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方言与普通话间语码转换及认同研究

2016-08-04杨柳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认同方言

【摘要】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范畴下的一个概念,语言或者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即为语码。语码转换则是指在同一次交谈会话中,说话者熟练地使用了两种及以上语言进行会话。目前,随着大学生队伍的扩大,大学校园内出现多种语言和语言变体,大学生接触到的语言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对于方言的普通话的选择,这就是语码转换的内容,分析从这个现象所折射出的大学生对于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本文以江苏地区为主,兼而收集了分散全国各个地区的大学生的部分数据,主要分析网络问卷结果。重点研究在大学生的语言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江苏乃至全国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认同度及态度。

【关键词】语码转换;大学生;方言;认同

语码是指语言或者语言变体。在中国,普通话和方言都属于语码。普通话作为国家共同语一直占据日常交流主体地位。江苏地区方言众多,不仅兼有南北方言,更拥有数量繁多的次方言,土语。在江苏的大学生中本地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江苏本地的各种方言也成为大学生常用语言。在大学中也有不少其他地区的同学,江苏本地同学在与外地同学和与本地同学产生语言接触时会发生很奇妙的语码转换情况。即与外地学生基本讲普通话,与自己方言区的同学则会出现普通话,方言杂糅转换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以及认同就有了很大的意义。本文数据来源于笔者所在团队发布的网络问卷。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在不同情境下大学生对于语码的选择,第三部分则是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认识和态度。本文立足于问卷第三部分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力图揭示大学生在语码转换背后的对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和认同。也意图通过这次研究为当代大学生语言环境情况做一个描述。

本次调查共有300人参与,有效数据291份。本文所有结论都是立足于这份数据。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江苏本地大学生占据近7成,剩余三成多则由除江苏以外的其他地区大学生组成。在充分分析问卷所得数据后,本文重在研究在江苏的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和认同度。

一、大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和认知

为了解大学生对方言和普通话的认知和态度,笔者分析了单一题目的各个选项的数据结果。旨在通过数据得到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和认知最直观有效的了解,为后续的研究铺平道路。

图1:大学生对于方言的认知情况

图2:大学生对于普通话是否可以取代方言的态度

根据图1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大学生对于各自方言的态度是很正面的,对方言持有积极认可态度的人高达68.71%,另外比较认可方言,但是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使用方言的人占有四分之一,综合这两项,对方言认可度较高的人数占总受访人数的93.86%。而对方言认可度较低的大学生不足5%。

根据图2数据,可以看出,在77.91%的大学生心目中方言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同时也可以推断出,这部分大学生认识到方言的重要性。另外还有8.59%的同学,认为普通话可以取代方言,且是从便于沟通的角度得出结论。借此,可以看出,在普通话普及教育非常成功的今天,大学生们也没有完全忘记或者放弃方言,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方言的重要性,并且对方言持有非常积极正面的态度。

比较图1图2数据,对于方言持肯定积极态度的同学占绝大多数。由此,大学生对于方言的认知实际上是比较成熟的。他们认识到方言的重要性和方言的价值,并且具有较高的方言认同感。

图3:父母对于子女学习方言的态度

本题旨在调查,父母的对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以此来判断对当代大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由图可得知,超过30%的父母认为子女应该学习方言。但不容忽视的是有46.01%的父母对于子女语言教育处于一种无意识态度。这对于子女语言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

图4:大学生对于下一代普通话方言学习的态度

本题是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于方言教习的态度。根据上图数据,可以看出综合A、C两项,超过六成的同学选择要学好普通话,证明普通话还是很强势的,同时也是大势所趋。在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普通话的推广是理所当然。但是也不应忽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方言也很重要。综合B和C选项,有六成同学认为下一代应该要学习方言,其中22.09%的同学认为必须学会方言,剩余38.04%同学则要求下一代掌握方言。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方言的认可度很高,对于方言教育也相当积极。

二、大学生对方言和普通话的认同

在这一部分,将综合两道题目进行分析,将一个题目作为分析另一个题目的前提,意图得出更加可信和综合的结论。借此也可以得到在认同层面的真实情况,而不仅仅是在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

大学生的方言和普通话认同往往表现出大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不仅在于對于自己方言文化即本地文化的认同,也在于对集体大文化的认同,更可以挖掘出大学生对于异地文化的适应和认同。

以问卷中第7题,“您对家乡方言的掌握熟悉程度”为前提,分析第15题,“您对方言的认识”,结合两道题目的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大学生对于方言的态度和自己方言熟练度的关系。

从数据结果中我们看到,在那些较为熟练掌握方言的同学中80%的同学都很乐意使用方言,认为方言是文化符号。剩下人中有14%的同学不太能说方言,但仍然认为方言很重要。只有6%的人,既不会方言,同时也认为方言不重要。

从本题的数据看,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方言,并且认可方言。可以看出对自己方言掌握熟悉程度越高的同学,就越加认可自己的方言。可以说,这些同学是方言的利益获得者。所以他们认同方言,也熟练的掌握方言。

实际上,只有真正了解掌握方言的人才会了解方言的重要性。语言也是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和使用才流传下去的。

以第17题,“在您小时候,父母对您语言学习的态度”为前提,来分析第7题,“您对家乡方言的掌握熟悉程度”。借此研究父母的语言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方言掌握的影响。根据这两题的数据,可以看出。

在父母要求学好普通话并且尽量使用普通话的前提下,依然有超过六成的同学学会了方言并且熟练运用,完全不懂方言的仅有一人,而剩余的10人虽不能熟练运用,但是听懂方言是没有问题的。此外,对于方言认同感很强的父母,其子女对于方言的掌握是非常好的。对方言持比较肯定态度的父母,其子女也是可以较为熟练的掌握方言。综合各种选项,在肯定方言地位的父母教育下,没有子女是一点都不会方言的。此外,在语言教育方面没有较为强烈的意识父母教育下,也体现了大部分子女都可以很熟练的掌握方言。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肯定方言还是支持普通话的父母教育下,大部分的子女都会不同程度的掌握方言。由此,方言是非常有生命力和文化力的,它有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并不会因为家庭教育的偏重而完全不起作用。

以第16题,“您认为普通话可以取代方言吗”为前提条件来分析第18题,“您对下一代语言学习的态度”。以此了解当代大学生自己语言现状和语言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根据数据,认为普通话可以取代方言的同学只有14人,不足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在这一个前提条件下,体现出的结果是对于下一代的语言教育,这些同学都更加倾向于学好普通话。这个结果和其自身的认知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认为普通话地位高于方言的同学,在下一代教育上也秉承着普通话比方言更重要。这个结果和此前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有一定的相似性。除此以外,方言作为文化象征的前提下,291位受访者中有近七成的人选择让下一代学好方言。但是也不能忽视的是,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普通话地位更高。这也体现出,普通话的强势地位,虽然大学生已经意识到方言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选择中他们还是更愿意把普通话放到一个更加重要优先的位置。在抱有无所谓态度的21人中,有42.86%的同学选择普通话更加重要。这也印证了,普通话还是处于一个绝对强势的地位。可以说,这些同学虽然选择了无所谓,看似普通话方言在其心中是处于平衡位置,但实际上,普通话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方言。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与我国大学生语言大环境是相关的。部分地区的大学生对于方言的认同度很高,但是在大的范围内,普通话确实拥有绝对优势的。这也与我们收集的全国范围内的数据结果是一致的。

三、结语

本文首先简单讨论了语码转换的定义,清楚了语码转换在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情况以及大学生语码选择的现状。交代了本文研究的地区和人群,说明了数据来源和可信度,江苏的大学生其实就是全国大学生的一个缩影,不仅反映江苏地区的大学生语码转换和方言普通话认同,也反映出全国的情况。

接着,本文列出了问卷部分题目的数据结果。在单一条件下(即单个题目分析),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都有很清晰的认知,方言地位重要,认可度高。这反映出家庭教育在方言这一部分是比较成功的。也反映出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度比较高。对于自己方言认同度高的同学中,又有非常可观的一部分呈现出对于下一代方言教育的理性态度。看到方言的重要性,认同方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这与汪平教授在小学生中做的研究的结果是可以对应的。在小学生阶段,似乎对于方言的认同度要低于对于普通话的。但是在大学阶段,随着心智的成熟,人们也更加重视方言,意识到方言的积极意义。

最后,本文讨论了在多重条件下,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对方言和普通话的认同。在多重条件下(即题目间交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方言认可和方言熟练度是相辅相成的。越是熟练掌握方言,也就越是认可方言,相反地越是认可方言,那么方言掌握地也就越熟练。在这一个部分,我们看到身份认同对于言语选择的影响。而在这一部分,除了身份认同,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还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在身份认同和家庭教育以及后期的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于方言和普通话的选择呈现出成熟理性的特点。

综上,总体上大学生对方言的认可度是很高的。不仅是自己的方言,也对就读地的方言也有比较高的认可。这种特点,我认为可以为大学教育所用。大学可以开设方言教学交流的课程,在学习方言的过程中也能更好的了解方言,提高方言地位,也促进了方言的保留和继承。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一般项目(201410285057Y)

【参考文献】

[1] 阳志清. 语码转换述评[J]. 湖南大学学报, 1990,17,6.

[2] 汪 平. 普通话和苏州话在苏州的消长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1.

[3] 俞玮奇. 上海城区公共领域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兼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比较[J]. 语言文字应用, 2014,11,4.

[4] 向 音. 军事社群中语码转换研究[J]. 文史博览(理论), 2011,5.

[5] 张峰峡. 普通话与河南方言语码转换顺应性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9.

[6] 雷红波. 上海市外来儿童的语言状况[J]. 社会科学家, 2007,11.

[7] 孙晓先. 上海市学生普通话和上海话使用情况调查[J]. 长江学术, 2007,3.

[8] 武小军. 返乡流动人口的语言选择与变化——基于交际空间的量化分析[J]. 语言文应用, 2014,2,1.

[9] 陈建伟. 吴语区大学生語码转换的调查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09,5.

【作者简介】

杨柳(1993—),女,苏州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认同方言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