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在贫困生资助中的角色需求与功能定位

2016-08-05

广东青年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

李 辉

(西北政法大学 公安学院,陕 西 西 安 710122)



社会工作在贫困生资助中的角色需求与功能定位

李辉

(西北政法大学 公安学院,陕 西 西 安 710122)

摘要: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价值理念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高度契合,社会工作可以在贫困生经济评估、精神支持、能力发展等领域发挥专业服务作用。当前,贫困生资助集中于短期支持而忽视能力发展,集中于物质资助而忽视心理援助,集中于学校支持而社会支持短缺。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有助于破解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局限性,建立起立体化的贫困生资助发展体系,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

关键词:社会工作;贫困生资助;发展型资助

近年来,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贫困生资助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金额为574.11亿元,比2012年增长26.28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80%。在资助总量增大的同时,国家的资助渠道也不断地完善,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保障了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机会,满足其基本经济需求,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然而,新形势下贫困生资助工作复杂化发展,贫困生资助需求多样化趋势明显。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与经济困难相比,能力贫困也制约着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如何“增能”、“赋权”发展贫困生的能力成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工作复杂化趋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的“断裂”使得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高校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炫富”、“仇富”、“自信不足”等心理问题成为学生资助工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时,高校资助工作的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学费的弱势群体,通过帮助支持使其顺利完成学业,资助力度加大情况下,由于资助管理工作的漏洞,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资助形成依赖心理,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骗取资助的不诚信现象也时有发生。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能够较好地突破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局限性,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思路的转型。

一、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助面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地扩展,资助体系不断地健全,帮助了受资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伴随着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发展与整个社会背景环境的变化,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约贫困生资助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影响贫困生资助工作资助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贫困生资助集中于学校资助,支持系统不完善

社会支持系统是社会用以对个体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示肯定和支持从而影响个体日后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给予个体以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帮助其走出现有的困境。健全的支持系统对于他们摆脱经济条件束缚,解决心理困难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贫困生的支持系统并不健全。一方面,从支持内容上来说,贫困生所获得的支持集中于物质支持,精神支持不足,心理援助不足。贫困生群体通过与同学、家人、社会的良性互动可以获得情感支持,缓解不良情绪,提升心理健康程度。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精神支持不足,并未建立起具有人文关怀的互动机制。另一方面,从支持体系来说,高校贫困生的支持系统以家庭和学校为主,社会支持不足且援助面小。社会资源引入相对困难是贫困生支持工作中社会支持不足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源的引入是公益性的、无偿性的援助,其动力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援助方的经济实力。受到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家社会责任感不足,捐赠、回馈意识不强。同时,贫困生支持存在着资源叠加与审查困难的情况,制约资助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在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家庭经济状况特殊的学生会受到来自生源地民政部门、社会公益基金、高校国家助学金、高校社会助学金等不同渠道的资助,涵盖社会支持系统与学校支持系统,因缺乏统一的协调评估机制,资助资金叠加后已经超出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容易使学生形成对资助支持的依赖性,造成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效性水平提升。

(二)贫困生资助集中于物质资助,忽视心理援助

贫困生在学生群体中不仅面临着物质的贫困,由物质贫困而引发的“精神困难”也是众多贫困生所面对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过大。除了承受一般的学习压力之外,高校贫困生还承受着经济压力。高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相对较高,加重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学生在通过资助政策、勤工俭学等途径解决学费、住宿费等问题的同时,还面临着日常生活困难,有的学生还为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担忧,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另一方面,贫困生因经济弱势地位容易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炫富、攀比等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容易激化贫困学生的心理落差,部分同学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贫困学生渴望通过求学改变自身的命运与困境,对于将来的期望值更高。因社会资源、个人能力发展而产生的就业困难现象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理失衡,产生焦虑、不满情绪[1]。与经济问题相比,心理问题对贫困生造成的影响更大[2],而心理问题往往为高校资助工作所忽视,长期存在会造成贫困学生心理扭曲,产生不良后果。针对性地对贫困生展开心理援助,激发其心理潜能,成为改善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方面。

(三)贫困生资助集中于短期支持,忽视能力发展

现有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依托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等形成单向度的经济支持,对贫困生实行资金援助,解决其短期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基本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但这种单向度的经济支持方式,忽视了援助主体能力的发展。对于解决受资助者短期的发展困境是有效的,但是不利于其长远发展。从需求角度看,受资助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经济资助,而表现出对能力发展的诉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于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的限制,受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在特长、见识、语言交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综合能力相对较差,而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贫困生的能力建设。西南交通大学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资助方式的选择,仅有15%的受调查者选择单纯的经济资助,有85%的学生希望通过经济资助与社会实践或学业考核相结合[3]。受资助学生对于资助方式的选择,显现出贫困生对于通过社会实践,在满足自我发展愿望同时获取经济支持的诉求,也映射出当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在学生个人资源建设方面的不足。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贫困生资助工作相契合

社会工作做为一门学科,其价值理念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很大的契合性,社会工作理念方法的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解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局限性。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可以发展贫困生的个体能力,优势视角可以激发贫困生的心理潜能,挖掘贫困生的社会资源,支持系统的完善可以提升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效性。

(一)支持系统有助于科学评估贫困生社会资源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受资助学生的资源评估结果是决定是否给予其经济资助、给予多少资助的关键,让有限的资助资源用在合适的地方是提升贫困生资助绩效的应有之义。因此,在资助工作前期,对于申请贫困资助的学生展开资源审查,调动其支持系统便至关重要。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采用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经济状况的认定工作,评议小组成员与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科学、全面地评估申请人的经济状况。社会工作将案主的支持系统分为家庭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采用平等、开放的方式使资助工作者与申请学生展开对话,通过对三个子系统的分析,形成全方位的评估结果做为资助决定的依据,避免传统的资助评估工作集中于家庭资源而出现的评估不全面问题。

(二)优势视角有助于激发贫困生心理潜能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的前提假设就是每个个体都有巨大的力量和独特优势,通过对个体潜在资源的发现和心理潜能的挖掘,能够促使被帮助者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社会工作认为个体面对困难和逆境的时候能够理性的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处理方法,将工作对象及其所在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焦点,而不是其中的问题和症状。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中单向度的经济支持,忽视贫困生的现实状态与精神需求。社会工作者以实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与尊严为己任,通过专业的技术方式挖掘受资助者的现有资源,提升其“抗逆力”,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同时,社会工作中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高校管理人员引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当前自身的生活困境,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大学生活,迎接生活挑战[4]。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指引下的专业方法对于贫困生解决当前困难或者面对将来困难都有积极的指引意义。

(三)助人自助有助于发展贫困生个体能力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社会工作者并不是单纯的提供物质方面的帮助,而是帮助案主恢复自信,增强能力以重新回到社会正轨上去。社会工作者从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其应有权利,在工作过程中综合其内外资源发挥案主的潜能,以达到自我超越,实现案主从“人助”到“自助”的转变,案主应对问题能力的提升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活动的目标之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会工作者通过对案主能力的提升增进其工作能力,与一般性的救助方式相比,这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通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与贫困生的互动交流,分析贫困生能力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增加贫困生的能力,将助于其更好的解决当前所遇到的生活经济困难,也为其将来融入社会积累自身的人力资本。

三、社会工作在贫困生资助中的功能定位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践中,有些地区、有些高校已经做出某些有益的探索与优化,体现出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从前期认定、中期支持、到后期的发展工作都可以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方法措施(见表1: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社会工作的介入路径)。

表1 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社会工作的介入路径

(一)资格审查,完成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转变评估方式,从单一的经济条件评估转化为支持系统评估,建立立体化的贫困生认定评估体系,通过支持系统评估体系的建立,提升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效性。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应扮演好资助工作协调者、组织者的角色。一方面评估申请对象的支持系统,在对申请学生展开深入细致的家计审查的同时,将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纳入评估体系,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已获取的社会资助状况和即将获取的社会资助状况并将其纳入资源的评估。因此,应以高校为主要管理方,建立起综合性的资助管理体系,统一了解学生所获得的各类资助情况,提升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因经济原因而诱发的思想与心理上的“贫困”也纳入资助管理的范畴。高校中许多学生在经济和物质上并不匮乏,但是心理和思想上极度缺乏锻炼[5]。全面的、合格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心理和思想锻炼。将其纳入资助管理工作,在后期的支持工作中和发展工作中发挥专业心理咨询和专业社会工作的作用,通过勤工助学计划将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同时,在进行经济状况审查的同时要自觉贯彻社会工作者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受资助者出发,保护好受资助者的隐私权益与个人尊严。

(二)资助服务,做好贫困生的支持工作

学生资助工作管理者在完成行政性的资助工作以后,要更加注重受资助者的心理服务。挖掘好受资助学生潜在资源,做好受资助者的环境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受资助者的心理服务,激发其心理潜能。将受资助者的心理健康做为资助工作的目标之一,及时发现受资助者因经济原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关怀或者心理咨询知识进行专业的疏导教育[6]。另一方面,要完善贫困生的支持系统,做好受资助者的环境建设。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应该归纳为贫困生支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支持系统的完善与搭建,促进贫困生更好的成长。针对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支持系统单一、不完善的缺点,要积极的引入社会支持,学校可以发挥媒介服务作用,连接好学生与外界的对接渠道。社会资源的挖掘与社会支持系统的重构不仅要重视以资金为代表的物质援助,更要挖掘岗位实习、专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援助。陕西师范大学结合学生师范专业的优势,建立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为学生外出兼职家教服务。不仅通过工作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将社会资源引入学校为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和能力发展机会。

(三)资产建设,增强贫困生的发展能力

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后期要注重受资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契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重视受资助学生的资产建设,通过“增能”、“赋权”等方式,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整合资源,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江南大学曾以“强能培训班”的方式在“资助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之下,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贫困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通过一些技能培训、岗位实践等方式培养和发展受资助学生的管理能力,为受资助学生提供培养能力的途径。同时,也要整合资源,注重利用社会资源。华东师范大学筹建学生勤助中心,由学生自我管理,专门从事社会用人需求与贫困生供给的对接工作。既为贫困生利用校外资源参与实践提供便利,又实现贫困生的自我服务与发展。这就要拓宽高校资助工作的内涵,从单纯的物质资助、输血式资助向全面资助、造血式资助转变,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7]。

四、结语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实践部门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少。本文从理论的视角对社会工作理念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亲和性进行分析探讨,认为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特点、工作模式等与贫困生资助工作高度契合。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社会工作可以在贫困生的认定、管理、发展等方面发挥专业作用,解决既往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能力发展、心理健康、支持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因素,从而发挥社会工作在助人自助、激发心理潜力、调动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作用,全面、立体地解决贫困生发展成长问题,实现贫困生资助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但在实践中,需要建立社会工作对于贫困生资助完善的长效机制。在学生工作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要引入社会工作知识作为学生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方面,在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要嵌入社会工作的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在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要注重贫困生心理状态、贫困生能力建设等隐性因素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戴嘉宝. 浅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06(6):54-55.

[2] 夏辛萍. 基于社会工作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J]. 教育与职业, 2012:190-191.

[3]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开展2013届受资助毕业生抽样调查[EB/OL].[2014-12-19].http://www.xszz.cee.edu.cn/liluntantao/2013-04-17/1642.html.

[4] 李丽霞.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贫困生帮助模式的探索[J]. 社会工作: 学术版, 2011(22): 74-77.

[5] 曹蓓. 试论高校勤工助学的路径拓展[J]. 高校辅导员, 2014 (4): 56-58.

[6] 谢启文, 余臣. 抗逆力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J]. 社会工作月刊, 2010(10):47-50.

[7] 谢红霞. 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4(6).

[责任编辑:何丽娟]

收稿日期:2015-12-20

基金项目:西北政法大学2015年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西北政法大学2014年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作者简介:李辉(1990-),男,河南渑池人,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贫困生资助管理与辅导员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6)01-0059-05

The Role and Functional Position of Social Work in Assisting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LI Hui

(School of Public Security,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Xi’an, Shanxi, 710122)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 work is that its values highly correspond to the financial aid work of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It can play a professional assis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assessment, spiritual support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of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Currently, the financial aid work of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focuses on providing short-term support; while ignoring students’ capacity development;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material assistance rather than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besides, school, rather than society, provide most financial aids to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 work values to poverty-stricken student aid work contributes to the solution of these limitatio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hree-dimensional funding system can help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from security assistance to development-oriented assistance.

Key wordsSocial Work; Financial Aid Work of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Development-oriented Assistance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
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