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雀东南飞》人物性格的解析与研究

2016-08-04杨丽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人物性格

杨丽

【摘要】《孔雀东南飞》作为汉乐府诗集中的优秀长篇叙事诗,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呈现了不同时代下的性格光辉。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将古代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发展新高度,也成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典型的向封建礼教宣战的优秀杰作。探究人物性格,从其语言、情节中来折射自尊与叛逆,让我们重新审视作品中人物间的关系与命运。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人物性格;反封建性格;命运解析

《孔雀东南飞》作为优秀的汉乐府叙事诗,对人物角色及形象的塑造,让我们从中窥视出封建社会女性的叛逆与执著,尤其是刘兰芝的反封建性格,更是对封建专制的无声声讨与勇敢的挑战。正如沈德潜所言“共一千八百五十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肖其声音面目”。

一、刘兰芝的自信、守信与刚烈

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也是广大读者熟悉和赞赏的艺术形象,她在未嫁前,接受良好的封建家庭教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读诗”,使得刘兰芝能够成长为贤惠、知书达理的家庭主妇。聪明能干的刘兰芝在“十七为君妇”后,却时常心苦悲,而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夫妻感情,而是婆媳关系的不和谐。经受过教育的刘兰芝,以自信的积极形象,认真的做着自己的本分工作,尽管“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还是令婆婆嫌弃,甚至捏造理由逼迫焦仲卿与之离婚。在这样的家庭里,婆婆的专制与蛮横,对其自信造成强烈的冲击,原本甘愿承担痛苦的刘兰芝,在焦母的一再逼迫下,发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反抗,在忍无可忍的条件下做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奠定了其反封建性格的第一步。

从自信中反思,刘兰芝在遭遇离开焦仲卿前的“严妆”,表面其心理的自尊被放大。通常而言,对于被遣的妇女,要么泪流满面、要么衣冠不整,而刘兰芝却一反常态,以强烈的自尊心来维护自我形象,面对巨大的悲愤,却仍然以光彩照人。由此可见,刘兰芝的“严妆”不仅仅是对自我形象的维护,更多的表现在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东家的秦罗敷窈窕美丽,但我并非窝窝囊囊,我要比新娘子时更漂亮、更神气。刘兰芝“上堂启阿母”,面对焦母的怒斥,不仅不生气,反而以自谦的口气来叙述自己的生活,“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在无礼婆婆面前所表现的教养和礼节,更用事实来说明,“此妇无礼节”的荒谬。我们细细揣摩刘兰芝的自述,“出野里、无教训”,很可能是源自焦母的指责,而这些话,刘兰芝缺一一回敬过去。同时,在临别小姑时,刘兰芝的泪水与对小姑的叮咛,“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可见对于婆婆的刁难,她并非不解,而是以强烈的自尊来鞭策自己,完成对婆婆的反抗。

刘兰芝的出走并不能逃脱封建礼教的迫害,从一个暴戾的家庭走入另一个冷库的封建家庭力。性格暴掠的哥哥,为了获取财富而高攀附势,胁迫刘兰芝改嫁。面对娘家与婆家的凶狠,她对黑暗现实的认识更加清醒,无形中将之推向了悲剧性格的发展。县令遣媒来,她对焦仲卿的盼望中,表明自己的坚守,谢绝了媒人;太守排入来说亲,哥哥的逐客令,深陷囹圄的刘兰芝难以抵挡家庭的逼嫁,面对前路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顺从,要么以死相抗。刘兰芝对焦仲卿的希望是迫切的,而焦仲卿的软弱让她失去了依靠。原本可以相守的两个人,在封建礼教的逼迫下被驱散。刘兰芝还在坚守着对焦仲卿的爱情,但又不能勇敢的接受悲剧的到来,在回复了哥哥,蒙蔽了刘兄后,“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望眼欲穿的刘兰芝将结束生命来反抗命运的安排,也是为了更多的像刘兰芝一样悲剧的人能够警醒,“举身赴清池”,匆匆的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可见,对于刘兰芝后来性格的刚烈,与其受到的情感折磨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从中来抨击封建家长的愚昧,也正因为如此奠定了刘兰芝的反封建性格。

二、焦母的专横、自私与刻薄

焦仲卿的母亲暴怒、蛮横,从小以寡母形象严厉管教孩子,使得焦仲卿对母亲的打骂无声接受。对于焦母与兰芝的对立,焦仲卿被动承受而不敢言。一方面极力提升儿子的地位,“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以儿子身为庐江府小吏而自居,自我膨胀,自高自大;另一方面对刘兰芝百般挑剔,并声称“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仿佛所有女子都愿意嫁给儿子,也从侧门反映出焦母的无知。刘兰芝的贤惠与焦母的冲突,在思想和性格上进一步印证了焦母的病态心理,对于婆婆的差遣驱使,刘兰芝看在眼里,而怨在心里,尽管行动上服从,但心未必服。两人之间的矛盾缺乏有效的化解而越级越深。焦母的心态,从文章中可以理解为寡妇心态,在极力为儿子娶妻的同时,担心忘了娘,面对刘兰芝,她不允许儿子被刘兰芝夺走,也便加深了对刘兰芝的抱怨与苛求。焦仲卿的懦弱,尽管对刘兰芝情深意浓,但还是在寡母的逼迫下,敢怒而不敢言。这一形象将焦母的蛮横、无理、专权、自私形象进行了生动展现。

三、焦仲卿的软弱、无能与冲动

焦仲卿在作品中的人格形象显得复杂,一方面他对妻子的遭遇报有同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且积极反对休妻;另一方面面对母亲的强硬而惧怕,“卿暂且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不能冷静的处理婆媳矛盾。焦仲卿不满母亲的强硬,而又屈服于母亲的威严,在没有冷静处理矛盾的方法中,反而激化了婆媳关系,只好让刘兰芝回家,而他所提出的回来后一定迎取的诺言,成为刘兰芝迟迟放不下的心结。当焦仲卿听说刘兰芝要改嫁的消息时,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挖苦和讽刺,不能从刘兰芝的处境中进行反思自己的行为。可见,焦仲卿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与其自身的软弱性格有关,也与其不冷静的心态,带给了刘兰芝无法获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刘母的开明与刘兄的暴戾

刘母在女儿返家的时候,也极力希望女儿的婚姻幸福美满,有人说刘母是势利的,在县令派人求婚时提出“汝可去应之”。对于“应”,并非是今天的“答应”,而应该理解为“回复”。面对女儿被休回家,刘母也是很难过的,她之所以希望女儿答应婚事,也不能全是势利使然,更多的是刘母无法为女儿做主,而是将权力交给了刘兰芝的兄长。从刘母的“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于这些话,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刘母的修养与善良,刘母对女儿的同情与理解让她主动拒绝媒人的请求。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刘母不想逼迫自己的女儿,但对于刘兄,却完全是一幅冷冰冰的无情形象,“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刘兄的粗暴训斥,以及刻薄尖酸、冷酷无情的逐客令,迫使刘兰芝以死相违。“不自由,毋宁死”,刘兰芝的毅然赴死,将对封建家长制度的反抗进行到底。刘兰芝与焦仲卿死后化作鸳鸯鸟,在梧桐树下成就了追求人格独立的凄美故事,而对于刘兰芝的反封建性格的形成,无疑是与其命运的叛逆性格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 谢嗣极. 《孔雀东南飞》人物性格谈[J]. 古典文学知识, 2006(02).

[2] 胡 璐. 从人物性格看《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J]. 中学语文, 2014,12.

[3] 孟雨滢. 浅析《孔雀东南飞》话语中的人物性格[J]. 文学界(理論版), 2012(06).

猜你喜欢

孔雀东南飞人物性格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及叙事艺术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浅析话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及思想意义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解读《愤怒的回顾》中吉米愤怒的原因
试述《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人物性格
沈阳求职竞争指数高 东北继续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