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
2016-08-09郭忠武
郭忠武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辽宁 沈阳 110500)
某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
郭忠武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辽宁 沈阳 110500)
【摘要】目的 了解沈阳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康平县27所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心理教师中,专职心理教师为40%,兼职教师为60%,有心理资质教师为60%;在27所中小学中,配有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为33.33%;设有心理咨询室的为25.9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信件咨询的各为18.52%;开展团体心理讲座的为14.81%;开展网络咨询的为11.1%;开展个案面询的为7.4%;开展电话咨询、心理测量、有经费投入的各为3.7%;只有1所学校的心理功能室建设及业务开展情况基本达标,达标率为3.7%。结论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薄弱,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康平县的27所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其中完全小学6所,完全初中1所,高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素质教育学校(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1所。
1.2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康平县27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形式,共有15项内容,有学校类别;教师总数;专、兼职心理教师情况;心理教师资质;有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开展心理测量、个案面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信件面询、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况;举办团体心理讲座;经费投入等项目。调查员通过对心理教师、主管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发放27份问卷,收回27份,回收率100%,全部有效。
1.3统计:调查资料整理后,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汇总。
2 结 果
调查结果显示(表1):27所中小学校教师总数2680人,心理教师总数30人,为全县教师总数的1.12%;在全县心理教师中,专职心理教师12人,为心理教师总数的40%,兼职心理教师18人,为60%,有心理资质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8人,为60%;在中小学校中,配有专职心理教师的有9所,为33.33%;设有心理咨询室的有7所,为25.9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信件咨询的各有5所,各为18.52%;开展团体心理讲座的有4所,为14.81%;开展网络咨询的有3所,为11.1%;开展个案面询的有2所,为7.4%;开展电话咨询、心理测量、有经费投入的各为1所,各为3.7%;只有1所学校的心理功能室建设及业务开展情况基本达标,达标率为3.7%。
3 讨 论
便常规检查也变得尤为重要[7]。在临床中抗生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有过敏反应、二重感染、毒性反应以及特异性反应等,在应用时应注意各种抗生素药物的属性、适用证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种抗生素:①氯霉素:该抗生素药物容易造成灰婴综合征,简单地讲就是早产儿与新生儿循环系统衰竭,比如氯霉素注射液,应用于新生儿容易造成血液浓度过高引起毒性反应;②喹诺酮类药物:容易使骨骺软骨细胞受到影响,引起不良反应,造成患儿出现提前骨化现象,使其长高被抑制,导致负重骨关节组织受损等,比如诺氟沙星胶囊、氧氟沙星片、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因其安全性于婴幼儿和18岁以下青少年尚未确定,对此,对于18岁以下患者应禁用;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这种类型的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肾毒性以及耳毒性,其中以耳毒性最为严重,严重时容易使患儿永久失聪,如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于体内蓄积容易产生毒性反应;④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早产儿,或者新生儿出现黄疸和粒细胞减少,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对于新生儿和2个月以下婴儿因禁用,同时用药量应酌减;⑤四环素抗生素:由于这种类型的抗生素药物可和钙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黄色沉淀物,对此,若患儿在应用时正好遇新生长牙齿,容易使其牙齿变黄,引起四环素牙,同时还会造成骨骼生长,影响小儿发育以及成。对此,在儿科临床中应用上述这些类型的抗生素药物时,需特别谨慎和小心。
表1 沈阳市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非常薄弱,究其原因探讨如下:
3.1监督不到位:无论是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3]的文件,还是沈文明委【2013】16号文件“关于印发《2013年沈阳市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均不同程度地提出“小城镇及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工作。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县级行政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意识淡薄,文件执行力度不足,监督不到位,使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3.2重视不足:农村中小学校领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没有、学不学都无关紧要,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多数学校没有心理接待室、咨询室、测量室、沙盘游戏室等功能室,设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仅为18.52%。有经费投入的学校仅为3.7%,由于没有经费投入,心理功能室及设施基本没有,经费的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4]。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严重不足,仅为18.52%,课程表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是为了迎接检查而已,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活动结合在一起,甚至完全替代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体育化。
由于农村中小学没有设置心理教师编制,心理健康教师专职率仅为40%,兼职率为60%,多以兼职为主,导致心理教师配置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固定、不专业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有心理资质的教师为60%,而有40%的心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技能培训,很难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开展面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的学校为3.7%~18.52%;开展团体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为14.81%~18.52%,多数学校没有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个体、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即使开展,往往单一,不能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3忽视家庭的治疗: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偏重于学校、学生本人的疏导,而忽视了家庭的治疗,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做到学生、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4]。因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后面一定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
3.4坚持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的原则,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监督机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联防体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支持和指导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必须牢固树立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的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3]。县文明办、教育局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与监督,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考核、奖惩制度,把各中小学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业绩作为校长、副校长、教师考核晋级的指标,形成严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监督机制。给予必需的经费投入、配置必要的设备。落实“治未病”的理念[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中,积极开展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信件咨询、个案面询等形式多样的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中小学校全部设立心理咨询室,每个学校必须配备一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以上资质的专职心理教师。专职人员的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统筹安排中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3]。成立中小学教师心理沙龙,强化师资力量,组建心理健康辅导专职工作团队,建立并完善县教育局青教办综合指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组织实施、各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落实跟进的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在市级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校、社区心理咨询室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县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进行[4]。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与家长、社区进行必要的沟通、联系。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协作机制[3],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
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不仅是家庭、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力度,坚持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的原则,建立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监督、领导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联防体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步骤、有方法、有条件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为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保驾护航[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S].教基[1999]13号.
[2]中央文明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S].2012.
[3]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S].教基[2002]14号.
[4]刘学武.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5):12-16.
综上所述,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人们对于药物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儿科,合理且科学地用药与减少因药物所引发的疾病、不良反应等也被广大医学者以及家长所重视。本次研究笔者就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了详细地探讨,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合理用药除了可使医药资源被充分利用以外,还可减少因药物刺激所引起的各种疾病,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以及优质的药物服务,继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 贾苗辉,苑海,赵吉强,等.抗生素在儿科门诊的临床应用处方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24):3800-3801.
[2] 唐艳,程曦.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0(11):139.
[3] 陈光礼,钟寒静.儿科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4):402-403.
[4] 肖相国.探析抗生素在儿科治疗使用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0(11):54.
[5] 尚云兰,祁风岳.儿科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149-150.
[6] 王君宁,李贵珍,香富强,等.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5):57-58.
[7] 白雪,张荣.儿科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0):339-339.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2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