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敬:带着理论的思考 到实践中寻找答案

2016-08-05蔡晓梅受访者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6年3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研究

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受访者提供

李敬:带着理论的思考 到实践中寻找答案

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李敬,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重庆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重庆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处处长,“一带一路”投资与贸易研究实验室主任兼首席专家。

在位于重庆江北闹市中的静谧小楼里,李敬的办公室显得有些拥挤,因为做研究的关系,厚厚的几摞资料占据着办公桌上的大部分面积,望向窗外,是飞速而过的轻轨列车,一趟趟地来来往往,正如他的研究永远马不停蹄。

李敬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财政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公共政策评估等领域研究,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来自重庆云阳的李敬谦和朴实,不掩自信,目光坚毅。对待研究,他这样说道:“这么多年来,我深深地感到,学问只有写在大地上才真实,事业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才永葆青春。”

2015年11月,李敬研究员与来访的荷兰王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交流

积极深入基层 做“接地气”的研究

2008年,李敬辞去重庆大学的教师以及理论研究工作,来到重庆社科院。从讲台上走下来的李敬始终带着教师身上的那份严谨与执着。以至于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他一直在学术田野里辛勤耕耘,与基层群众和农民交朋友,不断展开理论探索,沉浸在治学的乐趣中。

作为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同时也是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青年专家,李敬通过大量实际观察和思考,在区域经济学、财政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公共政策评估等领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长期的努力,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李敬的眼中,当今的中国,处在一个大改革的时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坐而论道是很难发现真问题的,其研究成果自然经受不住实践的检验。研究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必须要深入改革的前沿,深入基层,深入农村。

为了能够接地气,李敬每年都要从有限的科研经费中安排部分经费深入基层和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每年的入户问卷调查在1000份以上,并安排大约2个月的时间到基层和农村走访,了解相关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我们政策的一些执行情况,同时也可以深入去了解一线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到一线去,才能真正的发现。”

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情况究竟如何?为此,李敬到江苏江阴的农民工小区进行调查,发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一些面临市场压力的企业通过减少用工人数延长工作时间的办法维持企业运转,给农民工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很多农民工过去上班12个小时,现在只上8个小时。实际上工作时间已经大大的缩短。那么工资也就大幅的下降,这就是隐性的失业。我去调研的第一个钢铁厂,有一些岗位原来是三班倒,后面变成两班倒,这也是隐性的失业。”李敬面露凝色,缓缓讲述着他的发现。

于是,回来之后,李敬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高度重视新常态下农民工就业环境”的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采纳。

李敬的研究不但拥有扎实的数据,还充满了沉甸甸的感情,提出的“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的有机融合”、“农村的生产必须面向城市的需求”、“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价值链金融制度”观点和建议都是从农民朋友忧郁的眼神中挖掘出来的。“我研究中很多‘灵感’都来自和农民的交谈。”李敬如此说道。

2015年12月,李敬研究员等与韩国京畿道的官员和专家共同探讨中韩经济合作前景

关注区域发展 寻找各省市区之间的“同”

李敬喜欢探索理论问题,更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者。近年来,他提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版图展开了考察,引起学界关注。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高歌猛进,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独树一帜。但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不同省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参差不齐,差异很大。因此,很多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对区域发展差异的解释,研究的是“异”。但在李敬看来,各地区间虽然存在发展差异,但经济发展并不是互不影响、各自为政的。于是李敬按照这个思路去寻找各省市区之间“同”的问题。

“促进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就是要达到‘同’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各省市区之间的发展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李敬说。

通过进一步分析,李敬发现这一立论具有依据,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推动区域间经济要素交融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版图中,我们很容易寻觅到政府的身影,也不难发现市场的轨迹。因此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省际之间的空间影响和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

经济学权威期刊《经济研究》2014年第11期,以封面首篇文章刊发了李敬题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的论文。论文测度了1978—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并运用网络分析法和QAP方法,全新解构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同时论文较全面地揭示了中国各省市区之间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以及整体的“网络结构”特征,对中国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被问及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理论的提出,对于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建设有何影响时,李敬与我们侃侃而谈。在他看来,区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五大功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是相互影响的,比如云阳和城口,云阳和万州,每一个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

“一个地方的投资会引起另一个地方的经济增长。这就需要抓住一些具有引领作用的区县。这个核心区县就可以强有力的带动其他区县的增长,如何布局这一些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对五大功能区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12月,李敬研究员等与韩国京畿道的官员和专家共同探讨中韩经济合作前景

全心投入研究 成果凝聚理论创新

李敬具有较强的科研组织管理能力。担任科研组织处处长期间,通过组织院内外研究力量,每年完成市委市政府的指令性研究任务300多项。依托重大课题平台,组建了一支服务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咨询研究团队;作为管理负责人,组建了区域发展战略市级博士后流动站,与西南大学共同建立联合博士点,连续三年获得年度考核优秀。

李敬围绕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TPP、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等领域的多项个人研究成果被中央文件采用、获得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5次获得重庆发展研究奖。尤其关于五大功能区域的专题研究获得市委孙政才书记肯定性批示,成果在《光明日报》整版刊发、《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在李敬研究的重大科研项目《重庆市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实践研究》中,课题研究总结出了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实践经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放理论的重要创新。课题成果对新时期内陆地区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其成果获得重庆市相关领导的重要批示,部分观点和内容吸收进重庆“十三五”规划。

在国家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城乡统筹与农村生活形态变化研究》中,基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万州区、黔江区和荣昌县(2015年6月18日,荣昌区正式挂牌成立)等30个区县8个乡镇12个村753份样本资料,以深入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农村生活形态变化的视角,刻画了城乡统筹发展之于农村生活形态变化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课题提出的相关建议: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城镇化作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激活农村要素市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释放金融资本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深化农村教育制度创新,充实农村人力资本密切基层干群关系,提高城乡统筹政策的实施效果等,被送中央领导参阅,获得重庆市相关领导的批示,并转化为相关工作安排。

2016年,中宣部发布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名单,重庆社会科学院李敬研究员作为理论类人才成功入选。在学者的道路上,李敬是那个让人过目不忘、能留下深刻记忆的人,不仅仅因为他睿智的谈吐、耐人品味的气质和魅力,还有在他身上展现出来的学者的深邃。

采访接近尾声,李敬依然兴致勃勃地讲述着他所热爱的研究工作。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他坦言将把重心放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研究上。研究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他带着智者的思想、勇者的力量一路前行,为区域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5年12月,李敬研究员参加中韩文化产业交流大会并作主题报告,发布“中韩贸易竞争指数”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研究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