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发展分析

2016-08-08孙新锋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本科高校职业技能鉴定福建省

孙新锋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100)



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发展分析

孙新锋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0)

摘要:针对目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职业技能鉴定日趋完善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高校体育院系职业鉴定培训基地建设、职业鉴定师资培养、课程引入、学生考证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相关高校对职业鉴定工作重视不够,导致专业教师和持证学生的数量不足;与主管部门缺乏沟通,致使高校内的培训基地比例不高;专业课程设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不尽吻合,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面。基于上述问题,建议高校高度重视,抓住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机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增加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

关键词: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近年来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专业设置不断增多,然而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调查显示,体育类的运动训练专业被列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则因收入不高、就业率和整体满意度较低、存在失业风险性高等因素,进入了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本科专业[1]。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6月成立了职业技能指导中心,2005年我国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开展了试点工作,现已推广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目前开展的鉴定项目主要有游泳救生员、体育场地工、体育经纪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及运动康复师等五大类48个职业。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一定的职业标准由专门的考核鉴定机构,对有关人员从事某种职业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的考核鉴定,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2]。近年来在体育部门大力推广与积极宣传下,体育职业资格鉴定制度为人们所认识,鉴定站不断增多,市场认识不断提高,体育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一些法律法规为体育行业推行职业资格鉴定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体育法》建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发展、规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举措[3]。2014年2月26日,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4]。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即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业与社会就业脱节。高校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教育结合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渠道。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福建省拥有体育院系的12所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开展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现状的调查,时间至2015年12月。

登陆政府及相关高校网站,查阅政府及体育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通过中国知网(CNKI)搜索有关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论文6篇,其他相关论文数十篇,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对于职业技能鉴定相关问题访谈了福建省体育职业鉴定部门主要负责人;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等问题访谈了部分高校体育教师。

通过福建省体育职业鉴定部门获取近年来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信息,采用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本科高校的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人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及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的兴起

福建省共有12所本科院校设有体育院系,在校学生近6000人,年毕业1000余人,由于教师岗位出现供需矛盾,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受到挑战,其他体育专业学生面临同样问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014年教育部专业评估中福建省社会体育专业更是被教育部点名批评,专业建设有待加强!同时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对于技能的实际指导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丰富;体育专业毕业生仅凭毕业文凭竞争相关工作不具优势,加之市场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不断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对毕业生从业后的待遇、升迁及发展也是一种影响。

福建省于2010年开展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截至2015年年底开展了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项目的鉴定,鉴定117批次,鉴定人员10221人,近7000人获得了相关职业证书,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初步成效。我国计划2016年全国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较2015年提升15%以上[5],福建省作为沿海经济强省,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未来在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2015年福建省成为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试点省区之一[6],近期正着手筹备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体育场地工的鉴定工作,福建省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项目数量不断扩展,体育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在福建省兴起。

(二)福建省本科高校开展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现状

1.本科高校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建设情况

培训基地的位置选择决定能否为培训及鉴定提供方便,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高校具有生源、师资、培训场地优势,我国多数省份将高校作为开展体育职业培训的重要基地。资料显示,2012年9月底,江苏省25所大中专院校共组织开展了救生员、场地工、跆拳道等8个项目的培训鉴定,共7518名学生获得了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占全省总人数的71%,体育院校已经成为江苏省开展体育职业鉴定工作的生源渠道和培训鉴定的主战场[7]。江苏省从开始进行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以来,一直将体育院校的职业鉴定工作作为推进职业鉴定工作的重点,体育院校职业鉴定工作经历了试点(2009—2010)、全面推开(2011—2012)以及2012年之后的全面提升3个阶段[8];其他体育职业鉴定先进省区,如浙江、广东、重庆、北京等地高校培训基地分布较多。

通过调查发现,福建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体育局、体育协会及体育企业之中,福建省本科高校建有省级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院校只有集美大学,且仅开展游泳救生员和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见表1)。尽管其他高校也开展了培训工作,如三明学院、宁德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组织过救生员及健身指导员的培训,但并没有建立培训基地,而是挂靠在其他培训基地开展培训。作为福建省重要鉴定项目之一的健身指导员培训基地,仅有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浩沙健身俱乐部2家,无一分布于本科高校之中。由于培训基地开展培训每年都能够取得较为可观的收入,因此在培训基地的建设中,一些地市体育局权利较大,占有资源较多,与鉴定中心联系紧密,对于培训基地的选择往往能够占得先机。而福建省本科高校对于刚刚兴起的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了解较少,与福建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沟通少,在体育培训基地建设中处于不利地位。尽管国家近年来一直强调要吸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技能鉴定,但福建省在培训基地建设方面并没有积极响应,因此,需要地方体育局进一步让利于高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也应充分考虑高校开展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的优势,体育行业属于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职业,体育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在高校设置培训基地能够吸引最优资源,对于扩展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表1福建省体育行业职业鉴定省级培训基地及高校分布情况一览

地区培训基地培训项目福州福建省奥林匹克游泳馆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浩沙—福州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厦门厦门游泳协会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集美大学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泉州浩沙—厦门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泉州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浩沙—泉州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漳州漳州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浩沙—漳州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莆田浩沙—莆田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宁德宁德体育中心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龙岩浩沙—宁德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龙岩体育中心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浩沙—龙岩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三明三明体育中心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浩沙—三明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南平南平体育中心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

2.本科高校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师资建设情况

应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师资优势,积极培养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师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院校生源庞大、组织方便的特点,积极开展体育行业职业标准进课堂活动[9]。由于高校教师拥有较高学历,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及综合素质,加入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师资队伍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促进学校、学生与职业技能教育的结合,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及动向,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结合。近年来体育职业鉴定部门对于师资队伍吸纳高校教师一直持鼓励态度,并且采取了相应举措吸引高校教师加入职业鉴定师资队伍。相关资料显示,重庆市高校类培训基地开展培训较好,培训次数和参加培训人员较多,合格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培训师资力量雄厚、培训质量高、培训场地充足以及管理规范等[10]。

通过调查发现,福建省体育职业鉴定师资队伍共有61人,其中高校体育院系教师19人,人数及比例整体偏少,且项目发展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领域。健身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中没有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师资较少。而其他暂未开展鉴定的项目中高校教师也几乎没有分布(表2)。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起步晚,鉴定师资建设相对较晚,师资发展指标总体不多,但是由于体育相关部门在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中的资源较多,往往能够优先获取这些指标,而高校教师尽管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但对于职业技能鉴定了解不多,自身资源有限,没有及时申报职业鉴定师资培训,加上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站对于发展高校体育院系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职业鉴定师资队伍建设不理想。福建省在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发展中应该积极吸纳高校教师,促进师资队伍良性发展。

3.本科高校引入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课程情况

高校引入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及社会指导能力,有利于提高考证通过率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课程更加偏重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与教学,使学习者掌握应对体育指导中所遇到问题的方法。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从高校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应用型人才具有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实际的特点[11]。近年来体育专业受到专业扩建、人数扩招、就业面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有学者认为,教学改革必须以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就业为主要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以产学结合为通道,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提出4条路径:(1)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取向;(2)课程内容的实用化改造;(3)师资团队的跨领域组合;(4)教学过程的实战化模拟[12]。由此可见,引进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课程,将能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及培养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我国部分高校对于体育职业鉴定课程采取引进与吸收的积极态度,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公共理论课程设置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9]。通过调查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院系引入体育职业鉴定课程的情况来看,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院系暂时未将职业鉴课程列入选修或者必修课,没有对职业鉴定课程进行一定的消化与吸收。由于福建省开展职业鉴定工作时间短,高校体育职业鉴定工作推进速度慢,还没有对体育职业鉴定课程有深入地认识与了解,还没有引进与吸收体育职业鉴定课程。职业技能鉴定课程更加注重实际中的指导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加就业机会与就业选择、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福建省高校应适时对体育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进行消化、吸收和引进。

表2福建省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情况

项 目体育职业鉴定师/人体育教师/人百分比/%游泳救生员23626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221259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体育场地工(场馆管理员)5120跆拳道100网球200体育舞蹈200总计611931

4.本科高校在校学生持证情况分析

在体育部门大力推广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背景下,体育行业对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市场准入逐步规范,一些高危行业体育运动更是受到严格监管,如游泳、攀岩等。因此,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进入体育行业的重要通行证。在校体育专业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特长及兴趣,通过参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日后就业、创业提升竞争力;持有证书参与社会体育指导,丰富实践经验,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福建省本科院校体育院系在校学生共取得750本证书,其中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宁德师范学院等几所本科院校考取证书数量较多。近两年部分培训基地向高校加强宣传,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如泉州师范学院、宁德师范学院与三明学院等健身指导员培训基地积极宣传,报名人数较多。尽管在校学生考取750本证书,但是考虑到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在救生员的基础上报考,以及部分学生考取不同项目证书,所以在校学生考证人数将远未达到750人,在校学生持证比例较低。

三、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院系人才培养与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特提出以下建议:(1)转变思想认识,充分了解体育职业鉴定的意义。(2)积极申请建设体育职业鉴定培训基地,消化吸收职业技能鉴定课程。(3)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宣传,提高学生考证积极性。(4)建立专门部门或由专人负责开展相关工作。

四、结语

体育行业中推行职业资格鉴定,是规范市场管理、提高从业者素质、统一服务标准的重要举措。在体育部门的不懈努力与积极推动下,职业资格鉴定在市场中已形成较大影响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正在成为体育行业的一种职业要求。体育专业学生面临着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就业压力较大的困境。近年来政府在引导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向应用技术型人才转移,福建省本科高校的体育院系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培养相关人才,进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与技术的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学生持有相关证书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补充。因此,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中应积极引入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课程,为在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实践指导能力及综合素质,增加就业选择。

表3福建省本科高校体育院系在校学生获取体育行业特有职业证书的情况本

院校名称救生员游泳指导员健身指导员合计福建师范大学1273025182集美大学6628296泉州师范学院49358110闽南师范大学40253196莆田学院1131933宁德师范学院58181793华侨大学161219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103集美大学诚毅学院164121三明学院325863龙岩学院811827闽南理工学院5117总计401117232750

参考文献:

[1]陆卫平,陈燕.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4(5):428-431.

[2]陈西玲.高等体育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15(6):56-58.

[3]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制工作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44-446.

[4]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EB/OL].[2014-02-26].http://money.163.com/14/0026/18/9M1HRA8G00254T15.htlm.

[5]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于印发《2016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思路和安排》的通知[EB/OL].[2016-01-05].http://www.sportosta.gov.cn/a/zjgl/tzgg/2016/0314/2951.html.

[6]体育总局职鉴指导中心,中国羽毛球协会.关于开展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16-01-05].http://www.sportosta.gov.cn/a/zjgl/tzgg/2015/0423/2234.html,2015-04-23.

[7]江苏体育.全省体育院校推进体育职鉴工作座谈研讨会在宁召开[EB/OL].[2016-01-05].http://www.jssports.gov.cn/in-fo/2012/10/24info_79_28968.html,2012-10-24.

[8]王晓贞.2008—2012年江苏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4(5):107-111.

[9]王朝军,王晓贞,纵凤侠.我国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2):85-90.

[10]易军,唐清安.重庆市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3):38-40.

[11]叶飞帆.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性和学术性[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6,36(1):45-52.

[12]张翠玲,李金龙.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1):106-116.

(责任编辑邓颖)

收稿日期:2016-03-02

作者简介:孙新锋(1987-),男,安徽亳州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doi:10.16169/j.issn.1008-293x.k.2016.11.022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11-0097-05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f Professional Skill Apprais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Sun Xinf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0)

Abstract: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argeted at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of PE majors and the rise of growingly flawless professional skills appraisal in sports industry, the paper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training bases, the trai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results of students’ obtaining relative certificates and qualifications in the college sports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Results show that littl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he vocational appraisals by 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ve rise to relatively few qualified occupational identifi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certificates, that littl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concerned led to the low proportion of vocational training bases, that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etting-up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restricted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choices. On that basi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upposed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ssue in point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identifying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maximizing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options.

Key words:Fujian province;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industry; vocational skill appraisal

猜你喜欢

本科高校职业技能鉴定福建省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建立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论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与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及相关问题阐述
职业技能鉴定中质量督导员的角色定位
本科高校教学中的“人本情怀”思想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