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2016-08-15蔡育丽

光明中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疗

蔡育丽



中药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蔡育丽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儿科(厦门 361001)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内外兼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抽取了2014年1月—2014年6月80例在我科住院的符合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给予不同的处置方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宁波戴维单面蓝光箱光照治疗每日连续12小时,观察组除了采用宁波戴维单面蓝光箱光照治疗每日连续12小时外,还联合用中药颗粒(茵陈、防风、栀子、大黄)溶于38℃~40℃温水中,在光疗前泡洗全身皮肤10分钟,一天1次,同时口服茵栀黄颗粒一次1 g,每日3次,连续使用3天。观察其全身皮肤黄染消退情况及分析经皮测胆红素值的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经皮测胆红素值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它能更快促进患者皮肤黄染消退,效果明显,安全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外兼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疗;中药外洗;茵栀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疾病。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可以自愈。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04μmol/L(12mg/dl);早产儿大于255μmol/L(15mg/dl),要求及早、有效、彻底治疗。西医认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有关,主要治疗方法为蓝光照射治疗。中医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胎黄”“胎疸”,本病的发生责之于湿邪,或由于孕母感受湿邪,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传于胎儿;或湿热蕴郁,瘀阻内积,郁结于里;或胎儿生后外邪内侵,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机不畅,熏蒸肝胆,肝失条达,致胆汁外泄,发于肌肤。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我科新生儿病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中药内外兼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方便抽取了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符合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80例患儿均为出生后3~4天的足月儿,女婴36 例,男婴44例。经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胆红素升高至204μmol/L以上,有光疗指征。按不同处置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平均值为258.38μmol/L(15.11 mg/dl),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平均值为256.67μmol/L(15.01 mg/dl)。回顾性观察与分析其临床资料提示两组新生儿在分娩方式、性别、体重、病情及产后护理环境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排除胆道闭锁者、过敏性体质者、有先天性心脏疾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或其它严重感染的患儿。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方法在常规补液、口服益生菌及营养支持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常规每日清晨8:00~9:00沐浴、喂奶后,采用宁波戴维单面蓝光箱光照治疗每日连续照射12小时。观察组患儿同样于每日同一时间用溶入中药颗粒剂包括茵陈15 g,防风6 g,栀子10 g,大黄3 g的38℃~40℃温水3000ml予浸洗,让患儿身体浸没在溶液中10分钟,右手拿消毒毛巾反复轻轻擦洗未浸泡到的头面部、耳后、颈部,泡浴喂奶后采用宁波戴维单面蓝光箱光照治疗每日连续12小时,同时口服茵栀黄颗粒一次1 g,每日3次。两组处置均为1次/天,观察组3天一个疗程[2]。

1.3.2护理要点①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同的护理干预。光疗期间,将患儿皮肤全面暴露置宁波戴维单面蓝光箱内,使用纸尿裤避免生殖器损伤,并及时更换,佩带黑色眼罩并用胶布固定好,以防止视网膜损伤[3]。根据患儿的胎龄及体重选择合适的箱温,相对湿度为55%~65%,测量体温每2时一次。除遵医嘱予静脉滴注补液外,定时予喂饮温开水。②观察患儿巩膜、皮肤黄染消退情况,每日清晨07:00予患儿测定经皮测胆红素值(使用JH-20-I13经皮测胆红素仪)。③当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降至171μmol/L(10mg/dl)左右遵医嘱予停止蓝光照射治疗,并予抽静脉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值作为出院参考标准。

1.3.3观察内容及疗效判断每天观察患儿皮肤黄染消退情况,以经皮测胆红素值为平日参考标准,与入院时的胆红素值进行比对,测算经皮测胆红素值的下降。记录每个患儿经三天治疗后皮肤黄染消退情况及疗效。疗效判断标准:观察比较两组的巩膜、皮肤黄染消退情况及每日经皮测胆红素值平均下降情况。

2 结果

观察组巩膜、皮肤黄染消退情况较明显,且经皮测胆红素值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胆红素下降情况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多为胎禀湿蕴,由于孕母素蕴温热,透于胎儿;或因胎产之时,出生之后,婴儿感受湿热邪毒;或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虚弱,脉络阻滞,湿浊内生,从而导致脾胃湿热,肝火疏泄,胆汁外溢。病在肝、胆、脾、胃四脏腑[4]。我们采用了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茵栀黄颗粒口服及中药颗粒(茵陈、防风、栀子、大黄)外洗配合光疗来治疗本病。茵栀黄颗粒的主要成分是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桅子泻火除烦,通利三焦,与黄芩合用清热散结,荡涤热毒;金银花质轻疏散,既能疏散在表之风热,更长于清解在里之热毒;茵陈清利湿热,清热解毒,利尿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与黄芩、栀子、金银花合用,既可通过清热解毒以祛邪,又可清利肝胆湿邪以退黄[5]。外洗中药颗粒(茵陈、防风、栀子、大黄)中的防风有发表散风、胜湿作用,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作用。中药内外兼用,加强了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从我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中药内外兼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未见药物不良反应;且操作简单、经济、安全,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芳,和杏花.中药泡浴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J].光明中医, 2012,27(2):288-288.

[2]张来英.中药熏洗联合捏脊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14,29(2): 341-343.

[3]何少珍.中药外洗及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优质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5):294-295.

[4]谈远.新生儿黄疸中成药治疗4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卫生,2011,18(8):81-81.

[5]姚菊红.茵陈蒿汤外洗配合酶诱导剂治疗新生儿黄疸22例[J].光明中医,2011,26(10):2080-208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5.048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5-0704-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曾谷兰2015-04-28)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光疗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Bhutani曲线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