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临床疗效观察
2016-08-15王乐荣
王乐荣 刘 西
【临床研究】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临床疗效观察
王乐荣1刘西2 △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济宁 272137)
摘要: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针刺对比治疗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及单纯针刺组各45例。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症状都有改善,针药结合组有效率为95.56%,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84.44%,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能较快的减轻耳后疼痛,缩短疗程。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针刺疗法;中医药疗法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起病急,发病迅速,以单侧面部肌肉瘫痪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面瘫”“口僻”“口眼歪斜”等范畴,多因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邪气乘虚入中头面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笔者临床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来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并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单纯针刺组,每组45例。针药结合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0~68岁,平均35.25岁。单纯针刺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4~72岁,平均33.6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1]: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喝水时口角流水,进食时食物滞留在颊部,舌前2/3处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2]面瘫之肝胆湿热型[3]: 除具有口角歪斜、闭目露睛、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本病的一般临床表现外,还有特征性的耳内外、乳突部剧烈疼痛,外耳道或鼓膜上出现带状疱疹,患眼干涩,唾液分泌减少,眩晕,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肝胆湿热证;②年龄20~72岁;③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不超过10天;④在接受本研究方法期间停止其他治疗;⑤自愿加入本实验并签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①周围性面瘫继发于其他疾病者;②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和精神病患者;③亨特氏综合征患者;④面肌痉挛患者;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⑥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5治疗方法
1.5.1针药结合组给予针刺加中药治疗,针具使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0.30mm×40mm(1.5寸)。取穴:攒竹、阳白、太阳、翳风、牵正、四白、地仓、迎香取患侧;三间、足三里、侠溪取双侧。操作:常规消毒,攒竹直刺0.3寸;地仓透颊车1寸;四白向下刺1寸;阳白向鱼腰方向平刺约0.3~0.5寸;太阳、翳风、牵正直刺约1寸;迎香向上斜刺0.5寸,以上腧穴平补平泻;三间、侠溪直刺约0.5寸,提插泻法;足三里直刺1.2寸,提插补法。留针30 min。7天为一疗程。中药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处方:龙胆草6 g,黄芩9 g,栀子9 g,泽泻12 g,木通6 g,当归3 g,生地黄9 g,柴胡6 g,甘草6 g,车前子9 g。用法:水煎取400ml,早晚各服200 ml。针刺与中药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2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及针刺方法同治疗组。
1.6疗效观察
1.6.1症状积分根据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面神经疾病委员会1985年制定[4]的House-Brackmann 分级量表所引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症状积分表的相关内容对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进行评分。功能评分:(患侧口角最大移动距离+眼眉最大上抬距离)/(健侧口角最大移动距离+眼眉最大上抬距离)×100%。
1.6.2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判定。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口角对称,眼睑闭合良好,鼓腮、耸鼻、皱额等动作与健侧对称;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口角对称,眼睑闭合良好,鼓腮、耸鼻、皱额等动作与健侧略有不对称;有效:症状与体征减轻,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有一定程度缓解,完成耸鼻、皱额仍较困难;无效: 症状体征无改变。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针药结合组和单纯针刺组患者评分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药结合组和单纯针刺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间评分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针药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s)
注: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1;治疗后,与单纯针刺组比较,1)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针药结合组有效率95.56%,单纯针刺组有效率84.44%,两组疗效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针药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例,%)
注:与单纯针刺组比较,1)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其发病多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面瘫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外观形象严重受损,心理压力大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5]。随着中医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的逐渐深入,对该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现代医学解剖学[6],面神经出茎乳突孔,先分出耳后神经和二腹肌支,然后向前上转折105°,进入腮腺。在腮腺内先分为2 支,以后又进一步分为5 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从腮腺前沿伸出,呈扇形分布于同侧表情肌。由于面神经经由内耳、中耳再由茎乳突孔出颅,所以直接刺激翳风穴解剖深层的面神经干,通过针刺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受侵神经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以利逐步恢复面部肌肉的张力。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诸病源候论》引用《养生方》云:“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喜令口呐。”《扁鹊心书》:“贼风入耳,口眼歪斜。”可见古人观察面瘫好发于夜间,与耳部有密切的联系。胆为中正之官,内藏相火,相火上犯耳部经络,则口眼歪斜。患者素体阳盛或阳明胃热积盛,外邪入里从阳化热;或直接感受风热之邪,郁于阳明胃经、或入肝胆之经化生湿热。故主要病机为正虚、湿热。攒竹疏风通络;地仓、阳白、太阳、翳风、迎香、牵正在于疏通面部经脉,祛风清热,调和气血,使筋肉得以濡润温煦;三间、侠溪清利阳明、少阳之湿热。配足三里能补益中气,起标本兼治作用。针灸能够直接调理经筋功能,刺激面神经,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改善神经营养,提高其兴奋性,从而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及面肌功能的恢复。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功。胆经湿热清利,面神经肿胀消退,则疾可除矣。
通过临床观察,周围性面瘫属于肝胆湿热型者,针刺治疗可疏通经络,祛除外邪;配合中药龙胆泻肝汤能泻火利湿,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病理产物的吸收,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及面肌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针药结合组治疗后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症状评分与针刺组治疗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症状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所以针药结合治疗效果相对单纯针刺治疗有明显优势,疗效更加确切。针刺加中药治疗更能增加疗效,对缓解耳后、耳周疼痛,耳鸣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缩短治疗疗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罗祖明. 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
[2]姚乃礼.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2.
[4]House JW,Brackmann DE.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5,93(2):146-147.
[5]雷行华.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5):15.
[6]黄选兆,汪宝吉.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34.
通讯作者△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2.030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2-0217-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王志同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