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与预后

2016-08-0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

满 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与预后

满 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并观察其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 年10月接收的结直肠癌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45例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肿瘤转移率为2.2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肿瘤转移率为12.50%,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不仅安全可性,且手术创伤小,可促进患者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临床价值;预后影响

结直肠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机体结直肠内发生癌性异常病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发病率较高,若早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防止病情恶性发展,对患者生命起着一定程度的保障。临床上关于结直肠肿瘤治疗一般是以手术为主,其中传统手术应效率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二者之间比较P<0.05,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后母婴健康情况比较:采用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顺产率为88.3%,新生儿窒息2例,产后出血5例,新生儿发育良好。采用短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顺产率为68.3%,新生儿窒息为8例,产后出血为11例。观察组患者各方面数据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临床医学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血压升高,出现生理性水肿等症状[1]。硝苯地平是当前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一项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硝苯地平主要的疗效是降低动脉压,缓解患者疼痛,调节患者的心律失常状况,防止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效果明显。

在临床应用中,长效硝苯地平与短效硝苯地平的区别在于:短效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见效较快,但是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并且服用频率较高[3]。这种形式血压的波动情况比较大,在夜间没有服药期间,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容易产生心率波动不稳和负性肌力症状产生。长效硝苯地平有效解决短效硝苯地平的不足,药效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且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只要1次/天,就能够保持药物的有效性,减少服药的频率和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4]。长效降压方式主要通过限制心肌细胞外膜向内运动,防止心肌细胞亢奋,有效缓解舒张收缩情况出现,扩张动脉,从而减低血压。

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中,由于患者的特殊性,考虑到胎儿状况,常规的治疗方式应该视情况而定[5]。把握患者综合状况,做好相关的检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产妇大量出血,产妇疼痛加剧[6]。在治疗之前做好前置工作,多叮嘱产妇休息,多补充蛋白质,禁食一些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做好静压解痉工作,观察胎儿的活动状况,调节好产妇的心理状况,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孟康等在采用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在治疗中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血管痉挛,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出现[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69.9%,观察组总有效率9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长效硝苯地平比短效硝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控制血压的升高,维持心率平稳。采用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顺产率为88.3%,新生儿发育良好。采用短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顺产率为68.3%,观察组患者各方面数据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采用长效硝苯地平治疗能够更好的帮助妊娠期孕妇顺产,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情况出现,降低胎儿与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8]。本研究结果与以往文献数据相符。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过程中,长效硝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苦,长期稳定血压,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产生,保障胎儿和产妇的健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惠明,刘建军.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J].吉林医学,2013,34(19):34-47.

[2] 宋娜娜,刘宁,金美峰,等.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7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475-476.

[3] 李琳.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效果[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7):176-179.

[4] 孟康,陈韵岱,卢燕玲,等.长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平稳降压作用[J].心脏病学,2014,18(14):36-42.

[5] 宋永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80 例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8(15):37-46.

[6] 王俊玲.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对策与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0):70-78.

[7] 孟康,陈韵岱,卢燕玲,等.长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平稳降压作用[J].心脏病学,2012,11(28):64-66.

[8] 陈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4,18(14):29-34.用时间早,但术中创伤较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较慢,预后常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腹腔镜手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具有术中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笔者为探究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以及预后效果,现对85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取得较好的效果,阐述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情况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肿瘤转移情况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结直肠癌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2.61±2.62)岁,其中升结肠癌6例,回盲部脂肪瘤5例,乙状结肠癌10例,降结肠癌4例,直肠恶性淋巴瘤5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癌2例,直肠癌8例。治疗组45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42.65±2.54)岁,其中升结肠癌5例,回盲部脂肪瘤6例,乙状结肠癌11例,降结肠癌6例,直肠恶性淋巴瘤7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癌2例,直肠癌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分组研究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以及纤维电子肠镜检查,明确确诊为结直肠肿瘤;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本次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

1.2治疗方法:对全部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实施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治疗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调整其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 mm Hg,于患者脐部周围做观察孔,并置入腹腔镜,应用0.5~1.2 cm穿刺孔3~4个,按患者具体病变的性质与部位给予适宜术式,遵循根治肿瘤为原则,将病变部位切除[2]。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转移率。

1.4数据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定量指标组内比较使用配对检验,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检验或方差分析,定性指标主要用检验或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肿瘤转移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肿瘤转移率为2.2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肿瘤转移率为12.50%,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结直肠肿瘤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是仅次于食管癌与胃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其患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由于现代社会工业不断的发展,环境污染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结直肠肿瘤发病概率逐渐增长,其发病部位大多在直肠以及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之处,占结直肠肿瘤60%左右[3]。临床上一般采用传统手术开腹切除肿瘤为主,但此方法创口较大,并发症多,预后恢复较慢,易发生切口感染。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微创外科技术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的安全性以及根治性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临床研究证实;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根治性基本与其相同,且腹腔镜本身特殊的光学作用可使操作者手术视野局部放大,在操作中更加容易辨认组织结构,找准组织间隙,使肿瘤组织切除与分离更加的彻底,并能有效的避免正常组织遭到损伤;帮助操作者彻底将病变组织与周围淋巴结清扫,并可对系膜根部精准定位,使血管高位结扎术完成[4]。

腹腔镜微创手术,使患者术中肿瘤牵拉与挤压减少了,并使肿瘤细胞脱落可能减低,从而减少癌细胞种植转移可能,使肿瘤复发概率降低。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再一次证实了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其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且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肿瘤转移率为2.2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肿瘤转移率为12.50%,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其预后效果更好,肿瘤转移率低,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创口小,提高了患者康复速度,加快了其出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中。

[1] 侯杰,罗兰,刘伟新,等.老年人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效果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141-2142.

[2] 郑民华,马君俊.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6):521-524.

[3] 侯杰,刘伟新,刘铜军,等.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准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394-2396.

[4] 梁建伟,周志祥.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与思考[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7):481-484.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156-02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