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发展新理念 引领黔江新发展

2016-08-05余长明中共黔江区委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6年3期
关键词:黔江发展

文/余长明 图/中共黔江区委提供

贯彻发展新理念 引领黔江新发展

文/余长明 图/中共黔江区委提供

作者近照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是做好黔江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黔江正处于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黔江新发展,提高发展实效、补齐发展短板、丰富发展内涵、拓展发展空间、彰显发展本质,推动黔江特色发展、加快发展。

崇尚创新,培育增长动力提高发展实效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进工业园区平台建设,力争到2020年园区规模达到20平方公里,打造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大做强卷烟及配套、农副产品加工、轻纺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配套、页岩气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在渝东南的占比提高到40%左右,建成渝东南工业核心集聚区和产业聚集中心。

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运用PPP投融资模式,转变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节能环保、旅游、住房、文化教育体育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做大出口规模,突破性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贸易等新兴业态,推动“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形成经济发展“混合动力”。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瞄准市场”这篇文章,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重组,着力增有效供给、去无效供给、降企业成本、补经济社会短板。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一批国家级、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扶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注重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补齐短板

落实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全区三大功能区产业布局,推进城市集聚发展区加快产城融合、生态旅游发展区加快形成精品旅游景区、生态农业保护区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形成“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有机统一的发展格局。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人口流动机制,确保政策体系与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相适应。

务实推进“城市靓区”战略。突出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功能完善,加快实施“两城同创”,在2017年建成国家卫生区、2020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区,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全国重点镇、市级中心镇和特色集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小集镇和美丽乡村,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

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推进“六个一批”工程全覆盖,全面完成831个扶贫项目,确保2016年实现35个贫困村、5721户19844名贫困人口脱贫越线,如期摘掉国家重点贫困区县帽子。

倡导绿色,立足资源优势丰富发展内涵

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加快特色精品景区建设,2017年濯水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2019年城市峡谷景区力争创建国家5A景区,积极推进阿蓬江“一江两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2020年旅游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建成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优秀旅游城市。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以构建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为目标,围绕生态保护发展和重点开发功能任务,深入实施节能降耗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循环工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经济,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走向市场,促进农副产品资源化再利用,推动服务业低碳发展,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守“五个决不能”底线,推进“五大环保行动”,森林覆盖率达56%以上,空气质量和优良天数达340天以上。加强重点领域污染治理,严守耕地、林地和森林三条红线,健全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制度,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功能和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厚植开放,强化内外联动拓展发展空间

畅通开放通道。围绕建成综合交通枢纽目标,加快推进武陵山机场4C级标准化建设,开通10条航线,力争2020年进出港旅客吞吐量达30万人次,建成武陵山区重要航空门户和旅游中转港;加快推进黔张常铁路、渝怀铁路复线、黔石高速公路建设,打造“七干线两枢纽”铁路网和“一环四射”高速公路网络,建成区域性重要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

完善开放功能。加快黔江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把正阳工业园区建成重庆主城产业转移的重要开放平台和出口贸易加工基地;加快推进区域性专业市场建设,建成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成渝东南综合性物流枢纽。

发展开放型经济。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参与中新(重庆)互联互通合作和成渝城市群建设,对接全市五大新型服务贸易专项,着力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推进共享,增进人民福祉彰显发展本质

发展成果共享。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滚动实施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突出的民生问题。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公共服务共享。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民生事业,引进重庆八中、人和街小学、重庆外国语学校等教育优质品牌来黔合作,培养市级名师2名以上、区级名师30名以上,高考上线率达到90%,力争2020年建成3家三甲医院,建成渝东南教育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和文化体育中心。深化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农民市民化问题。

发展机会共享。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公平、机会公平。整合就业创业基金,推进实施大学生、中职生创业创新引领计划,为群众就业创业提供广阔平台,着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黔江濯水古镇 贺文胜 摄

(责任编辑:张勤)

余长明,中共黔江区委书记。

猜你喜欢

黔江发展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市蚕桑“双体系”为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献策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基于AHP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急储备库选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