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42例

2016-08-08徐进友管学能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008

福建中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钩藤缺血性硬化

徐进友,管学能(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00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42例

徐进友1,管学能2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8)

急性缺血性中风;葛根芩连汤;钩藤散;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中药具有简、便、廉、验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更具优势[1]。近年我们用葛根芩连汤合钩藤散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脑梗塞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外伤手术史。

1.2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月—2014年5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78例,发病时间在48 h内,符合急性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0~81岁,平均(62.24±6.53)岁。基底节区梗死17例,脑叶梗死12例,内囊梗死7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塞3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1~78岁,平均(60.93± 8.76)岁。基底节区梗死15例,脑叶梗死10例,内囊梗死5例,丘脑梗死3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死2例。2组在性别、年龄、既往史、并发病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给予降颅压、降纤、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剂、阿托伐他汀调脂、脑保护剂及对症处理。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葛根芩连汤合钩藤散加减。处方:葛根 10 g,黄芩6 g,黄连 6 g,石菖蒲 20 g,钩藤15 g,菊花15 g,防风15 g,生石膏30 g。随证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每次100 m L。

2组疗程均为2周。对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在不影响疗效判定的情况下,对症处理。

2.3检测指标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抽取患者晨间空腹肘静脉血4 m L,hs-CRP、IL-6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3 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参考文献[3]。

3.2结果见表1~表4。

表1 2组疗效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hs-CRP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hs-CRP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3)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治疗14 d 5.4±0.41)3)7.8±0.51)42 36治疗前7.1±2.3 6.5±2.6治疗7 d 7.1±1.731)2)10.3±1.31)

表3 2组治疗前后IL-6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IL-6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3)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4 d 12.30±7.501)3)10.40±6.761)n 42 36治疗前49.20±7.4 58.37±7.6治疗7 d 28.93±7.201)2)34.70±7.581)

表4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

表4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3)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4 d 13.95±1.631)3)15.10±2.111)n 42 36治疗前21.20±2.11 20.23±1.82治疗7 d 16.8±6.731)2)17.3±7.11)

4 讨论

4.1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为痰湿内阻,气虚血瘀,内风妄动,脉络痹阻,是其主要发病机理。葛根芩连汤是《伤寒论》中治疗热利夹表方,钩藤散源于《本事方》,治疗痰湿中阻、肝阳上亢型有奇效,我们用二方加减。方中葛根升阳散火,起阴生津,通络活血;黄连泻火燥湿;黄芩清热燥湿,凉血散瘀;天麻平肝息风,兼能“疏利痰气”;石菖蒲化痰醒神;钩滕平肝潜阳熄风;生石膏、菊花、防风疏风清热。菊花具有引药上行,清利头目,平肝熄风的功效。全方具有疏风清热利湿、化痰祛瘀、活血平肝的功效,湿痰热去,气血畅通,气火平定,则中风症状明显好转。

4.2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的常见病因,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沉积在斑块上并发生机化,造成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导致脑供血不足,或在斑块上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发病。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CRP是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hs-CRP可以区分低水平的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4]。动脉粥弹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CRP、补体复合物、泡沫细胞等沉积在动脉壁内,CR与脂蛋白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及不稳定斑块脱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及AC I的发生。CR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发展有关的促炎因子,IL-6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既有促炎作用,又有抗炎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具有双重作用。IL-6水平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原因可能是由于梗死体积越大,坏死组织形成的抗原越多,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越重,单核细胞、T细胞、B细胞等被激活的越多致使血清IL-6越高[5-6]。一般在梗死发生6 h内已显著升高。高浓度的IL-6能增加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因子,使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增强,阻塞微血管,激活补体系统,产生细胞损伤。阿托伐他汀有调脂,抗炎的作用,而在此基础上用葛根芩连汤合钩藤散加减治疗后,hs-CRP、IL-6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有显著降低作用,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表明其可通过抑制hs-CRP、IL-6表达而改善病情,减少IL-6引起的炎性损伤和级联放大效应,具有明显的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

[1]陈立典,励建安.发展中的中国康复医学[J].康复学报,2015,25(1):2-5.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32-36.

[4]高建国,周农,翟金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1):43.

[5]BLAKE G J,Ridker P M.Novel clinical marker 8 of vascular wall inflammation[J].Circ Res,2001,89(9):763.

[6]TERRENIL,DESIMONIM G.Role0f the brain in interleukin-6 modulation neuroimmunodulation[J].1998,5(3/4):213-219.

R259.52

B

1000-338X(2016)01-0059-02

2015-12-24

徐进友(1973—),男,副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钩藤缺血性硬化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剑河钩藤”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