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吸气量对4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6-08-09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渭南714000贺娟梅王芝英李复红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扩张剂深吸气指标值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渭南714000) 贺娟梅 王芝英 李复红



深吸气量对4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渭南714000)贺娟梅王芝英李复红

摘要目的:探讨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检测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4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在吸入400mg沙丁胺醇后,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所检测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中,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相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其中IC的改善率最高,其改善率为40.00%。结论:深吸气量能够准确反映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主题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功能 @深吸气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临床上一种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00例COPD患者进行400mg沙丁胺醇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00例COPD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均是按照欧洲呼吸协会以及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该组中包含有210例男性患者,190例女性患者,其中患者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81岁,其平均值为63.2 ± 5.6岁,患者患病时间在7~54年范围内,其平均患病时间为25.2 ± 5.6年。患者在治疗前一天均停止服用茶碱类、β受体兴奋剂等药物,且在7d内未服用其他支气管扩张剂如激素等。

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使用化痰、止咳、抗炎以及平喘等对症治疗,并指导其准确的吸入400 mg沙丁醇胺,同时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等辅助性方法治疗,治疗时间为2~3周。其疗效评判标准为:患者咳痰、咳嗽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减轻,同时双肺干湿性啰音基本消失,且其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恢复至住院前状况。在治疗前后,于患者静息15min即使用校准好的德国JAEGER, MS-PFT肺功能仪对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测定,每个指标均测定3次,将其中最好的一次结果作为测定值。其评价指标分别为IC、FEV1、FVC、FEV1/FVC、肺总量(TLC)、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功能残气量(FRC)。

结果

治疗前,患者IC、FEV1、FVC、FEV1/FVC、TLC、PEF、FEF25%~75%、FRC指标值分别为:1.65±0.41L、1.16±0.24L、2.47±0.63L、48.14%±4.46%、8.55%±0.75%、3.75±0.48L、0.65%±0.63%、6.79±0.61L;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值分别为:2.31±0.52L、1.57±0.35L、3.08±0.83L、47.64%±3.63%、8.37%±0.63%、3.64±0.52L、0.71%±0.54%、6.34±0.58L。对治疗前后患者各项肺功能评价指标进行,深吸气量改善情况最为显著(P<0.01),其改善率达到40.00%。其结果见表1。

表1 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1

讨论

目前临床上多是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接触过危险因素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对COPD进行综合诊断,而该疾病诊断的必要条件是患者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2-3]。如果患者在服用支气管扩张剂后,指标FEV1/FVC值不超过70%,即可确认患者不可逆气流受限的发生。临床上多采用FEV1对COPD患者的病情、呼吸功能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和评价,而对于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的慢性气流阻塞患者而言,其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但FEV1指标改变较小甚至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其主要是由于该指标仅能够反映出大气道的气流变化,而对气体排空以及小气道扩张等情况不能及时反映,而上述两方面均能对肺容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FEV1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评估COPD病情以及治疗效果方面,IC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该指标能准确反映患者运动耐力以及呼吸困难等方面的改变情况,其主要原因是COPD患者肺内过度充气,致使FRC和TLC等指标值增加。患者在呼气末,肺内肺泡中存在吸气时的阈负荷,即正呼气末压力(PEEPi)。在患者服用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之后,IC显著增加,则表明吸气阈负荷出现降低,同时也说明正呼气末的压力也是降低的。因此,IC指标值的增加说明肺活量的增加以及吸气作功的降低,促进患者体内肺泡有效气体的交换,有利于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的缓解、以及运动耐力的增加,同时也减缓了肺部的进一步损伤以及肺过度充气的进一步发展。研究结果表明,COPD患者的IC指标值的变化与多项肺功能指标如最大吸气压、呼气峰流速以及最大呼气压等呈相关关系,而这些指标均能反映患者呼吸肌的收缩程度。因此,IC也能间接反映COPD患者呼吸肌力的状态,从而进一步反映出COPD患者运动耐力以及运动储备能力的状况。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作为一种较为简单的检测方法,IC检测能较为敏感的检出COPD患者气流阻塞变化,同时也可以弥补FEV1的局限性,因此,该指标能够准确反映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培,杨恂,官和立,等.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意义[J].四川医学,2012,33(8):1330-1332.

[2]褚新颖,李立宇,林展增,等.清肺消炎丸联合思力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12):1571-1574.

[3]孙燕,王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8):1096-1097.

(收稿:2016-03-01)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8.029

猜你喜欢

扩张剂深吸气指标值
深吸气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健肺益寿操提高肺活量
静脉血管扩张剂在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颈、腰、膝疾病的自我运动疗法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2016 ATS指南:婴儿复发性或持续性喘息的诊断评估
1995年—2013年地方预算内财力、中央返还及上解情况
一种新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指标变权算法
血管扩张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