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人物性格
2016-09-20杜林林
杜林林
摘 要: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作者塑造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经典形象深入人心,但同时是千百年来难解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从作者对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着手,透过哈姆莱特的行为,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展示给众人一个与众不同的哈姆莱特。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人物性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经典的人物形象,他本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多才多艺,在人文主义中心威登堡大学读书,对世界、社会和人生充满热情。正如奥菲利亚所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1]。却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赶紧回国,他陷入失去父亲的悲痛之中。面对父亲的去世,叔父继承王位,母亲在父亲尸骨未寒时嫁给叔父等现实,打破了原有的世界,使他对世界和社会丧失了信心,粉碎了理想与信仰。然而就在这时父亲的鬼魂出现,告诉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弟弟克劳狄斯谋杀的,要哈姆莱特为自己报仇。这对哈姆莱特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过去看似无限美好的世界和人,一夜之间变得丑陋无比,将现实的黑暗和罪恶全都揭露了出来,摆上了台面。一场复仇行动就这样开始了。哈姆莱特毕竟只是一个孩子,涉世不深,在这场复仇行动中随处可见他的青涩和不成熟。歌德对这场复仇这样评价:“我觉得这很明显,莎士比亚的意思是要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胜任的人的身上的结果。在我看来,全剧似乎都是由这种看法构成的。”
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莱特性格极为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疾恶如仇又善良仁慈
哈姆莱特从自己设计的戏中戏中看出叔父的行为怪异,确定了父亲是被谋杀的。母亲在父亲尸骨未寒时嫁给杀父仇人,他对叔叔和母亲抱有很大不满。他说:“现在我可以痛饮热腾腾的鲜血,干那白昼所不敢正视的残忍的行为。”可他又是善良的,即使有很多仇恨,也不愿意伤害母亲的身体。“让我做一个凶徒,可是不要做一个逆子。我要用利剑一样的说话刺痛他的心,可是绝不伤害她身体上一根毛发”[2] 。
当他和母亲交谈时,无意中刺杀了波洛涅斯大臣,他对这件事有悔恨,“至于这一位老人家,我很后悔自己一时鲁莽把他杀死”。大家可能会说,如果波洛涅斯的死是无意造成的,那么他对两个同学的死该如何解释,他的善良仁慈哪里可以看得到。那是他在紧急情况下的一种自救,是人求生的本能。是他的两个同学自食恶果,是他们的阿谀谄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在此之前,即使知道他的两个同学是国王派来试探他的,也没有做出任何伤害他们的行为。
哈姆莱特的善良是他接受的教育给他带来的影响。他在这场复仇行动中绝大部分时间只是充当自卫者,除了设计实验验证父亲死亡的真实原因是主动出击的。“他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嗣位的权利,用这种诡计谋害我的生命,凭良心说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2]?直到戏剧的结尾,哈姆莱特的行为中也没有丝毫看出他杀人的动机。这一切都是波洛涅斯在暗中操纵的,设计让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争夺,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由给酒里下毒药,给剑刃涂抹毒药等一系列行为都可以看出波洛涅斯的歹毒心肠,从而与哈姆莱特的善良仁慈形成鲜明对比,哈姆莱特的人物性格特征体现得更突出。
二、机智勇敢又考虑不周
当哈姆莱特从和父亲的鬼魂交谈得知,父亲是被叔父用毒药灌入耳朵谋杀时。他迅速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今后也许有时候要故意装出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 你们要是在那时候看见了我的古怪举动,切不可像这样交叉着手臂,或者这样摇头摆脑的”[2]。哈姆雷特的反应是那么迅速,立刻采取措施,从那天往后就开始装疯卖傻,只为了调查父亲去世的真相。他的机智敏捷是一些人无法企及的。他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能够面对这么大事件时沉着应对,不自乱阵脚是十分难得的。
在他装疯之后,有一组戏班来丹麦为哈姆莱特表演,他策划了一局戏中戏。“我要叫这班伶人在我叔父面前表演一本跟我父亲惨死情节相仿的戏剧,我就在一旁窥察他的神色;我要探视到他的灵魂深处,要是他稍露惊骇不安之态,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办。我看见的幽灵也许是魔鬼的化身,借着美好的形状出现,魔鬼是有这一种本领的。我要先得到比这一些更切实的证据”[2]。他没有被所谓的父亲的鬼魂所引诱,他知道所见的未必都是真实的,他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一事件。最关键的是他能想到计中计这样的计谋可见他的大脑的灵活性。用计谋测试这一事件的真实性是令人钦佩的。可是,这样安排有一些漏洞。加速把自己知道父亲死亡的真实原因暴露在克劳狄斯面前,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克劳狄斯如是说:“我马上叫人准备好你们要递送的文书,同时打发他跟你们一块儿到英国去。就我的地位而论,他的疯狂每小时都可以危害我的安全,我不能让他留在我的近旁。”[2]克劳狄斯对他恨之入骨,在给英格兰王的公函里这样写道:“我已经在公函里要求你把哈姆莱特立即处死,照着我的意思做吧,英格兰王,因为他像是我深入膏肓的痼疾,一定要借你的手把我医好。”[2]克劳狄斯的话语直接把哈姆莱特的疏忽造成的结果反映出来,把哈姆莱特考虑不周的影响放大了。
在哈姆莱特得知公函内容时,为了自救,他的聪明机智便又涌现出来。他重新写了一份国书,用国王的名义向英王提出请求,要他为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和平,请他读完信后立即处死两个使者,不让他们有忏悔的时间。然后按原来的样子折好,用老国王的私印盖上印。放回原处,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了,然后被两名使者带到英国。多亏了他的机智聪颖,否则他就丧命于克劳狄斯这封信和自己的疏忽上。
三、 言语的犀利与行动的纠结
他本可以在波洛涅斯祈祷时杀了他,神不知鬼不觉,可他没有动手。他给自己找了一些理由,自己如果在波洛涅斯祈祷时杀了他,会把自己的杀父仇人送上天堂。他要等待一个更残酷的机会,他要叫波洛涅斯跪在他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2]。可见他对波洛涅斯是恨之入骨的,可他在行动上是犹豫的。他迟迟没有下手,即使最后的波洛涅斯的死亡也不是哈姆莱特复仇之中的计划,是波洛涅斯自食恶果。
“我所见到的一切,所听到的一切,都好像在对我谴责,鞭策我进行蹉跎未就的复仇大愿”[2]。他知道这件事需要做,可是他的行动缓慢,他自己也意识到了。“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像鹿豕一般健忘呢,还是因为三份怯懦一份智慧的过于审慎的顾虑”[2]。他对自己也有所反省。他的纠结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接受的教育给他带来的影响。“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2]。面对去英国路途中遇到的为维护一块土地而牺牲了许多战士的生命,他给自己的复仇行动找到了理由。但回国后他没有立即主动开展复仇行动,仍然只处于防卫状态。言语的犀利与行动的迟缓又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但对于哈姆莱特在行动上的犹豫,别林斯基这样评价:“哈姆莱特的伟大和他的力量就在于他的软弱之中,因为一个心灵坚强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个站起的软弱无能的人要高些。”[3]
四、结语
莎士比亚通过笔下哈姆莱特的内心矛盾和感情变化,更深刻地突出了他的性格的多样性。哈姆莱特不仅是一个复仇者,更是一个在混乱社会环境下,承担起“重整乾坤”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任的青年。他身上有着青年人的优缺点,复仇的悲剧一方面是黑暗社会造成的,他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这样的复仇重任对他来说太沉重了,他承担不起,也没有强大的能力和阴险狡诈的、老谋深算的波洛涅斯斗争抗衡。这里的波洛涅斯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以他为代表的一群人,就这一层而言,这一悲剧的结局似乎已经是注定的。
另一方面,哈姆莱特自身的性格和以前接触的事物给他的复仇带来了许多利益和弊端。他能用审视的眼光观察现实。他的机敏让他得知事情的真相,把社会黑暗面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现实与他对社会的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原先对社会的美好印象,对世间万物一切的美好憧憬就这样被打碎了。还抛给了他一个难题,那就是复仇。即使这样,他性格中善良的成分依然保留,毕竟他受过人文主义熏陶。他对社会黑暗程度的了解不够多,力量也不够强大,独自应对这样的事件和面对残忍老练的对手,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言语的激烈和行动的迟缓给他的复仇带来了一些阻力。因为言语的激烈暴露自己,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因为行动的迟缓导致错失良机,酿成了最后的悲剧。这其中也有人文主义的影响。
哈姆莱特的复仇虽是悲剧,可我们看到了他不同于他所处时代的人们,他拥有人文主义情怀,影响是深远的,在自己即将死亡的时候,嘱咐霍拉旭让福丁布拉斯接管丹麦,两国之间不再存在战争与复仇,使两国人民不用再遭受战争的荼害。他不是为了权利而斗争,而是为了人类而斗争,人文主义精神在他身上流露出来。
参考文献:
[1]聂珍钊.外国文学史(一)古代至16世纪文学 [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
[2]朱生豪译本.莎士比亚经典全集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唐艳玲.谈哈姆莱特人物性格的多重性[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