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2016-08-05袁亚迎王涛宁王引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品管圈

马 媛, 龙 艳, 袁亚迎, 祝 文, 王涛宁, 王引侠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 陕西 咸阳, 712000)



品管圈活动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马媛, 龙艳, 袁亚迎, 祝文, 王涛宁, 王引侠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 陕西 咸阳, 712000)

关键词:品管圈;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管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操作也不断增加,使得感染风险相应加大[1]。此外,中国由于早期对抗生素管理不规范,导致耐药菌群不断增加,也增大了患者感染耐药菌的风险。在重症监护室中,感染耐药菌往往是致命的,会严重影响ICU患者的生命健康[2]。为了减少多重耐药菌(MDRO)的出现以及尽可能避免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国家颁布了多种相关指南和规范,但目前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减少ICU患者多重耐药性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了品管圈活动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效果,旨在为临床相关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未实行品管圈活动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486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收治的重症患者576例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排除原发性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并研究患者病历资料。

1.2方 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ICU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 ① 建立品管圈。圈长在多名有资历的护士长公开选取后由选票最多者当选,圈员是从ICU工作的一线工作护理人员中选取,科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工作。品管圈每月开1次小组会议,交流经验,培训相关业务并学习最新的相关护理知识。② 寻找ICU病房中MDRO感染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在充分熟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病例,对目前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工作的不足予以总结,并对发现的问题加以改正。具体有完善培训考核制度,所有工作人员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参与ICU病房相关工作,每月开展1次ICU病房工作总结,对相关工作实施情况给予评价;提升ICU病房的硬件投入,增加自动喷淋消毒设施,使用速干消毒剂,供应一次性橡胶手套;将ICU病房感染事件与科室绩效挂钩。③ 严格执行品管圈检查制度。检查制度是品管圈最重要的检验步骤,是评价品管圈执行情况的基础。圈长随时查看ICU病房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并与患者积极沟通,每周查看消毒隔离、人员防护、手部卫生等常见感染源检测,并每月对ICU病房的空气、清洁区检查以及各种消毒耗材进行细菌学检测,如不合格,需查找原因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计入考评中,定期评价。④ 严格的处理制度。每月ICU病房全体护理工作人员开展沟通会,评价上个月相关工作实施状况,通过检查科室环境、患者、工作人员、质量改进等方面进行总结性分析,将成功经验予以保留,对有缺陷处寻找原因并加以改正,不断提高ICU病房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质量。

1.3观察指标

设计调查问卷,评价相关护理人员在实施品管圈前后对相关感染知识的治疗情况;分析病例,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发生率;统计ICU病房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对ICU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2结果

2.1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1%(P<0.05)。在病原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发生率最高。见表1。

表1 2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人员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比较

如表2所示,实施品管圈后,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合格率、医疗用具使用合格率、VAP干预能力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前(P<0.05),且实施品管圈后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前(P<0.01)。

2.3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相关费用调查

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对比

与实施品管圈前比较, *P<0.05, **P<0.01。

表3 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相关费用调查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ICU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手术过程复杂,脏器或创面暴露时间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故出现细菌感染的风险较高,中国由于早期对抗生素的监管较为松懈,抗生素滥用问题比较严重,多重耐药菌感染在ICU中较为常见[3]。如何有效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是各大医疗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PDCA质量环、品管圈管理等方案已被不断应用于临床[4-5]。ICU病房的临床护理工作相当繁琐和量大,很难保证护理人员能完全按照正确的护理要求完成护理工作[6],因此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不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认知水平。品管圈是一种科学性和持续性的管理模式,能够极大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促使护理人员自主提高认知水平和护理任务,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管理模式[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品管圈后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品管圈前(P<0.05),且在病原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发生率最高。由此提示,品管圈可显著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药的发生率,但此发病率仍有降低的潜力,故还需进一步优化品管圈措施。护理人员的认知与护理水平结果表明,实施品管圈后,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合格率、医疗用具使用合格率、VAP干预能力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前,且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前。由此提示,实施品管圈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和业务能力,但本研究实施品管圈后并未完全杜绝护理业务水平相关错误,故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ICU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实施品管圈后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且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治疗费用也显著低于实施品管圈前。

参考文献

[1]周健, 孟军, 江淑芳.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9): 1743-1744.

[2]Yang X, Shi J, Ying Y, et al.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rogram in Improving Out-patient Pharmacy Service Quality[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 2011, 28(7): 682-684.

[3]Su-Chuan Liu, Hsin-Hung Wu, Hsuan-Kai Chen, et al.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by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 Case of Medication Improvement Team at a Hospital in Taiwan[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2010, 9(4): 692-697.

[4]Ken Kitazawa, Hiroshi Osada. Innovation by small group activity and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 an empirical study 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2012, 11(3): 233-249.

[5]熊小玲, 劳志刚, 周晓舟, 等.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3, 11(12): 46-48.

[6]张慧琴.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J]. 吉林医学, 2012, 33(23): 5103-5104.

[7]I-Chi Chen, Min-Hsun Christine Kuo. Quality improvement: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om hospital-bas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Taiwan[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2011, 14(1): 91-101.

收稿日期:2016-03-09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4-163-02

DOI:10.7619/jcmp.201614054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品管圈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护理品管圈运行常见问题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