祛邪之关键所在[14-15]。服用时加入红糖可起合胃健脾之效,同时亦可改善口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患儿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病情康复进程;中医组患儿治疗后腹泻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药辅助用于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在控制腹泻频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而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说明消补脾益气散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性符合临床应用需要。

综上所述,补脾益气散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有效改善腹泻症状体征及频率,缩短临床病程,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率。

[1]McFarland LV.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epidemiology,trendsand treatmen[J].Future Microbiol,2008,30(3):563-578.

[2]罗菲.热毒宁联合蒙脱石散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止泻效果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7):644-645.

[3]唐敬丽.消旋卡多曲颗粒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2):48.

[4]方鹤松,魏承毓.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2.

[6]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探讨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7]梁建中,郭思,李轶,等.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 (19):48-50.

[8]王丽媛,谢咏梅,汪志凌,等.益生菌调节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 (7):489-461.

[9]杨生泉.参苓白术散加减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2例[J].陕西中医,2013,34(11):1461-1462.

[10]程健国.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2):25-27.

[11]裴文利.秋泻灵合剂与潘生丁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2014,32(10):2528-2530.

[12]韩新民,汪受传,虞舜,等.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4(3):1-3.

[13]沈亚婷.针药并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举隅[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2(3):286.

[14]黄向红,林国荣,郭子宽.秋泻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3):201-202.

[15]刘勇,陈娟.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181-182.

R725.7文献标志码:B

1004-745X(2016)07-1441-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7.062

2015-10-17)

猜你喜欢

益气体征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小儿涵之三事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益气脑络通汤治疗脑栓塞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